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军事政治论文范文素材 和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办学特点、经验与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军事政治范文 类别:电大论文 2024-04-15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办学特点、经验与》

本文是关于军事政治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抗日和启示和办学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解放区建设培养了大量军政兼优的干部人才,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抗大的办学具有政治性和军事性并重共强、群策群力开放办学、教育原则灵活实用以及“教学做”高度合一的特点.抗大因时因地制宜的教育方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和艰苦奋斗的严谨治学精神等成功经验,对我国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具有积极意义和借鉴价值: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教师教育理想的坚定是培育一流人才的根本动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开放办学是创办一流大学的必备品质.

[关键词]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办学特点;抗战教育;抗大精神

[中图分类号] C6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 6120( 2018) 10 - 0001 -11

自十九世纪以来,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用武力征服中国并且想让中国成为其殖民地.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随后陆续在中国其他地区挑起战事侵占中国领土,中国历史从此进入到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抵抗日本侵略,中国做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全国人民一致对外、共同抗日的伟大决策.由此,中国领导的各个抗日根据地依据党的“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打倒日本侵略者和解放中国人民”的总方针,开展了各项抗日工作.其中,全面地贯彻执行了制定的抗战教育方针和政策,比如提倡国防教育、实施抗战教育政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教育须及时应变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以下简称“抗大”)正是这一伟大历史时期的产物.抗大的前身是1931年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红军学校,1933年扩建为红军大学,并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恢复重建于陕北瓦窑堡,1936年改称为西北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1月迁到延安,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抗大).从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到抗大,再到1945年完成历史使命,“总校先后办了8期,同时还办了12所分校,培养了20多万军政干部.”¨499抗大的程反映了当时时代的丰富内容、-争方向与方法以及-争的前途与发展.在战争后方不太长的时间内,把青年培养成为全心全意为中华民族解放英勇奋斗的抗日骨干和共产主义战士,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抗大“不愧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革命熔炉”’,它是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培养“人民军队将才的摇篮”,是“驰名中外的‘窑洞大学”,更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光辉旗帜”.抗大作为一所在中国和直接领导下创办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军政干部的高等学府,为我党开创了办大学的历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军政兼优的干部人才,为我国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研究抗大的办学特点及其成功的办学经验,对我国创办“双一流”高校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抗大精神引领下的办学特点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形成,形势的发展需要大批的干部去开展抗日工作,这就使得抗大的办学必须要为培养军事干部服务.“1937年抗大第二期学员毕业奔赴抗日战争的各条战线,为毕业学员的书上题词,‘勇敢、坚定、沉着,在斗争中学习,为民族解放事业,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一切’.”“1938年3月又为抗大第三期学员题词,‘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便一定能够驱逐日本帝国主义,成立解放自由的新中国’.”这一题词后来成为抗大的教育方针.“同年8月,他又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作为抗大的校训.在这一系列提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方法革除了一千多年来旧教育的陈规陋俗,凝结成了独具特色的抗大精神.抗大精神体现了中国的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勇敢无畏、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它是、开放、自由、积极、乐观的,是理智和实践的;它代表中国未来和希望的时代新风,正是在这一精神的鼓舞下,抗大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办学特点.

(一)政治性和军事性并重共强

“在抗大不仅要学习打仗,也要学习政治,更要着重于军事,政治是管军事的,二者又要统一地配合起来.”抗大的教育是真正站在国防教育的最前线,是为抗战建国服务的,它忠于民族团结与解放、所教所学无不为争取抗战胜利.“抗大所培育和造就的是能够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和艰苦奋-的革命人才,这是中华民族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正是这种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慷慨激昂的热情和斗志.

抗大办学政治性和军事性并重共强体现在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教学的组织与安排中.在教育内容上,抗大始终根据战争的需要,在特定环境中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各类教育,满足战时对军事政治人才最迫切的需要;在教育教学的组织与安排中,也充分考虑到政治和军事战术的具体需要.“在抗大第一期办学时,军事课程的学习安排有3个月,其中,军事技术战术训练的学习占了军事课程的三分之二,政治课的学习占了军事课程的三分之一.而且为了战争需要,又进一步从前线抽出大批高级干部到抗大进行训练,时长为8个月,前4个月专学政治理论,后4个月政治军事并重,从而更好的为战争战略做好准备.“在第四期办学时,于1938年12月12日在抗大干部晚会上作报告说,我们训练大批干部到前线去,领导军队,领导游击队,组织群众,发展统一战线,等等,这就是教育工作的意义.”在民族危亡之际,抗大的教育职能在于帮助人们认识斗争的目的、意义、方法、手段和性质,从而使人们能够积极参战.“1936年6月,在抗大第一期办学中,、林彪电告周昆、袁国平,抗大第三科游击连暂时不要毕业,要继续学习到第二年与三科其他连队的同学同时毕业,而且学习军事的时间应该提前,并希望能够交代人带来全国的图书目录,优先以战略、战役、战术书籍为主;又于同年9月7日,致电刘鼎,应先买军事用书,提到学校急需,希望写信告知经南京和北平两处发行军事用书的书店所要书目,只买战略用书和战役书,而不要普通战术书.”可见当时亟需培养具有战略眼光和战役指挥素养的军事人才.抗大教育教学的组织与安排也因战势时情因时、因地制宜.尤其抗战对干部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学习时间都较短,少则几个月,长则不过一年,课程安排也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只选择战争需要的内容,这是典型的速成.

抗大政治性和军事性并重并强还体现在以培育军政兼优的干部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中.“第四期办学中,在1938年7月1日庆祝中国成立17周年及抗战一周年时抗大全体教职学员对全体指战员表示,要学习一线战士的精神,学习他们坚定的政治方向、灵活的战略战术、艰苦的工作作风,从而完成抗大的教育计划,把自己锻造为军政兼备的抗日钢铁干部.”抗大是为训练军政干部而办的,为训练大批军事工作干部、政治工作以及其他军队业务干部而创办的,抗大的教育凝聚了中国的力量和智慧,培养了能够和现实接轨并且指挥战士作战的初、中、高级军事政治干部.

(二)群策群力开放办学

在抗大,投入到教育事业的人力物力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在教员急剧短缺的条件下,领导人、各根据地首长和专家名流亲自奔赴抗大讲课,这种多方力量办学成为抗大教育的一个独特优势和鲜明特点.正是的高度重视,为抗大的成功办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领导人、各根据地首长和专家名流等充分认识到抗大是为我党我军培养干部的学校,他们认为办好抗大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在抗大第一期办学(1936年10月27日至12月)和第二期办学(1937年5月至8月)时先后两次亲自到抗大讲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唯物辩证法”课程,每次4小时,每周两次;后来发表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哲学著作都是在抗大讲课时所用讲稿的主要部分.张闻天讲授“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朱德为抗大讲授“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和“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史”,刘少奇讲授“论员的修养”中的一部分;周恩来、王稼祥、陈云、秦邦宪、李维汉等都在抗大讲过课或作过报告;远在各根据地的彭德怀、陈毅、刘伯承、、项英、贺龙等军队将领,也利用开会时机,在抗大作讲演,报告各根据地的战势等情况;著名理论家艾思奇、任白戈、徐懋庸等到延安后,也被邀请至抗大讲演.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战略卓识、军政首长的战势战术分析和具体作战经验、专家名流的答疑释惑和理论研究,都无疑使抗大学员在思想的高度、理论的深度、战略战术的掌握以及战争经验的体悟等诸多方面有了质的提升.从开放办学角度来看,这又是一种典型的充分利用外部优质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汇聚一切可用的资源办好大学的开放办学模式.

(三)教育原则灵活实用

抗大是典型的战时国防教育学校,它的教育方针和抗战建国纲领的原则,适应了抗战时期迫切的需要.课程教授的是最正确、最切合实际的抗日理论与方法,“到抗大学习要上三课:第一课是从西安到延安八百里,第二课是在学校住窑洞,吃小米,出操上课,第三课是到斗争中去学习,这也是最重要的课.”这三课中的第一课直接考察了学员的体质与学习的虔诚度,解决了学员的选拔问题;第二课则进一步磨练了学员艰苦奋斗的决心和意志;第三课则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有效方式,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另外,这种注重“且战且训,且训且战”的学习方式打破了教育与实际相分离的局面.同时,抗大主张“今日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工作团,一个工作团也应该是一个学校”,强调教学内容、形式以及方法都需联系实际的斗争和工作,在战斗和工作中学习,体现出抗大“读书不忘抗日救国”的“活”的教育原则.这种“活”的教育原则具体体现在理论联系实际、少而精、示范教育三个方面.

首先,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抗大最根本的教与学的原则,贯穿于抗大全部的教育方法中.罗瑞卿在抗大第三期工作总结会议上尖锐地提出,“条文主义是我们的教育原则中——理论联系实际最凶恶的敌人,是‘害死人’的东西,必须应当给它来一个猛烈的攻击,连根带叶地根绝它.”“我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学习它的字母,而是领会它灵活的革命精神.”抗大全体教职学员把季米特洛夫的这句话视为教学法中弥足珍贵的指南,因此,一切课程都强调具体化、通俗化、原则化和中国化.

其次,适应炮火连天的抗战环境的少而精的原则.在当时背景下,根本不可能允许有充裕的时间和“十年寒窗苦读”的精力去把所有科目学习得十分齐全,主要目的是使学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每一课程的学习做到不学则已,只要学就能够学精,并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直接运用到实际中,而不是学得一知半解.这种少而精的原则要求在课程的选择上所授科目必须是十分必要的东西,并都是实际中能用到的非常实用的东西,且“每一种课每星期连讲两次,每次连讲三小时,这样使学员易了解与接受,更易于系统化”副;同时又把所选的课程按照其重要性与所需教育时间的长短来加以安排,而不是所有的课使用同样的时间或齐头并进.最重要的是,在抗大,学员“上课时间的总和,不超过学员自习时间,这是给学员自我学习和精深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所以自习时间,是列入正课”.

最后,示范教育原则主要是要求教员在教学活动、自我学习、实际行动、思想意识和生活作风等方面能够起到示范作用和发挥示范效果.抗大的示范教育原则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得到落实.第一种方式是要求教员以身作则,无论是课堂上还是生活中,都不能只用讲道理或讲问题的方法来教育学员,而是要以身作则,在各种活动中积极行动且乐于施助,起到榜样带头作用.第二种方式是注重培养学员的组织能力与方法,不是只对学员进行理论灌输,而是特别重视教育学员掌握工作方法和组织方法,比如在野营演习中,“把教育学员组织演习列为演习目的之一”,而不是单纯追求让学员接受演习.示范教育的第三种方式就是实地教育和模型教育.“由于抗大目前物资条件的限制,模型教育的示范还是少之又少,例如讲炮兵、空军、兵舰、战车、毒气化学等,就没有这些东西做模型,只是绘绘图而已.”因此,当时的办学采用了特别多的实际操练,尤其是学员基本上都有丰富的实际作战经验,客观上弥补了办学条件的局限性.

(四)“教学做”高度合一

在旧的教育制度下,教育者将自己的意愿强制灌输于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中,使受教育者囿于狭小的圈子不能自拔,抽象的教学使学生疑惑不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象比比皆是.抗大消灭了这种现象,所有师生完全是出于政治上的自觉自为,不是为了一己私利、个人饭碗和当前享受,而是为了克己奉公,为了抗战的胜利和民族的解放.他们追求的是教与学并重,不仅要教要学,而且要做,发动学生接近社会,与群众互动,注重实际问题的研究和实践精神的培养.

抗大特别注重“教学做”合一.“在抗大第三期第二大队毕业典礼上说,模范作用不在于口头上说,而是把自己在学校的所教所学落实于实践,在事实上做;不在于双手举起来赞成马克思主义,而在于去实践中实行马克思主义.”还有被誉为“背包大学”的抗大第十分校,学员长期处于游击战争环境中,没有固定的上课地点和教室,没有正规的讲堂,也没有充裕的物资条件.学员把背包当板凳,用双腿当桌子,在没有教学设施的条件下坚持教学,时刻想着把实战当作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和总结来提升理论素养,继而把理论总结直接用于作战实践以提高战斗效率.他们在行军中学习,学员边走边讨论,教员穿插于队伍中,随时帮助学员答疑解惑;在上课时只要敌人来了,听到哨声便立即投入战斗.他们把从课堂上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学员亲自参加政治上的宣传、组织与领导活动.当环境比较稳定的时候,为了克服办学中遇到的困难,他们便不得不自建校舍、开荒生产,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安排,尽可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他们挖窑洞、修补校舍、背柴、吃小米、开荒、除草、种菜等“做”法不仅解决了实际教学中遇到的一系列困难,而且改变了学员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使教学做真正统一起来,真正实现了教育培养人这一真正目的,铸就了新时代的崭新人物.

一、抗大办学成功的经验

不管是何种性质的大学,培养人才是其最初始的职能和最基本的任务,是其最核心的使命.抗大虽然办学时间不长,但是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根据地,为革命输送了大批军政兼优的干部人才,充分体现了培养人才这一学校使命,抗大办学成功的经验主要体现在教育方法、文娱活动和治学精神之中,这些经验不仅当时适用、好用,而且对今天的军事院校和普通高校办学也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一)因时因地制宜的教育方法

在炮火连天的环境中,为了解决当时的各种问题与实现现实的教育计划,根据环境的需要,抗大创造出许多新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学习理念、学习模式、教学方式和测验方法等维度上.

1.探究式的学习理念

古人把读书称为“攻书”,这在抗大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读书不在于多和快,而是自己探究,求得真正理解和彻底深入地把握其精髓,在此基础上求博求广.

抗大作为一所军事政治性大学,政治、时事和政策课的学习大多采用研究式的方法,这就需要学生秉持探究式的理念去学习.首先,这种探究式的学习理念表现于对讲义的态度中.讲义作为最基本的学习资料最应该被学员掌握,其内容主要包含弄懂中国社会性质和国情问题,用来增加学生对于抗战必将胜利的决心和信心的社会科学专题;讲清军队、游击队以及居民的政治工作要如何展开的战时政治工作专题,使学生了解游击战术的十六字口诀等几个方面.讲义中的这些课程与知识是每个抗日干部必须要弄懂的基本内容,因此,通过上课注意听讲、记笔记、开讨论会讨论讲义的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作为参考、再提出问题、考试等方法帮助学生弄懂和熟练讲义.其次,探究式的学习理念渗透于读书的态度中.在抗大,读书讲究“少而精”,学生如果遇到不清楚的问题会立即提出来讨论,或者请教教员,对于书中重要的内容也是反复读.并且把看的书分为主要的和次要的,主要的书是与讲义有关的如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中外兵法等;次要的是小说文艺等,先看主要的书籍,次要的书籍因时间紧迫所以看得比较少.最重要的是他们看书秉持辩证精神,对于书中正确的内容极力发扬,对于不正确的则加以批判.抗大之所以重视学生读书的态度,是因为书中错误的观念会对学生思想和意识会产生不良影响,从而阻挠抗战的信念,使学生走到错误的道路.最后,探究式的学习理念还体现于笔记中.抗大要求学生记笔记择要而记,反对学生课后浪费时间抄写别人的笔记,但可以参考别人的笔记;在自己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上做笔记,遇到因为语言困难或者是文化程度低做不好笔记的那些学生,教员则和学员共同鼓励他们克服这种困难.这种探究式的学习理念使抗大学员的学习效率有了质的提升.

2.集体的小组学习模式

抗大培养的是直面战争前线的作战者,在战势危急的情况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学习效率最大化就必须要发挥集体互助学习的力量,因此,抗大组织了集体学习小组,主要包括学习讨论会和座谈会,这是抗大教育方法上的创新之处.“在集体学习方法中,最能表现出抗大学习方法的特色和成绩优良的方式就是学习讨论会.”学习讨论会作为抗大最为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既能推动学员学习热情和效率的提升,又能通过不断讨论检验学员的学习生活是否健全,检验学员对所学科目的理论和方法是否能够与实践相联系、是否能够灵活运用等学习效果,在整个学习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集体学习需要教员和学习小组长在进行讨论会之前有充分的准备,在会上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发言,那些平时政治水平不太高或者不喜欢发言的人具有优先权,也可临时指定发言者发言或者指定负责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学员作为主要发言人,并且还要围绕中心问题与同伴或者领导展开讨论,最后简明扼要地作总结.在这一过程中,人人精神集中,会场秩序极佳.个人短时期的研究往往比较片面,而集体学习小组方式集结了全组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研究问题的心得,能够使学生全面地看问题、彻底深入地了解问题,使文化程度高的学生在讨论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文化程度低的学生也能够及时纠正自身的错误.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在反复讨论、倾听别人想法后加深记忆,而且还能够练习说话,锻炼学员的口才,从而在宣传和鼓动民众抗日时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座谈会是抗大学习方法中另一个有力的辅助方式,这也是集体学习的方式之一,它比学习讨论会涉及的组织范围更宽广,也更灵活.参加座谈会的人是抱着和学习讨论会一样的态度进行探讨的,他们也提前做了准备工作.这些活动一步一步地把抗大的学习推向更新更高的阶段.在形式上,座谈会并不像学习讨论会有固定的流程和规定,它是完全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的,对于参会人数、开会时间、开会地点以及发言次序都没有限制,只要确定了内容就能随时随地进行.当然这并不是说座谈会就是散漫的,这正显现了抗大坚强的组织性和计划性.

3.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抗大从实际出发,创造了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在教授前,从内容到方法,从教员到学员都必须经过充分的准备;讲授时,要简明扼要,突出中心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学员的具体需要,教员鼓励学员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自觉寻求问题中的内在道理.启发式是抗大讲课的基本方式,它并不是简单的问答式,而是先讲清楚问题发生的必要前提,再把大问题划分为许多相互联系的小问题,从而使学员在教员的循循诱导下,从问题的个体到整体、从近至远、从具体至抽象、从分至合,再从合至分,在发展中把握规律并找到发展的方向,叙述问题能抓住中心,使学员全面了解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启发式也极其注重教员讲课时和学员学习时的各种联系,包括现在的问题与之前乃至未来问题的联系,还有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在校学习的理论与具体实际经验的联系,日常的生活与教育的联系,所学的理论与自己思想意识的联系,主要课程与辅助课程的联系,从而使学员所学内容形成一个系统.“此种联系的主要好处是能够充实和活泼教育的内容,使听讲的学员,不感觉枯燥乏味.这种练习的方法,主要的是多举例,多打比喻,多设情况,特别是多诱导学员与当前问题的密切联系等等.”

4.过程性的测验方法

一般学校的学生把应付考试作为学习目的的现象,在抗大是根本没有的.他们所谓的测验、考试只是纯粹地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具体、更实际和更深刻地了解问题,目的是使学生积极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从而组织学员到战斗和工作前线接受检验.这种测验从来都不是为了利用分数鼓励或者降班留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或督促他们努力学习.若这样不仅会滋生学生的虚荣竞争心,而且会使学生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变得狭隘.抗大让学生相互评阅测验的卷子,教员只需在测验后制定一份标准的参,再由学生根据学校下发的标准答案相互评阅试卷,指出辞句、原则等方面的错误,再看是否与实际联系,是否回答得具体详细,这才算完成一次测验.这样不仅节省了教员阅卷的时间和精力,使其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于别的事情中,而且提高了学生集体相互学习的凝聚力,使他们养成相互探讨问题的习惯,也利于学生深入了解问题、增加对问题的记忆以及提高写作技能.

抗大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并重,学习与斗争协调,学习书本知识与掌握灵活机动的技术相结合;发动学生接近社会,深入群众,反对学生做“书呆子”.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主张启发式的讲课方式,发动学生自己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去深入了解问题和思考问题.这些学习方法使得抗大在条件恶劣、教员缺乏、时间紧促等艰苦的办学条件下能较好地完成教育计划,为国防教育乃至抗战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抗大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即使处于紧张、严肃的战时办学环境下,抗大也时常利用生动活泼的文娱活动来调节学员的学习生活和革命状态.

1.以活跃的救亡室调节枯燥的学习生活

救亡室是一个群众性的团体组织,是学生一切课外活动的领导机关,是一个通过娱乐方式来推动救亡工作的场所.救亡室的组织在各连队大都相同,一个队以120人左右为一个组织,在全队学生中通过召开大会、选举的方式选出救亡室负责人,再由当选的负责人组成救亡室委员会,形成救亡室的行政机构.“救亡室在校政治部与大队军人俱乐部领导下进行课外政治、文化、体育的一切活动,同时又是受本连队政治指导员指导.”救亡室各部门采取分工合作、集中和全体动员的工作形式.在抗大艰苦的环境下采取这样一种方式,用极短的时间就能圆满地完成工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救亡室的主要意义在于调剂学生的学习生活,缓解其苦闷、枯燥的情形,使学生的生活变得活泼愉快.利用这种娱乐方式来辅助教育,大大提高了学生在文化娱乐上的兴趣,充分激发了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及友爱精神,用集体的方式彰显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培养了学生自觉自治的能力和高尚的革命情怀.

2.以热情的革命竞赛彰显战斗的姿态

开展“革命竞赛”是中国的革命传统,也是抗大的一种教育方式.为了保证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能训练出一批具有熟练作战理论与技术的干部,抗大提出“以战斗的姿态来学习”的口号;而要贯彻这个伟大恢弘的口号,抗大主要以“革命竞赛”的方式来推动它.竞赛应用的范围极其广泛,学习要竞赛、工作要竞赛、革命打仗也需要竞赛,建立一个幸福自由的新中国更要竞赛;而对于抗大而言,竞赛的主要目的是用来促进学习.抓住学习或生活的关键一环,建立起公平正确的考核制度,一般情况是一个队向另外一个队发出挑战书,约定时间,竞赛便算开始;也可以在一个队内发起竞赛,对外争取模范队,在内争取模范组,一般成绩最好的是坐飞机,以此类推到火车、汽车、脚踏车等,各组为了争取坐飞机,显得格外团结和紧张,使他们对学习表现得更具热情和投入.

开展“革命竞赛”主要建立在高度的革命热情和自觉性的基础上.坚定的学习信念和不怕困难的精神,相互团结、帮助、学习、督促,学生之间的自我批判和自我检讨以及接受群众的舆论和批评,这些品质是每一个民族战士都应当具备的.通过“革命竞赛”,这些品质得到了更好的凸显,推动了教育计划准时或提前完成,提高了学习和工作的成绩与效率.可以说“革命竞赛”是全员进步的发动机和原动力.

在抗大还有一个著名的“三位一体斯达汉诺夫运动”.这里的“三位一体”是指在学习中占主要地位的学员、教员和杂物员三员联合一体,大家紧张而又团结,学员、教员和杂物员之间互相竞赛,学员之间在相互帮助、勉励、发展的条件下竞赛,争做全校的模范,就是所谓的创造斯达汉诺夫运动.学员中有斯达汉诺夫运动,教员、杂物员都有斯达汉诺夫运动,他们以身作则,除了做好本身的工作和事情外,还能帮助别人,在抗大,人人都争做斯达汉诺夫.

在抗大,文化娱乐活动除了救亡室、“革命竞赛”等方式外,还有戏剧、体育和歌咏等,起到了辅助教学、传播大众文化、提高群众认识水准以及加强政治宣传的作用.物质条件上的困难以及设备上的限制并没有妨碍抗大体育的发展.虽然他们以篮球、足球、排球为主的运动器具是有限的,但是,他们采取分工合作,秉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创造出许多适于战时的运动方式,比如军事政治的集体游戏以及田径运动,通过各种体育活动锻炼出守卫中华儿女的健儿.文化娱乐活动还包括歌咏,唱歌成为鼓舞士气的好方法,使他们在紧张严肃的作风中彰显天真活泼的本性,在守卫国家的道路上更加勇往直前.

(三)艰苦奋斗的治学精神

抗大继承了中国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抗大之所以能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获得如此大的教育成就在于抗大有着钢铁般的信念和顽强的精神.正如曾告诫抗大教职学员,“我们这里要教员,没有;要房子,没有;要教材,没有;要经费,没有;怎么办?就是要我们艰苦奋-.”也正是在全体教职学员的艰苦奋斗下,更加体现了中国人的崇高品质和抗大取得的非凡成绩.

1.在解决艰苦的校舍环境中凸显艰苦奋斗的精神

抗大坐落在蜿蜒起伏的大山之下,环顾四周,也只有几间破烂庙宇,这成为横亘在抗大所有成员面前的一大困难,阻碍着他们的学习,解决校舍问题成为办学必须要完成的首要任务.为解决这一问题,抗大涌现出了一股不可遏制的力量,干部学员脱下军帽、卷起衣袖、打着赤脚像挖战壕那样,用他们的热忱把肮脏的马厩和破烂的庙宇整理成千净整洁的校舍和舒适的自习室,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毅力创造出焕然一新的讲堂,再次证明了“劳动者可以创造世界”.当原有的房舍根本不能满足办学需要时,他们凭借克服一切困难的毅力和艰苦奋斗的传统,决定用15天的时间,完成150个窑洞.当时正值日寇摧毁国土、轰炸同胞的危急时刻,建设新校舍的热潮如般遍及学校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学员之间,从留学生、大学教授到小勤务员、老炊事员,他们每个人不屈不挠地挖土、推车、和泥,在这样不辞劳苦、奋勇直前的拼搏下,他们的建设计划全部完成,有些甚至提前完成.在新校舍完成后,为抗大送上了写有“伟大事业”四个字的横匾.抗大所有成员就是在这样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同心协力地实施他们的教育,从而培育出一个又一个不怕苦难、勇于奋斗的战士.

2.以改善紧张的经济条件彰显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

“抗大在先生,林彪将军,罗瑞卿先生的直接领导下,在广大教员爱护学校有如生命的热忱下,使学校的经济,虽然困难,但是却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可以为国家创造一批强有力的抗日干部.”在解决经济困难方面,抗大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措施.首先,广泛的节省运动.抗大全校人员每人每月的费用总共是8元左右,这和当时全国任意一所大学相比都是微乎其微的.他们打着“节省一分钱,增加一分抗日力量”的口号,将勤俭节约风气贯彻于全校.在抗大有一种廉洁清白、大公无私和刻苦耐劳的良好风气,一旦浪费便会遭受纪律的惩罚和群众的批评.其次,通过生产劳动,包括种菜、养鸡、喂猪、开合作社和出版事业等.不仅在经济上开源节流,实现自给自足,解决学校经费问题,而且在实践中锻炼了学生艰苦卓绝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特别是编译出版事业,使得中外很多军事政治哲学题材的书籍和抗大自己编拟的书籍得以出版,不但解决了学校经费问题,而且对于国防教育也有着很大的贡献.最后,通过募捐运动.抗大除了响应学校号召,积极踊跃地参加节省运动和生产劳动之外,还通过自愿的原则发起了募捐运动,使得学员的亲朋好友通过向校外通讯致电来劝募,这一运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拥护,由延安至全国,使抗大在热爱国家的贤明之士的帮助下,经济上的困难得到解决,使抗大走上了更加健壮、更加蓬勃发展的道路.

3.以解决匮乏的教员问题体现抗大团结的力量

说过“教员是干部之干部”,教员是一所学校得以成功办学、教育计划得以实施的先决条件,因此,解决教员问题是学校办学的前提.抗大在第一期仅有三四个教员,并且还不是熟练的.解决教员缺乏问题,主要是邀请当时延安党政军负责人兼课、请名人讲演、大课堂上课、实行职员兼教员或者是教员兼队长等制度,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缓解了人手不足的问题,但是由于学员过多,一个教员需要面对几百位学员,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抗大开办了军事政治教员训练班,这种自给自足的办法,成为解决当时教员缺乏的一种科学方式.对于那些不太熟练的教员则给予见习时间,通过观课听课与课程研磨,参加学员讨论会,做辅助的教育报告,先讲浅显易懂的文化课等,让熟练的教员带不熟练的教员,增强了教员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抗大的办学经验是成功的,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不仅克服了重重困难,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取得了不同寻常的成绩,而且这种成功的办学经验具有超越具体历史条件的永恒性.对于当代如何优质地培养干部、如何培养学生坚定的民族信仰、如何筹集教育经费解决物资短缺、如何根据社会需要来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问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是中国教育历史上弥足珍贵的有借鉴价值的丰厚遗产.

三、抗大办学对当今高等教育的启示

抗大办学正值民族危亡之际,只要有一颗忠于中华民族的心,愿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奋斗,那么不管政治属性和文化程度的高低,就可以加入抗大进行学习;而正是因为这种文化程度的不同以及政治成分的不平衡,使学员在学习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抗大就是在克服重重困难中彰显其办学特色,这为当今我国军队和普通高等教育事业中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教师理想信念的坚定以及艰苦奋 -精神的发扬等方面提供了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和人之间产生的对象性活动,也是人的主体性建构的中介性条件.”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止是一个名词、一种身份,他还是一个动词和一种趋向.学生之所以是学生,是因为他们总是处于一种对美好事物不断追求的状态中,是一个不断走向更高更好的过程,学生只有处于这种向学的状态时,才是一个活生生的有生命、有价值的人,才是所谓的实质上的学生,否则只是被动灌输知识的躯壳.在十九世纪30年代的抗大,国家陷于危难之际,抗大坚持在中国的领导下,用全面支持打击日寇和致力于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办学追求,坚持为建设新中国服务的政治方向办学,坚持把思想和马克思主义落到实处.来自不同阶层、不同派别、不同职业和年龄的学生,上自富家子女,下至贫苦青年,他们每个人都渴望用自己所学与所懂奔赴前线,为抗日救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真正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是对生命真正的激励.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是在复杂开放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进行的,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等教育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无论是在根据地教育下制度化、正规化水平都不算太高的抗大,还是当今全球化时代下全新的大学,如何正确看待人类社会、看待世界、看待人生、看待学习生活以及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对每个大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而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必须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必须要坚定中国的领导,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坚定自己的信念,明确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方向感”,从而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师教育理想的坚定是高校培育一流人才的根本动力

卢梭认为,“在所有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业.”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引导者,胸怀与理想是培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所需要的一流人才的关键.教师若是没有理想、没有,就不能使教育有生命,也就讲不出活力四射的课,更教不出具有远大抱负和民族信仰、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以及担负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的学生.抗大教员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用他们坚定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教出了捍卫国土的栋梁之才.面对新世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新的发展理念,高校教师更应该把教育事业当作是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以学生为本,提高自己的自觉性,用渊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用卓越的科研成果展现自己的学术素养,用从容优雅的内心状态展现身为教师的魅力,用置身教育实践的生命品质提高教育所要达到的应然境界,使自己的教育理想变得更具创造性、前瞻性和建设性;从而挖掘出每一位学生身上的潜力,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带给自己的震撼和其为人的意志与智慧,真正做到明道、信道、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真正彰显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重要角色,承担起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一神圣使命.

(三)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开放办学是创办一流大学的必备品质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中国的政治本色,更是社会主义中国治党、治军、治国一贯的重要原则.在当今经济开放的多元化时代,坚持艰苦奋-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生活准则,更是创办一流大学的必备品质.虽然艰苦奋斗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换呈现出多样性,但它的内在本质是永恒的.2005年,重病的钱学森感慨地对温家宝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当代培养出的大学生之所以不能和从前媲美,大多是因为现在大部分学生生活在富裕的环境中,有的追求畸形的高消费,滋长了他们贪图享乐的思想,使他们离艰苦奋斗的道路渐行渐远,这种充裕的物质生活已经迷失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抗大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艰苦奋斗过程中发展前进的,困难是在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想法之后得以解决的.“如果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就不能执行坚定地政治方向,艰苦奋斗是磨练革命意志的砺石,艰苦奋斗是激发创造力的‘燧石’.”抗大学员把救国作为读书的精神支柱.虽然现在处于和平年代,不必游离于战争边缘,但是依然有更伟大的神圣使命等待人们完成,依然需要传承革命年代的艰苦奋斗精神.正如孟子之“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对建设社会、实现自身理想方面都弥足珍贵;要引导他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要形成良好的艰苦奋斗教育环境,倡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树立模范典型,善于发现和表彰师生中艰苦奋斗精神的事例.此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念具有一定的渗透作用.因此,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贯彻艰苦奋斗教育;推动高校开放办学,博采众长,将艰苦奋斗的精神贯穿于师生员工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使大学生具备克勤克俭的生活作风,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知难而上、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

军事政治论文参考资料:

思想政治工作杂志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

世界经济和政治期刊

政治杂志

军事理论论文2000

本文结论,本文论述了大学硕士与军事政治本科军事政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抗日和启示和办学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