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传统文化相关论文范本 与新媒体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传统文化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1-13

《新媒体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

该文是关于传统文化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跟传统文化和新媒体和助力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新媒体的使用日渐频繁和广泛,环境的变化给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新媒体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创新,让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瑰宝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关键词 新媒体;传统文化;传播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4-0034-02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特有文化.由于受到各个时代传播技术的限制,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表现出不一样的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高度发达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成为了人们最常用的新的信息传播和存储工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7.53亿,占上网人群的97.5%.网络的高度发展,使得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载体和传播方式,必须要适应时展,才能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1 新媒体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形式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正在发生本质的飞跃,文化的传播形式变得丰富多元,必须要善于利用这些新形式,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播.

1)文化典籍的数字化存储.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图书文献的保存和继承,以往主要依靠纸质书籍等方式加以记录.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数据库成为文献收集、存储、加工和传播的主要场所,所有的文献资料都可以转化成为编码形式存储在计算机内,再通过计算机进行归类、加工和管理,形成海量的信息库.目前使用最多的是“中国基本古籍库”,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最全的文献典籍总汇.文化典籍的数字化存储可以很好地助力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承,一方面它可以汇集海量化信息,是传统图书馆的延续,另一方面它具有快速检索和查询的功能,为文化消费群体研究和学习历史文化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

2)文化作品的影像化传播.科技进步也为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文化产品传承和推广,提供了技术条件.

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可以轻松实现一些文化产品的数字化、高保真存储,比如说,可以制成DVD、VCD的形式,文化消费者不仅可以在这些影像资料中欣赏到凝聚了古代人智慧结晶的各种石雕、绘画、书面、手工艺制品等,也可以看到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舞蹈、音乐、戏曲等.

另一方面,随着直播技术的成熟,网络直播这一新的传播形式也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助推器.用实时直播的形式既可以全面真实地展现各种传统文化产品,又能够激发受众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获得很好的传播效果.比如说,今年6月4日至6月9日期间,恭王府博物馆联合多家单位,推出2018“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就积极联合各大网络直播平台如千帆直播、KK直播、秀色直播等进行直播,仅仅前三天网络直播的点击量就已超过了2.800万次.而在2017年恭王府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中,现场共展出服饰400余套,观众近4.000人,而各网络平台观看受众超2.000万人,传播范围和效果远远超出了现场.

可以说,传统文化作品的影像化传播,弥补了声乐艺术和表演艺术不能再现的遗憾,使得文化消费者可以突破空间的桎梏,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网络或者计算机收看,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更便捷的条件.

3)艺术栏目的传导性传播.电视网络的发展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现在电视也实现了网络化收看,一批优秀的电视艺术栏目就很好地向大众展示了传统文化.以安徽演艺集团与中国电信安徽分公司联合打造的iTV“有戏安徽”专区为例,2017年9月22日上线当天,首次同步直播大型黄梅清唱剧《红梅赞》.当日,25.565名用户通过电视或手机端收看演出,是安徽大剧院现场观众的16倍.其中,通过电视端收看直播的用户为17.191户,占比67%;通过手机端收看直播的用户为8.374户,占比33%.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精心制作的电视艺术栏目,说《百家讲坛》《国宝档案》、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等,都很好地通过电视和网络,向受众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此外,一些尊重历史以及根据古代名著拍摄的影视剧,也很好地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可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文化的艺术形态、表现方式,特别是传播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最重要的问题是观众流失、受众不足,有效提升传统文化传播受众面,关键在于运用新技术进行推广.而借助于网络和电视精心编排的节目,观众可以直观真实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大众媒体的传导性传播,既解决了受众不足的问题,又弥补了传统文化有时形式晦涩,不易传播的缺陷.

4)传统文化的圈层传播.互联网的进步使得网络人群的交往便捷而频繁,形成了一个个网络群体,当网民因为某一个话题、事件自觉形成一个群体时,就会出现网络圈层传播.虽然说网络群体的形成具有随意性和自由性,凝聚性较弱,缺乏约束性,很容易消解但是却具有极大的感染性.群、微信公众号、微信群、论坛上的固定板块等,都可以成为固定的圈层.而在网络上,有不少以传统文化为共同议题组成的群体,如京剧爱好群、诗词歌赋群等,这些群层的存在,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也起了巨大的作用.

5)计算机网络的互动传播.网络传播的特点之一就是主动性强,在传播的过程中,受众与媒体之间,受众与受众之间相互作用,受众既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又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受众既可以通过媒体获取信息,又可以通过媒体发布信息.这种互动式传播给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要求,那就是文化传播需要兼顾大众和个性化双重需求,既要满足大众的兴趣,也要满足小众的口味,这就使得传统文化的形式、内容表现出空前的丰富.以2017年创办的传统文化网络平台——“有戏安徽”专区为例,这个平台已经覆盖安徽省超过500万家庭用户和近百万手机用户,除了通过现场直播、视频点播等方式传播安徽省传统戏曲,为受众提供票务订购、信息查询等多种服务外,还搭建起一个和戏迷直接交流对话的平台,并通过、点赞、分享、名家对话等形式,与用户加强互动交流,收集观众对戏曲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戏曲创作者会根据观众意见,有针对性地改进创作,从而推出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戏曲的种类和数量.

2 新媒体时代的传统文化内容创新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广泛运用,给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多种新的形式和渠道,反过来,这些新的传播形式对于传统文化的内容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内容通俗化.网络受众广泛,为了满足大部分公众的需求,要求传统文化必须走下神坛,以通俗的姿态传播,让大众既能读得懂,也爱读.首先,电视和网络平台上涌现出了一批通俗易懂的传统文化节目,比如说2017年第四季度由央视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在公众中口碑爆棚,开播仅六期,相关视频播放量突破1.5亿.还有2017年年初的《中国诗词大会》,也引发了收视的热潮,这一批节目,都以传统文化作品为素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深受受众喜爱,让积淀的中华传统文化再次迸发出璀璨的光芒.其次,还涌现出了一批有古代背景的电视剧,让人们在欣赏电视剧情的同时,也能了解古代的传统文化.还有一些对古代典籍、故事的现代式演绎,如《三字经》《弟子规》,以及对古代典籍的解读等.

一句话总结,传统文化内容在网络化传播的语境中,既兼具传统文化的内在品质和历史感,又兼具网络传播的外在模式和现代感,这种通俗化的输出模式,获得了受众的广泛认同.

2)网络化运用.传统文化除了在网络上传播,还渗透到现代文学中,诞生出一批新的文学形式和文学题材.比如说风靡一时的穿越小说,就是在古代环境中换上现代人的思维,演绎了一场场故事.“穿越小说是一种基于对传统文化理解的历史重构,体现了一种对传统文化当下意义的强调.”这些新的文学题材和文学形式在网上传播后,也受到了大众的欢迎.此外,在很多大型网络游戏和手机游戏中,也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比如说《天龙八部》《仙剑情缘》这些游戏中,玩家不但可以体验中国古典武侠文化,还可以看到独具特色的中国服饰,欣赏古典音乐.

3 结束语

网络和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了新的形式,必须要充分利用好网络的优势,让传统文化这一历史瑰宝不断弘扬传承,让中华文明可以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宋楠.浅谈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6-47.

[2]廖礼平.中国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J].哲学世界,2010(12):38-42.

作者简介:许 晖,安徽广播电视台.

传统文化论文参考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关于传统文化的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

汇总:该文是关于传统文化和新媒体和助力方面的传统文化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传统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