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有关减负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跟为何学校减负,家长却在增负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减负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1-17

《为何学校减负,家长却在增负》

该文是有关减负毕业论文怎么写跟减负和家长和学校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今年,各地教育部门减负新规频频出台:江苏省发布最严“减负令”,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作业;浙江省“减负令”明确,除延迟到校时间外,部分地区还试行“中学生做功课,至晚上10 点可以选择不做”“小学生做功课,至晚上9 点可以不做”……

然而,这些新政并没有得到一片叫好声.除了质疑治标不治本的痼疾外,人们还开始反思减负本身的合理性.许多家长叫苦,为了孩子,他们越来越“疯癫”了:陪写作业鸡飞狗跳;家庭收入的一半,用来报校外培训班;月薪3 万元,撑不过一个暑假……为何学校越来越松,家长却越来越“疯”?

“现在的学校太会甩锅了”,成为家长们的吐槽金句

开学第一天,江苏省南京市公务员黄颖发了一条朋友圈:“又开学了,但愿母慈子孝的模式一直在线.”令她“心寒”的是,评论里一片“不可能”“不可能”.

愈演愈烈的“报班热”,越来越长的补课账单,让置身事外的人们感到匪夷所思.

5 年前,湖北省武汉市的徐女士,因为给5 岁半的儿子报了17 个辅导班、花费12 万元,而成为全国知名的“着急妈妈”.时至今日,“一周节辅导课,每周休息半天”“家庭收入的一半给孩子补课”等情况,早已席卷全国.

“家长有种病,自己觉得是奋斗,别人觉得是中邪.”江苏省南京市一位家长感慨,生孩子前看见这种新闻都觉得“这是疯了吧”,等我生了娃,才发现我迟早要置身其中.

“大老爷们”在上班时间,讨论小学孩子的奥数题;另外“半边天”呼朋唤友,在微信群里秒杀“原版教材”和性价比最高的打印机;孩子放学后,一群爷爷奶奶负责去课外班占座,另一群爸爸妈妈马不停蹄带着娃和外卖奔向教室……

凡此种种现象,已成为目前众多有娃一族十分标准而又波澜不惊的生活常态.

与此同时,“现在的老师太好当了”“现在的学校太会甩锅了”,则成为家长们的吐槽金句.

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陪伴孩子学习……有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上三年级时,一学期才用了不到两个生字本.孩子的拼音、书写掌握得远不如自己当年,期末还得自己打印资料供孩子复习.

教育专家认为,细究这样的“金句”,还是要搞明白家长究竟在抱怨什么?家长不是对老师有意见,而是对家庭教育与校内教育的“错位”有意见,对教师的专业教育活动向家长转移有意见,对家庭教育职责的无限放大有意见.

各地的减负令,从某些方面严格地限制了学校老师的能动性.一二年级不能留书面作业,不能排名,否则将可能被家长投诉.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学四年级的某班,就因一名老教师让孩子写作业被家长告到教委,事后即便全班其他所有家长挽留,该名“负责任”的老教师仍被迫离开原有的教学岗位……

公立教育低保化,农村教育边缘化,教育资本化

在减负的大背景之下,校内不留作业,校外补;校内不分班,校外分;校内不考,校外考;校内不竞赛,校外大比拼……

所有校内因减负放弃的“阵地”与“跑道”,现在已经由校外全面接管,导致辅导教学喧宾夺主现象愈演愈烈.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地出台花样繁多的减负政策,换来的却是家长越来越冷漠的反应,甚至是“请不要再给我的孩子减负”的控诉.

一是公立教育低保化.“要择校,到民校”“初中不进民办,大学就进民办”,公办教育在某些教育市场比较成熟乃至过热的地区,正在呈现出一种“低保化”的趋势.曾担任校长与教育局局长多年的吴晓茅说:公办学校越是对减负政策执行到位,其结果越是令人尴尬.

根据2017 年江苏省南京市初中名校中考平均分排名,排行榜前9 名中7 所是民办学校;两所公办学校中,南京外国语学校是唯一一个可以跨区域掐尖招生的特殊公办学校,南京树人学校则刚刚由民办学校转为公办学校.

“很多薄弱的公办初中,连中考全市平均分都达不到,办学质量不高,导致学校对家长和学生更没有吸引力,生源困难,形成恶性循环.”吴晓茅说.

“公办省钱,民办省心”也逐步化为泡影,补课正在成为公立学校不能满足家长需求时候的刚需.南京市的学生家长陈先生,买了学区房把孩子送进了公办小学,上到二年级就后悔了:“每天下午两三点就放学,作业很少,不能排名.学校因为强调素质教育而限制的东西,家长都得通过校外‘烧钱’弥补回来.”

二是农村教育边缘化.当城市家庭为了下一代的未来不断用“烧钱”的方式“增负”时,乡村教育正在放任自流.

2018 年春节期间,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的公务员韩飞,在回老家山东枣庄时写的一篇《乡村青少年的未来被“吃鸡农药”重重围困》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该文说,“除了睡觉,哪怕吃饭、上厕所、走路,村里的青少年手中也往往横着手机.聊起游戏,他们不由眉飞色舞;谈起别的,则‘兴趣缺缺’,甚至压根就不答话.”

韩飞与这些孩子的家长交谈,“当我谈起未来两个字,他们往往自嘲自讽地一笑,‘农村人谈什么未来,中学毕业出去打工就是了’.”

三是教育资本化.不少家长坦言,小升初不考试,但优质初中却是稀缺资源.当“竞争跑道”不再清晰,从校内转移到了校外,方法上也从“短跑”“竞速”升级到“花样赛”“障碍赛”“马拉松”,家长在课外辅导班花费不菲、学生疲于奔命的状况只能更胜从前.

正是由于公办教育不断减、不断退,唯恐孩子掉队的家长们才会陷入“军备竞赛”,资本成为教育的主宰.

减负不能减责任、减质量、减求知欲

为什么人们一边盼着减负,一边又害怕减负?仔细分析,当你害怕减负时你怕的是什么——怕的是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怕的是我减负了,别人不减负;怕的是减负减负,减成废物;更怕减负变成减责,衍生出更多“潜规则”.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期间的记者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减负”概念:什么叫负担?指的是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超出教学大纲、额外增加的这一部分.在这个以内的,叫做课业、学业,叫做必须付出的努力.

教育专家认为,尽管社会上已经出现了“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的呼声,但本质上,减负的方向是正确的,回归教育本质的战略是正确的.关键在于,人们呼唤的是真正的减负,不能减责任、不能减质量,更不能打着减负的旗号夹带私货,同时还要尽快提质、均衡,才有可能让学生在应付考试之余,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更全面的“人”.

减负不能偷换概念.求知欲不是负担,正常的竞争不是负担,老师和教育部门的责任不是负担.

《拼娃: 学霸世家谈教育》一书的作者张捷认为,资源稀缺必然需要竞争,而减负是减不掉这个竞争的.没有了公开的公平的竞争,潜规则就会横行.

吴晓茅认为,我们制定的很多政策过于理想化,与现实脱节,才会招致抨击.“优质均衡的基础未能达成之前,广泛被群众认可的公平即统一考试如果被剥夺了,那权、钱的寻租空间就必然出现,草根阶层的被剥夺感、不公平感就会产生.”

回顾初心,减负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削弱教育,而恰恰是为了给予家庭更多的个性选择空间,去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创新能力,解决高分低能.然而,对很多家长而言,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多学几项技能.

应试教育的现实与家长主动增负,说浅了是种“剧场效应”,是三人成虎的焦虑感;更深层次看,是民众对更好教育服务的追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长期不平衡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而补课乱象、学生负担重等都只是表象.

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在今年期间引用古诗,用“一山放过一山拦”形容几十年喊减负,负担却越来越重的“死结”.

现实中,教育系统关乎基本民生,情况又错综复杂,改革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当学生、家长、社会等真的减了负担,老师、学校、教育官员就势必增加了义务与责任.

减负论文参考资料:

归纳总结:本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减负和家长和学校方面的减负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减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