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文学作品方面论文例文 跟文学作品中的孤独情结相关论文例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文学作品范文 类别:论文参考文献 2024-03-24

《文学作品中的孤独情结》

该文是关于文学作品方面论文例文跟文学作品和孤独情结和情结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孤独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的体验.文学作品中也常有一些难以名状的孤独,这里我就从孤独情结切入,谈谈《在酒楼上》、《孤独者》以及《变形记》这些文学作品中的孤独情结.

关键词:文学作品;孤独;现代社会

作者简介:宋浩珍(1993.12-),女,汉族,河北省沧州市人,现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 中图分类号] :I20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7)-35-037-01

《在酒楼上》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被誉为“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主人公吕是纬甫,主要内容是“我”回到S 城,因为无聊到了先前很熟的小酒楼,在酒楼上与旧友吕纬甫不期而遇,两人相聚而谈,回忆往事,吕纬甫向“我”详细地讲述了两件小事,他说他这次来S 城的目的,一件是奉母命为三岁夭亡的小兄弟迁葬,另一件是,母亲要他给旧时的邻家姑娘阿顺送两朵剪绒花去.这两件事他办得都不如意,都以失败告终.鲁迅在这篇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孤独、麻木的吕纬甫,他的话语中最多的词就是“无聊”,从有着满腔的革命热情到意志消沉、彷徨徘徊,最后沉默在黑暗里.这是一个悲剧的人物,这样的蜕变是一件可悲的事.他有着一种失落的孤独,一种看不到出路的孤独,一种与群体的心灵隔绝的孤独.这种孤独是追逐自己认定的责任使命失败而产生的孤独,这是一种悲壮的孤独,属于一个失败的革命英雄的孤独.

仔细品读鲁迅的回乡小说,我们会发现,其实都有孤独情结,比如《祝福》、《故乡》、《孔乙己》和《在酒楼上》,也许我们可以笼统地说,主人公的孤独感来自于回乡这个行为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上文提到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故乡》中的“我”以及孔乙己同属孤独者谱系,他们却各有各的孤独,鲁迅当年在谈到《孤独者》这篇小说时,曾直言不讳地说:“那是写我自己的.”这里,我着重谈一谈《孤独者》中的孤独.

《孤独者》的主人公是魏连殳,在寒石山,只有他是外出游学的人,被村里的人称为“异类”,忍受孤独.“我”曾与魏连殳有过三次讨论,第二次是关于孤独的,“那你可错误了.人们其实并不这样.你实在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你应该将世间看得光明些.”这样看来,这种孤独是可以自我调整的,而魏连殳却说到了自己的祖母:“她是我父亲的继母,我跟她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因此虽然我们生活在一起,但我是不理解她的,我和祖母之间是不通的,但是那一天我看到祖母的孤独感时,我虽然没有分得她的血液,却也许会继承她的运命……将她的一生缩在眼前了,亲手造成孤独,又放在嘴里去咀嚼的人的一生.”读到这里,隐隐约约觉得“我”、魏连殳还有祖母都是孤独的,这里像是鲁迅对生存状态的追问,这种消极的精神状态是命运注定的还是可以改变的?不难发现,文中“我”叫申飞,是鲁迅曾用过的笔名,孤独者的孤独又何尝不是“我”的孤独?“我”在山阳任教,而且很快就被当地的教士攻击,以至于“我只好一动不动,除上课之外,便关起门躲着,有时连烟卷的烟钻出窗隙去,也怕犯了挑剔学潮的嫌疑”,即便这样,“我”还是被迫离开山阳,辗转大半年后不得不回到S 城.“我”也受着社会的压迫,也被看作异类,同样“我”也有着精神上的失落,“我”也是孤独的.但这种孤独,同《在酒楼上》的吕纬甫一样,都是力图通过自身的学识改造社会失败的孤独,这是一种悲壮的孤独,通过小说的结尾“受伤的狼及嗥叫声”一句,这本是写魏连殳在他祖母的葬礼上哭的声音,这声音让“我”走近了孤独的魏连殳,在魏连殳的葬礼上,又让“我”走进魏连殳的精神世界,那就是在孤独中绝望,在绝望中抗争,是一种悲壮的抗争,更是一种崇高的孤独.

在外国文学作品中,也有着孤独情结.下面我以卡夫卡的《变形记》为例来谈孤独.《变形记》的主人公是格里高尔,他是列车推销员,常年奔波在外,靠微薄的收入支撑着整个家.一天早上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甲虫,丧失了劳动力,对这个家再也没有物质贡献时,家人一反之前对他的尊敬态度,逐渐显现出冷漠、嫌弃、憎恶的面孔,最后孤独痛苦地在饥饿中默默地死去.作者用及其荒诞的手法写出了人性的压抑和扭曲,揭露了西方社会的弊病,流露出了悲凉之意和孤独之感.卡夫卡在作品中,用荒诞的手法不动声色地描述着,让人变成甲虫,可见其象征性内涵.变成甲虫后的格里高尔遭到家人嫌弃,他有着虫子的形状和人的心绪,非虫非人,他丧失了人的尊严,这种处于边缘地带、不被接受的孤独达到了极点.格里高尔是孤独的,首先,对于公司来说,他只是一个小职员,在上司面前唯唯诺诺;对于家人来说,也就是能帮家人还债的劳动力,没有人懂他的心思;他作为一个个体的生存价值在渐渐丧失,这是一种内在本性的孤独.再者,当他变成甲虫后,家人及社会对他嫌弃、排挤的态度更是让格里高尔独立于整个世界之外,这是一种外在的孤独.《变形记》揭露出了西方社会人存在的孤独,造成这种孤独的是人性的异化.再结合《变形记》的写作背景,20 世纪初的西方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生活在黑暗和痛苦中,冷漠残酷的社会最后迫使格里高尔走向死亡,卡夫卡借助甲虫的视角将人的孤独揭示得淋漓尽致,孤独在卡夫卡这里成为了一种病症.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孤独已经成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结.鲁迅的《在酒楼上》和《孤独者》是一种悲壮的孤独,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一种人在广阔的自然间的审美孤独,卡夫卡中《变形记》的孤独则成了一种病症.在当代社会,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都有着自己孤独的情绪,这样看来,文学作品中的孤独情结也不罕见了.

文学作品论文参考资料:

文学作品投稿

文学作品赏析论文

文学作品投稿网站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文学杂志排名

上文评论,本文是一篇适合文学作品和孤独情结和情结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文学作品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文学作品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