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规划纲要相关开题报告范文 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学校体育改革施策(一)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规划纲要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3-01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学校体育改革施策(一)》

本文是规划纲要有关论文怎么撰写跟《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学校体育和施策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第四节提出了“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清晰可量化目标.让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很困难的目标,这个目标困扰了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至今未能有效达成.当体育运动(sports)变成了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后,其文化属性、参与义务、内容特点、训练周期、时间地点、学习集体形式和规模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运动技能有效习得背后原因.具有“学生在自己选择的运动项目上可以进行比较长时间的专项化学习”特征的“走班制教学”现行课程体系下有效实现“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的有效课程模式.从小学开始进行“走班制教学”应不会导致学生形成身心伤害的“过度早期专业化训练”;如果做好体验性的事先学习,三年级学生应可以正确选择自己的项目;“走班制教学”应不会影响学生的体育全面发展;“走班制教学”应不会限制学生多种爱好,其终身体育也不会因此变窄;“走班制教学”不但不会影响体育教师的“一专多能”,反而会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学校体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特长;体育运动;体育教育;新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走班制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0520X(2018)02000506

2016年10月25日,、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第六章的“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第四节中,把青少年列为促进体育活动开展的重点人群,提出了要通过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的要求.具体分为5个部分:

(1)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2)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3)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4)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5)《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等5个十分清晰的可量化的目标.这是对学校体育改革的呼唤,本系列文章将对这些学校体育相关目标进行多视角和新视角的剖析,以学校体育工作改革和施策为着眼点,探讨可行有效的施策思路与方案,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现做出理论的贡献.

1“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的百年困境

自从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体育课为大中小学正课至今已有115年历史\[2\],但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就是体育课要完成什么任务,要教会学生什么?富国强兵时代很清楚,用兵操锻炼身体,保国保种;民族战争时期很清楚,练好身体,好打日本;贫困时代也清楚,休养生息为主,健康第一,功课第二;祖国建设时代更清楚,锻炼身体,保卫祖国,锻炼身体,建设祖国.但一直不清楚的是体育课要教会什么运动技能,为什么要教,要教到什么程度?时至今天,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外语等明确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明确了《考纲》,明确了12年的教学进度、有了试题库和命题专家库,而体育却迎来毕业生们“我们上了12年的体育课什么都没有学会”的漫天抱怨.学生什么技能都没掌握,无疑就难有科学文明的终身体育锻炼,学生什么技能都没掌握,无疑就难有健全的生活志向和兴趣,学生什么技能都没掌握,无疑就难有健康的生活内容;学生什么技能都没掌握,无疑就没有健康的中国.

通过具有1 260学时的12年的体育课让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看似一个极为简单的目标和任务,但却一个极为困难的课程理论问题和教学实施问题.这个问题困扰了解放后历年的《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设计者们,也难坏了历届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更是困扰了所有的体育课程改革者.关于这一点我们从2007年以来国家颁布各种学校体育的文件中就可以看出;每次文件都会提出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目标,但要求逐步下降,从7号文件“两项以上”\[3\]到53号文件的“至少两项”\[4\],再到27号文件的“一至两项”\[5\],再到此次《“2030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的“基本实现一项以上”(表1).可见这个目标有多重要,也可见这个目标有多难达到.7号文件的“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的目标是落空了,那么《“2030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的“基本实现一项以上”的目标又如何确保得以实现呢?

2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实现“让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的诸多难度

为什么很多人通过各种锻炼的过程,如跟师傅练,在体校练、在俱乐部练、跟着私教练、跟着朋友练等等,都可以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甚至可以成为运动员,但是在有12年的长度、有1 260学时体育课教学中实现“让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为什么会这么难呢?除了根本没上或没有上足体育课这种失去前提的情况,笔者认为阻碍学生在体育课掌握运动技能的深层次原因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2.1体育运动变成了体育教育

当一个词意是“离开工作”的体育运动(sports)变成了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以后,其“自主的”“远离功利”的特征不复存在,学校是社会组织,教育是国家的事业,其中的“体育运动”变成了有组织有纪律的“课程”,于是其sports以及习得过程就随之产生了本质的变化.

2.2训练过程变成了教学过程

虽然,体育运动(sports)和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都是青少年的运动技能习得过程,但在有关时间和时间周期的特征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2.3专项取向选择变成了全面发展取向

青少年在从事sports时都是依据个人爱好和身体特点进行某个项目的相当深入的学习,涉猎不会太广.术业有专攻,就一个学生而言在一段时间是围绕着一个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和训练的;而当体育运动(sports)变成了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时,学生则必须是依据国家需要进行身体的全面锻炼,按照大纲进行众多运动项目的学习(大纲时代,每个学生1年大约会接触到65.5个运动项目),体育课程目标是宽泛的“体育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巧),体育课变成了“蜻蜓点水、低级重复、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假教学\[6\],不明确“全面性”“多样性”的要求实际上导致体育教学内容繁杂性和体育课程的无效性\[7\].

2.4个性化选择取向变成了并不科学的“全体性”要求

体育运动(sports)本身是个性化很强的文化活动,千万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他们自由地、自主地从事着sports,而在体育教育时,它已成为国家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全体学生都要按照大纲和学校的课表该上足球上足球,该上田径上田径,愿意上也得上也得上,不愿意上也得上.其实这种全体学生都学足球这样的事情未必科学.

2.5由等质的小群体(team)变成了异质的大班级(class)

体育运动(sports)是在某个运动项目的小群体(team)中进行训练的,人数因项目而定,而变成了体育教育后,这则变成了异质的大集体(班级,class).在小群体中可以有更多的练习量、运动量、更多的方法种类和更多的因材施教,而在30-50人的班级教学中就只能是更多的整齐划一和20-30%的练习密度了.

2.6流行时尚的运动变成了“百年不变的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运动(sports)是充满创意的、具有很强时尚性、流行性的文化活动,充满了流动性.但是到了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它变成了“铁打营盘”的育人课程,已经容不得那么多的创意和流动,更不可以时尚和流行为原则,因此体育课的技能会显得陈旧和固化了不少.

2.7专项化的运动场地变成了“万能型”的体育操场

体育运动(sports)是专项化的,篮球场就是篮球场,需要地板;足球场就是足球场,需要草坪;羽毛球需要室内场地、游泳需要泳池、冰球需要冰面;但是到了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它必须选择“最大公约数”的万能场地.于是,万能的场地形成专业化技能就平添了许多困难.

如此,当体育运动(sports)迅速地变成了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以后,其文化属性、参与义务、内容特点、训练周期、时间地点、集体形式和集体规模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最大的变化还是sports的“连续较长时期的专项化训练过程”变成了“断片的较短时间的体育课堂教学过程”,这个根本性的变化,加上体育课程设计思想和方法的当,就造成了体育课程的追求“大而全”,形成了体育课程内容日益呈现出“繁、浅、枯、旧”的格局,繁杂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又形成了体育教学“蜻蜓点水、低级重复、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局面.就是在“繁、浅、枯、旧”的教学内容体系下,体育教师变成了什么都教“一点点”的“万金油”,而在“蜻蜓点水、低级重复、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管教不管会”的教学中,造成“学生学了12年什么都没有学会”的严重后果.这也就是为什么“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变得这么难的原因所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什么把这个目标的实现放在那么远的原因所在.

3创建可以实现“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体育走班制教学

3.1“体育走班制教学”的基本概念要素

所谓“走班制教学”就是:同一年级的体育课排在同一时间,上课时打破行政班按学生的自选运动项目进行教学的形式.在年级内打破班级进行可选择性的专项化体育教学.如表3所示,“体育走班制教学”具有其基本形式和特征,需要基本条件和难度各自不同的工作.

3.2举例说明

某个有总数1 000名,各年级160-180名学生不等的小学校,有5名体育教师,专项分别是田径1人、足球1人、篮球2人(其中1人练过乒乓球)、跆拳道1人.学校根据场地、教师、器材、体育传统和地方体育特色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了自己的“走班制”教学形式:1、2年级以“体育趣味课课练”“少儿基本体操”的锻炼课程+小足球、小篮球、跆拳道、跳绳和乒乓球等体验项目为主.从3年级开始,学校主要根据体育教师的特长开设了足球、篮球、跆拳道、跳绳(田径教师进修后的项目特长)和乒乓球为特色项目的“一校五品”的“走班制教学”.该校三年级经过调整后,确定30%的学生(53人、2个班)学习篮球、15%的学生(28人,1个班)学习足球、25%的学生(35人,1个班)学习跳绳、15%的学生(25名学生1个班)学习乒乓球、15%的学生(26人,1个班)学习跆拳道,每个学生都在各自青睐的项目开始学习.3年级下学期开学时,学校根据个别学生的要求,在项目上进行了微调,4、5年级以后走班制教学非常稳定.该学校学生在小学毕业时,各自较好地掌握了足球、篮球、跆拳道、跳绳和乒乓球的技能,并为他们在未来的初中的“走班制”和高中的模块化教学奠定了选择项目能力基础.该校也形成了“一校五品”的体育课程特色,研发了5套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该校体育教师也在各自的运动项目方面成为当地的教学专家、裁判专家.

3.3“走班制教学”在确保“熟练掌握运动技能”方面的特效

由于“走班制教学”具有“学生在自己选择的运动项目上可以进行比较长时间的专项化学习”的特征,因此可以打破“蜻蜓点水、低级重复、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管教不管会”的无效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可以说.要实现“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的目标和形成学校的体育“一校多品,一生一长”方面有着特殊的实效性.

4推进“体育走班制教学”面临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

4.1走班制教学与专业化训练

从小学开始走班制会不会形成过早的专业化训练?

本文认为:不会.首先要区别什么是“过早的专业化训练”和“早期专业化训练”.“过早的专业化训练”是指明显违反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伤害了学生身心的专业化训练,其实这样的体育训练的实例并不多,就连我们隐约感觉有这个倾向的杂技、竞技体操、跳水可能都会被教练员甚至是运动员的否定,而幼儿学钢琴练小提琴可能也不算,倒是逼幼儿学奥数背唐诗之类的做法有这个嫌疑.而“早期专业化训练”则是应该肯定的,世间赞美的“童子功”和从的“足球从娃娃抓起”到的“坚持从娃娃抓起”都在要求体育的早期化训练,更何况从小学3年级(9岁左右),再开始运动的专项化学习(还不是训练)都不能算是过早了.

4.2学生选择项目的能力

三年级的学生有没有正确选择项目的能力?

本文认为:可以有.儿童对运动项目的爱好指向是比较早期化的,至少比音乐、语文等要早.如果我们在小学1、2年级做好了相关运动项目的体验性学习和知识性学习,加上体育教师在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的科学建议,再请学生家长参与一下意见,那么3年级的学生是可以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的.

4.3走班制教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走班制教学会不会影响学生的体育全面发展?

本文认为:不会.首先我们常说的体育全面发展是指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指学生在众多运动项目上的全面发展,因为那是不可能的,我们也很少见到从小精通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体操、武术、乒乓球那样的孩子,但是见过太多的什么都玩过一点最后什么都不精的孩子.何况任何体育项目都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和发展学生基本身体活动能力,如果有的项目偏向某些能力发展,那么我们就要通过补短板的方式来加强能力的全面发展.

4.4走班制教学与学生的爱好

走班制教学会不会限制学生多种爱好,使其终身体育变窄?

本文认为:也不会.首先终身体育并不需要很宽的运动选择,很多“铁杆体育”人一辈子就热爱1-2个项目,而且真正热爱体育的人,往往并不是“随遇而安”,遇到什么玩什么,而是积极创造条件去从事他们所钟爱的运动.其次,曾经深入的体育学习和较好的技能都会产生“迁移”效应,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后更好地习得其他运动项目,而简单的学习是不会有“迁移”效应的,应该说早期的专项性学习是有利于为终身体育打下宽厚基础的,这在篮球运动员乔丹在高尔夫的建树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样例子很多.

4.5走班制教学与体育教师的能力

走班制教学会不会影响体育教师的“一专多能”?

本文认为:更不会.首先,“一专多能”提出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体育教师胜任体育教学,一专是指要有运动专长,有运动专长就是为了教深教透,为什么数学老师不说一专多能,语文老师不要求一专多能?这说明了体育的特点和特殊需要,是在“什么都教”的体育环境下,体育教师被磨成了“无专万能”的“万金油体育教师”;其次,如果“走班制教学”会激励教师回到自己的“主项”上,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第三,缺乏专项特长的老师会在针对“走班制教学改革”的后期培训中学到一些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技能,如软垒、腰旗橄榄球、定向运动、花式跳绳等能较快入门的技能,促进体育教师“一专多能”专业素质的形成.

5结论

让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是一个极为困难的课程理论问题和教学实施问题.这个问题困扰了体育课程与教学多年,至今未能有效解决,但它关系到终身体育的达成和“健康中国”的实现.

当体育运动(sports)变成了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后,其文化属性、参与义务、内容特点、训练周期、时间地点、学习集体形式和规模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连续较长时期的专项化训练过程”变成了“断片的较短时间的体育课堂教学过程”,这是造成“学生学了12年什么都没有学会”的内在原因.

具有“学生在自己选择的运动项目上可以进行比较长时间的专项化学习”特征的“走班制教学”可以打破“蜻蜓点水、低级重复、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管教不管会”的无效体育课程教学.在实现“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方面具有特殊的实效.

从小学开始走班制不会形成对学生形成身心伤害的“过度的早期专业化训练”;如果做好有体验性的事先学习,3年级学生应可以正确选择项目;走班制教学不会影响学生的体育全面发展;走班制教学应不会限制学生多种爱好,其终身体育也不会因此变窄;走班制教学不但不会影响体育教师的“一专多能”,反而会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1] 中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Z].2016,10.

[2] 张之洞.奏定学堂章程\[M\].1903.

[3]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Z].2007,5.

[4]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Z].2012,10.

[5] 国务院.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Z].2016,4.

[6] 毛振明.论运动技能教学的有效性(二):解决运动技能有效性问题的关键——体育课程教材排列理论的构建[J].中国学校体育,2011(2):2021.

[7] 毛振明.遐想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与“无效”\[J\].体育教学,2015,35(1):45.

规划纲要论文参考资料:

大学规划论文

职业生涯和规划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城市规划毕业论文

城市规划杂志社

大学生涯规划论文

归纳上述,本文是一篇关于经典规划纲要专业范文可作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学校体育和施策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规划纲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