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识字教学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和甲骨文应用于小学汉字识字教学的可行性和局限性相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识字教学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2-14

《甲骨文应用于小学汉字识字教学的可行性和局限性》

本文是关于识字教学自考毕业论文范文与识字教学和甲骨文和可行性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沈清弟

(白溪乡小学 四川 茂县 623200)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汉字多而复杂,所以为了更好地让小学生识记汉字,教师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引入甲骨文来帮助学生记住汉字.然而甲骨文有着自身的特殊性,通过引入甲骨文来教学生识记汉字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不然会适得其反.本文就从甲骨文运用于汉字学习的利弊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识字教学;甲骨文;汉字

中图分类号:G622 ?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207-02

汉字记载并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演变过程,因而汉字本身通常也被视为一种文化信息的载体,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地域特点.

一、甲骨文运用于汉字学习的可行性

(一)增加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形象到抽象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还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相对于复杂的抽象思维,对图像有着天生的敏感性和亲切感,兴趣也相对大一些.甲骨文作为汉字的源头,其中的象形字以及在象形字基础上形成的会意字、指事字都充满图画色彩,如从中挑选一些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对儿童识字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

比如“山”字的甲骨文为,象形字,看起来象山峰连绵的形状.《说文·山部》:“山,有石而高,象形.”本义为山峰,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巨大而高耸的部分.通过甲骨文,学生就可以马上联想到自己见过的山峰,“山”字看起来就是三座山峰,进而就可以很快记住该字.“门”字的甲骨文为,象形字,看起来象简易的双扉柴门形.本义为双扉门,设在房舍或垣墙等建筑物的出入口可以开关以控制进出的装置.就单从形象上看,我们都可以看出来甲骨文的“门”字已是非常形象的表述了.“弓”甲骨文为,象弓形,本义为射箭或者发弹丸的工具.多由具有弹性而强韧的弧形木条两头之间系上韦弦制成.通过这样的引入方法,学生就很容易通过联想来记住这些汉字,以达到提高识字效率的目的.

(二)了解传统文化,拓宽知识面.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通过了解甲骨文的演变过程,体会汉字背后所蕴藏的传统文化经过历史变迁所遗留的痕迹,进而热爱我们的文字.

比如“弃”字,甲骨文为,会意字,上面为一个小孩,脑袋朝下,中间为一个篮子,下面是左右手.单从形象上来看“弃”字就是把一个孩子放在篮子里扔掉,为抛弃之意.这个字后面还蕴藏着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史记·周本纪》云:“周后稷,名弃(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嫄为帝喾元妃.姜嫄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嫄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自商以来祀之.”大概意思是说后稷的母亲姜嫄将后稷(弃)三番五次地扔掉,但都没有达到目的,后来就给这个扔不掉的孩子起名叫做“弃”.弃后来成为周人的祖先,在农业方面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再如“姜”字,甲骨文为.《说文》云:“神農居姜水,以爲姓.”《史记·五帝本纪》:“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简单地来说,“姜”就是中国最早的姓氏之一,“姜”姓是用来标记和指代一个以羊为图腾的母系氏族部落.因为女性代表着繁衍,在人类历史演变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是以女性为主的母系氏族部落,后面才一步步发展成为父系氏族部落,所以“姜”字下面是一个女字,代表这个姓(部落)的人都以母姓(姜)来标记自己的身份,而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的炎帝就是姜姓.

二、甲骨文运用于汉字识字教学中的局限性

(一)过多地强调联想记忆会导致思维混乱.汉字是单音节文字,它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字音是为了正确拼读,字义是为了正确理解,字形是为了正确书写.所以只有结合汉字实际,将音、形、义三者结合并采取有所偏重的识字方法,才能达到准确并长期记忆该汉字的目的.如果一味通过引入甲骨文来记忆,长此以往,学生的识字就会出现混乱.不是每一个汉字都适合引入甲骨文来记忆,错误的引入会导致学生在识别汉字时不知所措,找不到正确的切入点.因为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异常复杂的过程,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再到隶书,并分化为楷书、草书、行书,最后还有近现代以来汉字的简化运动,不但汉字的形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连很多汉字的字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有些汉字已经失去了最原始的含义,而变成了另外一种含义.比如就像上文所讲的“姜”字,在我们如今的汉字当中,“姜”字已经不仅仅是指单纯的姓氏,而且还指的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另外,每一个汉字的甲骨文的写法是有很多种的,并不是唯一的,比如“火”字的甲骨文有等十几种写法,上文提到的“山”字甲骨文也有等十几种写法,而且可以看出“山”字和“火”字的甲骨文在写法上存在着相似性,而这种现象在汉字当中是非常普遍的,这也使得学生用甲骨文进行汉字记忆的过程变得异常复杂,甚至产生混乱.

(二)附加学习量增加,效率降低.甲骨文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演变的过程中,不断淘汰和选择,才形成了我们如今的汉字,正因为如此,使得甲骨文的学习也变得异常复杂,因为它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并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的.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汉字学习的初始阶段,对汉字的学习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有趣,但过于复杂的学习方法也许一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长此以往也会产生疲劳感,尤其是当出现一些演变相对复杂的汉字时,附加学习量的增加,最终会导致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失去兴趣,起到反效果.

比如“蛊”字,甲骨文为,上面是一个虫子,下面是一个某种器皿,用来盛放毒虫.本义为害人的毒虫,这是一种人工培养的毒虫,据说把许多毒虫放在同一个器皿中,使其互相撕咬,最后剩下的不死的毒虫为蛊.然而为何要养毒虫,怎么去养,怎么去用其害人,为什么要用虫害人,要害哪些人,现代社会的学生已经早已远离这些旧时的时代,甚至根本不知道去如何联想,所以通过引入“蛊”字的甲骨文来记忆汉字,不但没有简化记忆,反倒增加了很多难度.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如果每一个汉字都需要通过如此复杂的方式记忆,那么不但课堂效率降低,学生的汉字学习不但没有简化,反而变得越发复杂,很难记住.

总之,汉字不但是记录汉语的视觉符号系统,除了记录语言之外,还有着其自身的特殊复杂性,它承载着我们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所以,教师在尝试通过引入甲骨文来帮助学生识别记忆汉字时,应该在将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带动的同时,控制好度.引入过多会耗费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出现课堂教学不但内容主次颠倒,而且变得越发复杂;而蜻蜓点水式的简单解说,又会无法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无助于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与吸收,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王本兴.甲骨文字典修订版[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4.1.

[2]邹秋珍.汉字与神话[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4.

[3]苏铭婷.浅谈甲骨文应用于小学识字教学的可行性[J].文理导航,2015(5).

[4]罗伊.浅谈甲骨文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研,2012(26).

[5]丁慈矿.识字教学,不可忽视字形:从甲骨文起步[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4(03).

[6]崔晓夫.运用甲骨文多元化提升儿童的综合文化素养[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06).

作者简介:

沈清弟(1962-),男,四川茂县人,白溪乡小学教师.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科技学院教改课题“论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与方法”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KYJ2015013.

识字教学论文参考资料: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论文

识字教学论文

低年级识字教学论文

外语教学期刊

教学论文范文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归纳总结:该文是适合识字教学和甲骨文和可行性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识字教学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识字教学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