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心血管病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和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干预对老龄心血管病患者功能性体适能的影响类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心血管病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4-21

《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干预对老龄心血管病患者功能性体适能的影响》

该文是关于心血管病参考文献格式范文与体适能和心血管病和老龄相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黄丽儿

摘 要目的:探讨积极开展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干预对于心血管病患者功能性体适能的作用和效果.方法:2015年6月~2016年6月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龄心血管疾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出院宣教;研究组在常规出院宣教基础上予以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干预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性体适能相关指标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平衡性/灵活性、有氧耐力、上肢肌力、下肢肌力等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上肢柔韧度、下肢柔韧度改善均不明显(P>0.05).结论: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积极开展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性体适能,有效促进预后.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运动干预;功能性体适能;效果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7.11.070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心血管老龄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有效促进患者的预后,不仅需要积极开展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还必须辅以针对性的护理[1].既往护理工作中,往往忽视患者出院后以及医院-家庭过渡期的护理工作,效果不够理想.功能性体适能主要为机体能够安全且独立地完成正常的身体活动,其主要指标为平衡素质、柔软度以及肌肉功能和身体心肺耐力等[2],是临床研究中科学衡量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3].我院积极开展研究,探索分析实施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干预对心血管病患者功能性体适能的作用和效果,取得了有价值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龄心血管疾病患者70例,其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60~82岁,平均(76.50&plun;5.50)岁.病程1~21年,平均(11.50&plun;3.60)年.疾病类型:高血压病12例,心律失常18例,心绞痛10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心力衰竭18例.患者住院时间均为10 d及以上,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均在60分以上;临床状况均为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均稳定.已排除并发有运动禁忌证患者以及骨关节炎患者;同时排除预计生存时间不足1年患者.将7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方式出院宣教[4];研究组则同时实施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干预,主要包含以下方面:(1)组织引导[5].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组建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干预小组,由资深护理人员任组长,积极为患者进行运动健康指导,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系统性地介绍实施规律运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科学性,有效做好患者的心理引导,引导其自觉坚持运动,学会运动训练的自我监测.(2)为患者准备计步器并教会其使用方法.引导患者注意坚持每日规律运动,认真填写运动训练自我监测日记.(3)关节操练习[6].按照“25式关节保健操”进行改编,共有14节,第1、2节是坐位运动,锻炼重点为下肢肌肉力量及关节活动度;第3~14节是站立运动,锻炼重点为全身关节及相关肌肉群.由小组成员录制好标准的运动关节操,时间为10 min左右,将其刻录成光盘,分发给患者,积极联系患者家属,有效做好患者在家中的关节操练习监督指导.关节操训练为每日4次.患者在开展相关训练的过程中,要按照运动强度以及耐受力情况等,适当调节合适自己的频率以及强度.(4)步行训练[7].按照患者接受检测的6 min步行运动试验结果,制定好首次步行的持续时间,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每次适当增加5~15 min,最终实现每天步行30~40 min,每周实现5次及以上步行训练.具体训练时间以及强度等,可以由患者本人自行控制,由其家属进行监督.上述相关训练项目,所有患者均严格执行12周(3个月)后再参与观察检测.(5)跟进指导.积极采取入户随访.电话随访以及微信随访等多种方式,跟进患者执行上述关节操练习以及步行训练的情况.主要了解患者的锻炼依从性以及坚持情况,明确其是否严格按照要求实施相关锻炼和练习.针对患者的具体表现进行科学评价,肯定其做得较好的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指出其具体的不恰当之处,并进行纠正和指导.跟进指导过程中,积极对患者实施持续的教育引导,进一步要求患者学习实施运动干预对其康复的促进价值,进一步提升其锻炼依从性.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功能性体适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平衡性/灵活性、上肢柔韧度(患者的肩膀尽可能做到平直伸展)、下肢柔韧度(引导其保持座椅体位体,身体前伸,用中指触摸自己的脚趾)以及下肢肌力(在30 s内连续坐下和起立的数量)、上肢肌力(在30 s内连续伸屈臂动作的数量)、有氧耐力(在6 min内持续性步行的距离)6项指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等于0.05.

2结果(表1)

表1两组干预前后功能性体适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比较(x&plun;s)

组别例数

平衡性/灵活性(s)干预前干预后

上肢柔韧度(cm)干预前干预后

下肢柔韧度(cm)干预前干预后

对照组359.69&plun;0.749.56&plun;0.6318.63&plun;1.9818.66&plun;1.87-10.03&plun;1.92-9.86&plun;1.93

研究组359.68&plun;0.539.13&plun;0.4419.12&plun;1.8818.83&plun;1.72-10.12&plun;1.83-9.84&plun;2.05

组别例数

有氧耐力(m)干预前干预后

上肢肌力(次)干预前干预后

下肢肌力(次)干预前干预后

对照组35337.88&plun;12.31338.82&plun;11.8915.56&plun;O.8015.61&plun;0.8010.85&plun;0.7511.35&plun;0.67

研究组35336.73&plun;11.34349.99&plun;12.0715.51&plun;0.7516.93&plun;0.7610.73&plun;0.7212.55&plun;0.64

注:两组干预前后平衡性/灵活性、上肢柔韧度、下肢柔韧度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上肢柔韧度、下肢柔韧度改善均不明显(P>0.05);两组干预前后平衡性/灵活性、有氧耐力、上肢肌力、下肢肌力变化情况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老年属于生命过程中相关器官逐步走向老化以及生理功能逐步走向衰退的阶段,针对老年群体而言,其不可避免地存在功能衰退、功能储备减少并伴发多种类型老年疾病等.如果不经常实施相关运动以及活动,则可能加快丧失活动能力.老年群体中,大部分因病住院治疗,则更加容易造成其日常活动能力以及功能能力下降.而实施过度性活动以及运动,则可能由于疲劳无法较快恢复,而造成患者卧床时间延长以及轻度软组织损伤,限制了患者的康复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医院-家庭过渡期是一个时间概念,主要为患者接受相关治疗出院后的3个月(12周)[8].在这一期间实施的由护士为主导、以患者为中心、以护理方案为标准开展规范护理,则属于过渡期护理.心血管患者若脱离了不经常性的运动,则将限制其功能性体适能,从而严重影响其身体素质.该类患者尤其是老龄患者一般都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卧床治疗以及修养等,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性体适能.较大比例的患者不愿意运动,而部分患者可能因为没有得到针对性的科学指导,盲目自行实施运动锻炼,可能锻炼强度以及时间不达标,部分甚至盲目追求效果而过度运动,则可能造成明显的软组织损伤.所以,要对患者这期间的相关运动情况进行适当的干预和引导.实践研究认为,运动干预效果需经历一定的周期才能实现,因此,对运动的依从性是保证运动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在积极实施运动干预的同时,应通过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监测能力,同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为患者设计制作相关的运动训练自我监测日记,引导患者自行记录运动情况以及相关不良反应,帮助其纠正不良行为,或者在锻炼过程中使用计步器,以有效提高锻炼兴趣.

在实施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运动的安全性.实施训练的同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重视运动可能造成的肌肉损伤以及骨骼相关疾病的预防工作.医护人员要注意大幅度运动可能造成的心脏相关突发事件的风险性.所以,必须始终坚持循序渐进,一切要注重患者的切身感受.本研究中所执行的运动方案,主要为柔韧性运动、抗阻运动和耐力运动;在具体的运动方式方面,主要是关节操训练和步行训练.临床研究认为,通过有效开展关节操训练,能够改善及提升患者的平衡性和柔韧性,而步行训练则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有氧耐力、上肢肌力、下肢肌力等.本研究两组干预后,平衡性/灵活性、有氧耐力、上肢肌力、下肢肌力等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研究组明显性优于对照组.证明了实施过渡期运动干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上肢柔韧度、下肢柔韧度改善均不明显,则可能身体机能退化所导致.机体柔韧性的有效提升,可以有效预防跌倒以及外伤的可能,通过躯体以及四肢的有效伸展、屈曲进而旋转活动,实现锻炼的效果.但是,如何在实施改良关节操中有效强化以及增加柔韧性相关动作训练,还需要在继续研究中深入实施.

参考文献

[1]李雪玉,李榕彬,王爽,等.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干预对高龄心血管病患者功能性体适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6):650-655.

[2]李雪玉,崔蓉,李宏伟,等.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出院后体力活动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7):773-777.

[3]RobertM.Malina.生长发育与体力活动运动表现及体适能关系研究的10大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0):43-57.

[4]张腾飞,刘欢,舒永梅,等.有氧运动结合力量训练对中老年女性握力及功能性体适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12):1243-1247.

[5]方沙沙,宋永香,江超,等.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干预对心血管病患者功能性体适能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1):70-71.

[6]黄雪梅,黄远霞,黄日花.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延续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病人功能性体适能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14(8):813-815.

[7]陈晓春.运动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功能性体适能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5):149-151.

[8]李裕全,程艳.运动和停止运动对健康老年男性功能性体适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0):5713-5715.

(收稿日期:2017-02-08)

(本文编辑陈景景)

心血管病论文参考资料: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订阅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上文总结:此文是大学硕士与心血管病本科心血管病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体适能和心血管病和老龄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