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这一代人的使命类论文怎么撰写 跟张慧瑜与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类论文怎么撰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这一代人的使命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3-19

《张慧瑜与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该文是有关这一代人的使命论文范文文献与我们这一代人和张慧瑜和使命相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李云雷

我和慧瑜认识已经很久了,似乎很难写出对他的整体理解,那可能需要将他“相对化”,梳理我们彼此之间的交往与交流,但是在我的感觉结构中,慧瑜似乎已构成了我内在的一部分,是我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中介,要将我们彼此剥离开来,需要做出极大的努力,无论是作为同学、同事、同道,慧瑜都是极为出色的,想起他来让人感觉很安心.

最初见到慧瑜,是在戴锦华老师的课上,那时候在北大校园中,戴老师和她的课是一个传奇,我也常常去蹭课,有一次就遇到了这个胖乎乎的男孩,他背着双肩包走来,在课堂上很勤奋地记笔记.课间休息时聊天,才知道他就是张慧瑜.在那之前,他的名字我早就听说过了,在我和朋友主持的“左岸文化网”上,他的网名是“鱼爱源”,很活跃,后来还担任过学术思想版的版主,看得出来他读过很多书,对西方理论很熟悉.他和我的师弟石一枫是本科的同学,不过毕业之后,一枫继续在北大读研究生,他则到了人大去读书,同时主持着一个影响很大的“文化研究网”.在那个时候,慧瑜似乎一直在用“鱼爱源”这个名字,直到我们都不在网上活跃为止.

读博士的时候,慧瑜又考回了北大,跟着戴老师读书,我们之间的交往就更多了,我们和共同的朋友何吉贤、石一枫等经常相聚,谈论读书心得,以及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博士毕业之后,慧瑜来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在那之前,我也到了这个单位,在《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工作,慧瑜来了之后,先是在《艺术评论》杂志,后来又到了影视所专门做研究,我们又成了同事,相聚的机会就更多了.尤其在2011年我在研究院组织了“青年文艺论坛”之后,慧瑜是最积极、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在每个月一次的论坛讨论中,来自研究院内外的青年学者,围绕当前文艺的热点与前沿问题,思想碰撞,闪烁出不少火花.那时候慧瑜的发言总是让人期待,他的发言有历史感,有针对性,有理论深度,也有新的角度,总能带给我们新的思考与启发.2015年,我离开中国艺术研究院之后,慧瑜也去了美国访学,这一段我们之间的联系不多,但我时常可以看到他的新文章,在我的心中,慧瑜始终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一个思想开阔的学者,一个共同探索未来的同道.

慧瑜是一个80后的青年学者,但却似乎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与稳重,和一般人印象中80后的浮夸骄纵迥然不同,他也保留着我们山东人质朴敦厚的本性.多年来他也一直保持着胖乎乎的可爱形象,让很多人联想到熊猫,确实他也像熊猫一样珍贵,不仅对我们这些朋友们来说如此,我相信有一天他也会成为学术界的国宝.慧瑜性格宽厚,为人善良,他有很多朋友,在北京的青年学者中,我和慧瑜的朋友可能是最多的,我多的是文学界的朋友,慧瑜多的是电影界的朋友,我们两个之间有交叉的领域则是学术界的朋友.有一段时间我去外地开会,走到哪里都能遇到慧瑜的朋友,有的只读过慧瑜的文章,在网上交流过,没有见过面,甚至以为“慧瑜”是一个女孩的名字.慧瑜的朋友简直遍天下,就像当年的胡适之一样,很多人都可以称之为“我的朋友张慧瑜”.有外地的朋友来了北京,慧瑜往往也会叫上我,一起喝酒聊聊天.我记得我第一次见到吴子枫,就是慧瑜介绍的,那时子枫在非洲马达加斯加支教,中间回国探亲,第一站先到北京,慧瑜开车去机场接他,接上之后直接拉到我那时住的牡丹园,我们在一家小酒馆边喝酒边聊学术,谈得非常畅快.还有一年的元旦,我和慧瑜、老何相约一起过节,谈谈对过去一年的总结,畅谈一个通宵.那天晚上,我们在老何家附近的一家酒店,喝完酒之后,便围坐在一张桌子前,长聊了起来.我们谈了中国的变化与世界的变化,谈了学术界、电影界与文学界发生的新现象,对一些重要的问题进行反复讨论,并不时有争论.我们三个人喝着茶,抽着烟,倾听着别人的发言,不时插话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三人的观点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具体而细微的差异,谈起来每个人都很兴奋,彼此激发出不少灵感,在那间烟雾缭绕的房间,我们一直谈到东方之既白.现在回想那时的情景,在那个昏黄的房间,我们在探讨着中国与世界的命运,并努力做出我们的判断和思考,仿佛 19世纪的知识分子才有的.还有一次,在我们一起郊游回来的路上,慧瑜开着车,不知怎么谈到了一个有趣的话题,慧瑜问我:“你小时候结拜过兄弟吗?”我想了想,说没有,慧瑜说他小时候有过这样的经历,那时候他和几个小伙伴“义结金兰”,还真的一起烧香磕过头,像江湖兄弟一样讲义气.但是随着他的成长,以及离乡进京读书,和那些兄弟也就越走越远,几乎没有联系了.这样的闲聊让我看到了慧瑜的另一面,或者说看到了正在成长中的那个慧瑜.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以说讲义气一直保留在慧瑜的内心,在这个变幻多端的世界,这可以说是一种难得的品质.

在学术上,慧瑜的勤奋有目共睹,在短短数年内,他就推出了《影像书写》《视觉现代性——20世纪中国的主体呈现》《历史魅影:中国电影文化研究》》《文化魅影: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当代中国的文化想象与社会重构》《风吹影动》等专著和评论集,平常散见在各报刊的论文就更多了.慧瑜主要关注的领域是影视与文化研究,他有深厚的理论根底,也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他主要通过对影视作品的分析把握当代中国的思潮,以及文化想象与时代变化的关系.在他的著作和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将那些人们习焉不察、熟视无睹的社会现象和文艺作品结合起来,揭示其中蕴含的价值与深意,让我们看到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影视类型的出现,与时代变迁的关系,从而将我们这个时代的集体无意识加以显影,让我们看到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正在向什么方向演变.在这个意义上,慧瑜关注的从来不是对某一部影视作品的艺术分析,而是以理论的高度穿透当下中国的现实,以历史的视野关注文艺最前沿的作品与现象,这样他所做的分析便不是泛泛的无根之谈,而是以他的全部学识为根基,对当前中国及其文艺的研究与判断.当然慧瑜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在他学术生涯的早期,他似乎更关注理论与历史研究,较少涉及当前中国的文艺问题,我还记得,在读书时,他关于《资本论》文本分析的一篇文章曾得到不少师友的赞誉,而他的博士论文《视觉现代性——20世纪中国的主体呈现》,以“视觉的现代性”为核心,讨论了不少理论与历史问题,其中关于鲁迅“幻灯片事件”、瞿秋白《多余的话》、丁玲《在医院中》的分析颇为精到,让我们看到他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他对启蒙、革命、中国主体的多重性等做出了新的阐释,探讨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独特经验对当下中国的重要意义.

从2014年开始,慧瑜开始在皮村文学小组讲课,每周一次.他周日晚上到达那里,给爱好文学的工友们讲课,他主要讲的是文学史和经典作品, 并对工友们文章进行点评.他乐此不疲,每周来往奔波着,与工友之间建立起了密切的精神上的联系,他说在他们身上看到了纯朴的精神和对文学发自内心的热爱,这是他在主流文学或学术界所看不到的,在这个过程中他感觉也收获了很多.2015年,慧瑜出国访学,他在文学小组的课也停了,他找了不少朋友接替他去上课,我也去那里讲过一次,但是其他人都不像他那么长久.他在美国的时候,我在文学小组的微信群里看到不少工友对他的怀念,以及他隔洋与他们的互动,那些深情而纯朴的话语,让人感到是那么珍贵.回国后,慧瑜继续到文学小组讲课,在那之后不久,文学小组突然一下子火了,因为出了一个范雨素.范雨素的文章《我是范雨素》在微信朋友圈上成为热门,范雨素一下也成为了诸多媒体争逐的对象,作为文学小组的辅导老师,慧瑜也一下成为了热门人物,关于他的采访、报道突然多了,慧瑜成为了范雨素事件的一个重要解释者,参与了范雨素事件的整个过程.那几天,我看到慧瑜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上,有时深夜给他打电话,他说还在写稿子,让我很担心他的身体是否能吃得消.范雨素事件之后,第一次文学小组的活动,慧瑜约我跟他一起去,我一口就答应了.那天当我打车到达皮村的时候,慧瑜正和文学小组的几个同学吃晚饭,在打工文化博物馆入口右侧狭窄的过道中,一张破旧的桌子上,散乱地摆放着几个菜,慧瑜和他们边吃边聊,此时范雨素已经躲了起来,媒体关注的热潮还未消退,文学小组的活动便成为了焦点,不断有人过来询问活动什么时候开始,想要报名参加,慧瑜耐心地告诉他们时间、地点.等时间快到了,我跟慧瑜一起来到另一个院子里,在那间简陋的教室里,慧瑜简要回顾了范雨素文章发表以来的媒体报道,又带领学员细读《我是范雨素》,阅读一段,分析一段,讨论一段,会场上氛围很活跃,不停地有人插话,不时爆发出欢快的笑声.慧瑜的态度始终是安静的,不因为处于风暴的中心而有所变化,面对媒体的追问,他始终不卑不亢,诚恳,自然,亲切,一切都是他平时的样子.那天文学小组的活动结束后,又有不少人来采访,我等了一会儿,才跟慧瑜一起坐上皮村送我们去坐地铁的面包车上.坐在地铁上,我们才有机会坐下来聊聊,我询问他这几天在风暴中心的感受,他说没想到一下子成为了网红,感觉有点累.那天我们默默地坐在地铁上,也没有多说什么,地铁到了站,我们也就分别回家了.

很多人因为范雨素事件而知道了慧瑜,慧瑜的追求体现在这个事件里面,但又不止于此,他有着更大的追求,在我的认识里面,慧瑜对当代文化的主流是不满的,他在积极地探求着另外一条道路,也就是工农知识分子化和知识分子工农化的道路,他之所以花那么大的力气去文学小组讲课,其实蕴含着这样内在追求,这不是打破劳动分工意义上的,而是带着他对世界的全部认知与价值判断所寻找的一种出路.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世界在飞速地发展、变动,很多方面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认知与想象,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图景却越来越不清晰了,美国不是原来的美国了,欧洲也不是原来的欧洲了,中国也不是原来的中国了,我们该往哪里走呢?在我们国内,老工人,新工人,种种新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未来的发展在哪里?在一个大时代,很多人都陷入了沉思,慧瑜带着种种精神上的困惑和疑问,来到了皮村,他以一个知识分子的敏感和问题意识在这里寻找着,探索着,他倾听着新工人的心声,和他们一起探寻着未来的出路,这是关乎中国未来的一种出路,也是关乎世界未来的出路.也许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探寻方向,我们的根深深扎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化土壤里,却回望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的传统中国和革命中国,眺望着在眼前渐次展开的21世纪的风景,在其中承担起承前启后的重要使命,我想在慧瑜身上所体现出来,正是这样的使命感,他探索的方向将为我们带来更多可以展开的命题,不断鼓舞着同行者,也不断启迪着后来人,我相信,伴随着慧瑜的成长,他一定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思想成果,以及更清晰的道路,在未来的时代指引着方向,标识着我们这一代人探索的道路.我想等我们这一代人终于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的时候,慧瑜一定可以笑着回顾自己所走过的路,这是一个时代先行者和前行者的微笑,“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作者单位:《文艺报》新闻部)

这一代人的使命论文参考资料:

本文结束语,本文是大学硕士与这一代人的使命本科这一代人的使命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我们这一代人和张慧瑜和使命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