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农业生产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跟那年那月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农业生产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4-12

《那年那月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该文是农业生产自考毕业论文范文和农业生产和合作社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文/尹振贤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1954年1月23日,照片上端书有“柳河縣第五區東安村東升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大會留念”24个繁体字.照片上包括孩子在内共计54个人,有奶奶和父亲(上排左数第六个人是我父亲,第二排左数第六个人是我奶奶).彼时母亲正怀着大哥,奶奶一句话“肚儿里揣着崽儿不能照相”,母亲便只好在一边眼巴巴地看着老贺把队伍里的人“收”进“匣子”框框里(老式照相机).60多年后的今天,母亲仍对奶奶当年不让她照相耿耿于怀.

照片的拍摄者是老贺(名字不详),祖上经营了上百年的老照相馆,新中国成立后归公,变成国营东风照相馆.

父亲是佃农,土改时分了6口人的地,有20多亩(我二太爷和姑奶奶、姑姑的地也在父亲名下),还分了一匹马,一辆花轱辘车,就是一上路“吱呀吱呀”响的那种木轮车.

1951年父亲23岁,爷爷在父亲9岁时病逝,父亲是奶奶的独生子,有点娇惯,不拿农活.父亲和一家姓李的结为互助组,李家穷,没有农具,因使用父亲的农具,父亲出力少,他们家也谅解.这时大哥已经出生,刚满周岁的大哥由奶奶照看,母亲作为一个整劳力参加劳动.

1951年夏天挂锄时,父亲被抽到辽宁省凤城县修建军用机场.父亲被抽走了,家里的事务都由母亲操持.母亲是满族在旗的,大脚板,身材壮,能干活.如果没有互助组,估计父亲也不可能被抽走,而且走那么远.

1953年底,初级社成立.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土地统一经营,牲畜、农具折旧后统一使用,劳动收获以40%为土地红利,3%作公积金,剩下的按劳分配.刚开始大家心里都不托底,你瞅我,我瞅你,不敢轻易入社,怕粮食拿不回来.见大家都在观望,父亲率先入社,接着和父亲“互助”的李家也入了社.父亲有文化,在村里有点影响力,这样先后共有14家入社.

初级社大家入了大约有300多亩地,4辆花轱辘车(包括我家的那辆,我家还入了一匹马),牛10头,马大概有十几匹.这张照片就是初级社成立时拍摄的.从这张老照片上看,无论男人女人、大人孩子,都有良好的精神面貌,穿戴也比较整齐,对文化的尊重与追求也显而易见,有些人穿的是四个兜的中山装,上兜还插着钢笔.

很快,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优越性便体现出来:一是实行按劳分配,大大激发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建社前,一般男劳力一年只能做100个左右的工,建社后平均每个男劳力做了120个劳动日.建社前妇女很少参加田间劳动,而合作社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妇女也是半边天.二是土地公有,便于因地制宜,合理选择作物种类,实行统一经营.三是有利于实行农田基本建设,合作社的耕地连成一片,社员们取消了地界,调整了灌溉系统,修整了高低不平的土地,增加了耕地面积,而且利于灌溉和战胜病虫害.四是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具.

初级合作社存在了3年,1955年由高级合作社代之.高级合作社成立后,各种新式农具和生产工具陆陆续续进了田间地头,如喷雾器、双轮双铧犁、播种机等,劳动效率大大增强.柳河县第五区由东安村、高台村、新高台村、孙家街村、张家油坊村、崔家村、田大桥7个小村子组成,入秋打下的粮食统一放在崔家村.社员们看到粮满仓囤,那种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高级社成立后,村里在农忙时节成立了托儿所,将妇女从家庭中彻底解放出来,和男人一样参加劳动.村里还办起了民校、扫盲班,晚上吃完饭,大家就到扫盲班学习,很多没进过学堂的农民就在这一时期脱了盲.母亲在扫盲班里学习最积极,经常抱着孩子在油灯下一笔一划地写字.现在母亲能看报纸,基础就是在那个时期打下的.

父亲进过学堂,高级社成立后,父亲先后当过记工员、电工、农机局保管员、农业技术员,后来社里引进大胶轮拖拉机,父亲当上了光荣的拖拉机手.父亲算不上正儿八经的庄稼人,用母亲的话说,你爹这辈子在种地上没出过力,干的都是“巧活儿”.

当年和党对农村合作社非常重视,把合作社看做是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效形式.从互助组、初级社到高级社,很快进入了人民公社.在推进和演变过程中,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单家独户经营的个体小农经济,逐步走上了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道路.

农业生产论文参考资料:

农业杂志投稿

农业论文

农业机械期刊

农业期刊

安全生产论文

农业期刊有哪些

上文点评,此文为一篇关于农业生产和合作社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农业生产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农业生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