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学生观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跟近十年我国学生观的回顾和展望基于中国知网(2006年-2019年)文献分析方面专升本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学生观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3-12-26

《近十年我国学生观的回顾和展望基于中国知网(2006年-2019年)文献分析》

该文是学生观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和中国知网和回顾与展望和学生观有关论文例文。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引起了我国对学生观研究的广泛关注.一方面,本文分析了我国学生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便把握学生观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对我国学生观研究的内容进行回顾,反思我国学生观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关键词近十年学生观回顾展望

近年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学生观研究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近十年“学生观”的回顾和展望,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1 近十年我国学生观研究的阶段性特征

本文以“学生观”为关键字,限定时间范围是2006 年-2016 年,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搜索,近10 年来我国学生观研究文献数量具体情况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6-2007年,对于学生观研究的关注度是持续飙升,到2007 年达到了学生观研究的顶峰,其原因可能是2001 年2 月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提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的推动作用.第二阶段从2008-2010 年,对学生观的关注度也是呈上升趋势,可能的原因是2007 年10 月在党的十七大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出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第三阶段从2011-2016 年,对学生观的关注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其可能的原因是:一、教育领域研究的新话题很多,“学生观”的研究由热门话题变成冷门话题.二、随着时间的发展,“学生观”研究难度也会变大.

2 近十年我国学生观研究的回顾

“学生观”实践研究主要指“学生观”在不同教育领域的实践展现,主要包括对“学生观”反思的研究、对“学生观”重建的研究、对“学生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研究等方面.

2.1 对学生观的反思研究

马健(2009)认为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很多对学生的错误认识,主要有:忽视学生的生命性、忽视学生的生活性、忽视学生的发展性、忽视学生的差异性.[1]陈立群(2010)认为长期以来学生被当做机器、没有生命的物体、未长大的人.[2]董树梅(2013)认为不平等的师生关系、简单化的教育方式、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教师消极学生观的体现.[3]郑灿河(2009)认为学生不是小皇帝,学生不是一条龙,学生不是满足利欲的工具.[4]饶跃进(2010)认为学生观研究经历了从“机器”走向“生命”,从“抽象人”走向“具体人”,从“预成”的人走向“生成”的人,从片面的人走向整体的人,从“”走向“”的转变.[5]陈岸涛(2010)认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树立社会化的育人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的师生关系.[6]2.2 对学生观的重建研究

陈立群(2010)认为长期以来学生被当做机器、没有生命的物体、未长大的人,进而提出了他是人,他是孩子,他是学生的观点.[7]赵小荣(2005)认为后现代教育理论,比如时钟论、白板说、理性论是存在缺陷的,并对此提出了批判,进而针对批判,提出了现代学生观的重建.[8]许文果(2007)认为人们对赫尔巴特的学生观存在误解,认为要匡正教育弊端,提出“权威与爱并行的管理论”,对学生“管”“教”齐驱,“尊重”为先,压制与放任之间要平衡.[9]胡亦丹、吕艳和周忠晓(2010)认为学生是持续不断发展的个体,学生是独特性的人,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多元评价学生,对学生因材施教.[10]教师要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给予学生人文关怀,面向全体学生,并注重学生差异,进行因材施教.3 近十年我国学生观研究的展望

本文主要从“学生观”的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分析了近10 年我国学生观的研究情况,通过对近10 年我国“学生观”研究的分析和思考,存在以下问题:研究方法过于单调,研究角度过于狭窄、过于注重理论层面的研究,忽视实践教学、思考的程度比较肤浅,只停留在表面.针对近10 年我国“学生观”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展望.

3.1 重视多种研究方法的应用,注重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传统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大部分是以纯思辨为主,关注理论层面的研究.在实践中,要尝试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得出新的研究成果.比如,我们可以用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田野调查法等实证研究,分析学生的表现和行为,全面地了解学生,通过获得真实存在的数据,综合分析和理解,可以得出科学的有信服力的结论.

3.2 深入教学实践,注重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相结合

对于学生观的研究,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而且还要关注实践层面的研究.只关注理论层面就好像是“纸上谈兵”,起不到多大用处,理论都是为了实践服务的.从实际出发,了解实践过程中的学生观,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注重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结合,做到及时反馈,要反思实践过程中学生观的有效性、可操作性、遇到的困难,想出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新课程背景下,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发展,也要考虑到学生是“整体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更多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去思考和构建新型学生观.

3.3 丰富研究角度,构建正确的学生观

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多视角去研究学生观,突破传统学生观围墙.我们不仅可以从哲学和心理学角度去进行研究,我们还可以从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文艺学、管理学等方面去研究学生观,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大胆地探索新的领域,努力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教育领域对学生的认识有了深入改变,但是面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老师们往往感到困惑不解,比如面对学生的“生命性”、“生成性”、“整体性”,教师既要考虑到学生的权益又要维护自身的权益,往往表现出矛盾的心理.作为新型教师,要反思现行“学生观”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在面对难处理的棘手问题时,还是可以找到正确的处理办法.这种思考是非常必要的,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努力构建正确的学生观.

参考文献

[1] 马健.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J].教育与职业,2009(32):191-192.

[2] 陈立群.人—孩子—学生———我的学生观之逻辑起点[J].人民教育,2010(19):12-14.

[3] 董树梅.以积极教育理念引领教师优化学生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6):3-5.

[4] 郑灿河.几点经验性学生观[J].中国教育学刊,2009(12):74.

[5] 饶跃进.近年来我国学生观研究的述评[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5):40-43.

[6] 陈岸涛.马克思人的本质论对教师构建学生观的启迪[J].教学与管理,2010(33):6-7.

[7] 陈立群.人—孩子—学生———我的学生观之逻辑起点[J].人民教育,2010(19):12-14.

[8] 赵小荣.学生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对教学的启示[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

[9] 许文果.在压制与放任之间———从赫尔巴特的“管理论”再探其“学生观”[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09-113,160.

[10] 胡亦丹,吕艳,周忠晓.新课程背景下科学学生观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4):55-56.

编辑李前锋

学生观论文参考资料:

医学生就业论文

医学生毕业论文

我的教师观论文

学生论文

科学观论文

学生管理系统论文

归纳上文,这篇文章为一篇大学硕士与学生观本科学生观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中国知网和回顾与展望和学生观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