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生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跟王小慧:像莲花一样生活有关论文范文集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生活范文 类别:电大论文 2024-01-11

《王小慧:像莲花一样生活》

该文是关于生活论文范文资料跟王小慧和莲花和生活相关论文范文集。

文/图·凤凰

她是一位著名跨界艺术家,涉猎摄影、电影、视频、装饰、雕塑,还从事写作.她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新加坡妇女组织推选为25位最为成功的亚洲女性之一,入选香港《凤凰周刊》“影响世界未来50华人榜”.迄今为止,她已经出版摄影画册10多种,在世界各地举办摄影展30多次,她的作品入选世界10位女摄影家作品合集.然而,她说她并不是一个摄影家,她更喜欢别人叫她艺术家.她活跃在人生舞台上,摄影、出书、拍电影,一颗心每次跳动都充满,就像燃烧的火焰般炽热.

2016年6月,笔者专门采访了她,听她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她就是著名旅德华人摄影艺术家和作家王小慧.

A:天造地设的一对爱侣,因一场车祸阴阳两隔

王小慧1957年出生于天津,从小就历经坎坷和磨难,造就了王小慧豁达、不屈和积极进取的性格.

1986年初,王小慧毕业于中国著名学府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公派赴德国留学的机会.在同济大学上学期间,她与当时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俞霖相爱,他们在要一起出国的时候结了婚.

1986年春节过后,王小慧和俞霖一起到德国做访问学者.其间,俞霖争取到了博士奖学金,而王小慧也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博士入学考试.之后,王小慧一边攻读建筑学博士,一边在两所大学里任教.

在外人眼中,王小慧和丈夫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爱侣,在德国,他们深受业界人士赏识,事业比翼齐飞.工作和做学问之余,王小慧还有个特殊的爱好就是摄影.刚到德国,她就迫不及待地拉着俞霖去拍片子,俞霖自然很乐意帮妻子扛摄影架.

对于妻子的摄影,俞霖要求很严格,每次他都是把水平仪架好之后再放三脚架,精确定位之后,他还要帮妻子弄上遮光罩,防止光线直接射到镜头里.王小慧重要的约稿,都是俞霖帮她谈成的,他清楚德国人对约稿质量要求非常高.

王小慧的摄影技术可以说是自学的,俞霖在这方面对她的帮助很大.有一次,某杂志社觉得王小慧洗出来的黑白照片不够好,准备花钱请人帮忙洗.俞霖不答应,硬是和王小慧一起洗了好多天,直至编辑部满意为止.俞霖说:“一定不能背上一个不懂技术的名声,摄影不仅构思要好,技术也要好.”

那时候,因为没有钱坐不起车,王小慧就跟着俞霖一起走路去旅行,过着一边旅行一边拍照的日子.那段生活至今仍是王小慧美好而温暖的人生记忆.每次出行,俞霖都要背很多东西,王小慧就只背照相机.有时候,王小慧实在走不动了,俞霖就会连照相机也拿过去,在后面推着她走,一边推还一边唱歌鼓劲,哄着王小慧继续向前.有一次,天气特别寒冷,还下着雪,他们顶风冒雪往前走,俞霖说:“我给你拍一张照片吧!”说完,他就给王小慧拍了一张.照片里,风把很重的呢子大衣都吹了起来.那张照片王小慧一直保存着,她觉得那段岁月,路真的很不好走,但因为俞霖,她并不觉得艰辛.

也许是成为艺术家注定要经历磨难,上天收走了对王小慧呵护备至的爱人.1991年10月31日,那一天是德国的圣灵降临节,人们要到公墓为死去的亲人扫墓,出行的人比较多.俞霖收拾好行囊,叫上妻子说:“我们走吧!”因为他们说好要在当天完成出版社的约稿,俞霖驾车和王小慧一起前往布拉格拍照.秋日的阳光、迷人的风景,伴着他们一路朝着梦想行进.为了赶时间,他们走上了一条常有事故发生的道路,路上俞霖打开车上的音响,放起了自己喜爱的歌剧《阿依达》.当车行至距捷克边境还有10多公里时,他们与迎面驶来的一辆福特车相撞……

B:勇敢面对人生,慢慢修补空洞的灵魂

王小慧在医院里醒过来时,医生对她说俞霖也受了重伤,还在抢救,她当时第一反应就是,俞霖可能凶多吉少,实际上医生都已经知道俞霖不在人世了.王小慧让护士把她的照相包拿过来,拍下了第一张自己受伤的照片.接下来,她每天都要拍几张这样的照片.后来有评论说,这组照片是摄影史上最真实的自拍作品.

知道俞霖已经去世的消息后,王小慧躺在病床上,用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在宣纸上印下了100个唇印,作为送给爱人最后的礼物.

那一年,王小慧34岁,一场车祸让她失去了结婚刚刚5年的爱人,而漫长的康复过程却让她的生命发生了蜕变.她用相机记录下了那些难熬的日子,拍摄了一个处于危难中的人眼中的世界.亲历这种事情让王小慧感到人生无常,生命短暂,意识到应该抓紧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康复出院后,王小慧更加专心地拍照,以抑制自己的悲痛.王小慧说:“我拍的照片都是编档案的,有彩色照片和黑白照片,拍得多的时候,彩色照片可以编到480多卷,而情绪最低落的时候,一年只拍了28卷,你能想象我的心情该低落到什么程度.”

摄影这一爱好成了王小慧最好的心理医生,慢慢修补好了她空洞的灵魂,她也将爱情释放到了工作中.因为没有了丈夫的呵护,王小慧开始坚强而勇敢地面对人生,也将摄影的焦点放在了对生命的体悟上.

在王小慧最新的摄影展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女人的上海花园》——图片中几个中国女孩子化着浓艳的妆,穿着旗袍,在一个唯美的花园中,有的女孩儿提着鞋子,有的女孩儿口红花了.王小慧说:“这些都有很多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包括女人的孤独、以及女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等,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去体会,有自己的解读.”

王小慧还创作了一部短片《又见梨花》,描述的是她与母亲之间的感情,以写意影片的模式表达出深深的赤子之情.

放弃工作,立志做一名自由摄影艺术家,王小慧深知其中甘苦,她说:“我是一个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求生的人,但我自信可以成为一座桥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很多人知道王小慧的名字,都源自她那本《我的视觉日记,旅德生活十五年》一书.这本书在国内再版20多次,至今依然畅销.文中真情的讲述、鲜活的影像令很多读者动容.此前,没有一位艺术家以这样的方式走进人们的视野.在公众场合,她是镁光灯追逐的焦点,面对镜头,她总是笑容灿烂、优雅美丽.

为什么会选择放弃建筑学博士去搞摄影呢?王小慧说:“我放弃博士学位,很多人都觉得惋惜,但是俞霖很支持我.在国外的这些年,我别的没学会,就是学会了放弃.就像谈恋爱一样,你可能喜欢好几个人,但是结婚时只能选一个,你必须学会放弃.”

C:热爱生活和生命,把终身都托付给摄影艺术

2003年初,王小慧出版了摄影集《花之灵》、《花之惑》及《本质之光》.此外,她还在多个国家的美术馆、博物馆和画廊举办过30多次个人摄影展,作品数次获国际奖项.

2003年9月,同济大学开设摄影系,特聘王小慧为学科带头人,拿出600平方米的空间给她做工作场地.王小慧为此兴奋不已,她把工作场地分为摄影棚、暗室、展示厅、幻灯房,经常和热爱摄影的年轻人一起创作交流,享受摄影艺术之美.

2004年秋,有关方面举办《王小慧的世界》巡回展,并出版回顾性大型画册《九生》和《观察与体验·慕尼黑》.“在意大利、法国,在建筑史书上看到的建筑相片,突然变成实物呈现在你面前,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慕尼黑市长至今仍对王小慧的第一本摄影集《观察与体验·慕尼黑》赞叹不已.

2004年12月,王小慧受聘南开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2005年,王小慧的新作《双子座对话中的王小慧》、《九生》再跃上北京、上海图书排行榜的前列.无论摄影还是写作,无论人物还是花草,王小慧的作品均独树一帜,获得了外界的肯定.

2013年8月,“王小慧艺术馆”在苏州古城区的大儒巷丁宅正式开馆,参观者众多.

2014年8月,王小慧一篇名为《邓萍,你在哪里》的微信,一夜之间在微信朋友圈被疯转,人们帮助王小慧寻找她书中写到的朋友邓萍.多年来,王小慧经常收到许多读者来信,他们讲出许多感人的故事.读得多了,王小慧萌生了一个想法,用她签名新书与读者换这些写有心得体会的旧书,来做一个特别的展览.

在日常生活中,王小慧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情,她马不停蹄地奔波于欧亚大陆之间,新书朗诵会、论坛讨论会、摄影展、为德国大公司作艺术策划等.在中国,王小慧被人称为“风格偶像”,西方媒体将她誉为德中文化交流的明星使者.

2015年, 王小慧的母校同济大学请她回来作一次演讲.那天是考试期,又赶上下暴雨,王小慧就想来听演讲的学生可能不会太多,可当她走进礼堂,却发现坐满了人,而且长长的楼道里也密密麻麻站满了人,许多学生一直站着听讲.那一刻,王小慧被学生青春的热情所感动.那一天,她觉得世界上一切都金光灿烂.

有人问王小慧:“如果生活重新开始,你想要怎样的人生?”她说:“假如上帝只允许我带走两样东西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带上日记本和照相机.”当年正是这两样东西,陪伴王小慧走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

如今的王小慧,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散发着艺术家的魅力.她像一棵在风中的青竹,虽然纤细,却韧劲十足.王小慧说:“一个真正有魅力的女人在任何年龄段都很有魅力,而没有魅力的女人,可能年轻的时候也没有魅力.”

王小慧曾为失去的爱痛不欲生,但失去的不会再来.现在对她来说,没有爱情还能活着,但没有艺术却活不成了.

2016年,王小慧在北京演讲时有人问她最喜欢什么格言时,她说了三句话:“我不信女子无才便是德.我爱生活,爱自然,爱艺术.我思念远方的朋友和亲人.”最后,王小慧也送给大家三句话:“做自己喜欢的事.爱自己喜欢的人.像莲花一样生活.”

生活论文参考资料:

如何适应大学生活论文

生活中的化学论文

心理学和生活论文

生活周刊杂志

党的生活杂志社

生活和数学论文

该文结束语:这篇文章为关于王小慧和莲花和生活方面的生活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生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