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基本内容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和楚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大学精神塑造的关系探析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基本内容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2-01

《楚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大学精神塑造的关系探析》

本文是关于基本内容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大学精神和楚文化和关系探析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史苗苗

(长江大学 工程技术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0)

摘 要:大学精神的缺失需要批判地继承和弘扬楚文化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研究楚文化的基本内容,探讨大学精神的核心要义,把楚文化融入到大学精神之中,对大学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楚文化;内容;大学精神塑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5-0223-02

所谓大学精神,应该是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而非在中国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必须植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楚文化,楚国八百年历史,楚文化精彩绝伦,是中华文化中的南支,影响深远.

一、楚文化的基本内容

楚人的科学、哲学、教育、历史、语言、文学、艺术以及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素质等,都是独辟蹊径、自成体系的.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屈原精神

楚文化中爱国主义的代表是屈原,屈原的爱国思想由始至终,自幼年就立志效力楚国,为楚国发展贡献其毕生智慧,尽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仍不改其志.《橘颂》赞言:橘树“生南国兮”“受命不迁”“深固难徙”,这样拳拳的爱国之情,印在屈原的所有创作之中.屈原身上所体现出的深厚爱国之情在楚国励精图治、威震诸侯与遭谗被流放,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为念,“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精神构成楚文化中爱国主义的核心,成为楚文化最鲜明的写照,屈原的名字已成为一面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的战旗,感召着无数仁人志士.

(二)以“屈宋辞赋”为代表的浪漫主义

屈宋辞赋文学与艺术价值俱佳,是楚文化的支柱,以辉煌灿烂、壮丽惊奇举世瞩目,其中屈骚文学更是以“惊其文采,竞相仿效”独步海内外.楚文化的繁荣,以“屈宋辞赋”为代表,开创了浪漫主义先河.以“屈宋辞赋”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主要表现为以理想为魂,突出人、神互拟,人即神,神即人.屈原在《离骚》中描绘出游,“如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屈原可以令太阳神羲和为之驾车,令凤凰飞腾,与神无异,也可以说神化为人.这样的世界令人心驰神往,这个世界又如此亲切可人,因为,神已然是人.屈原所描绘的世界既让人感到神秘又让人心向往之,是理想之境,也是人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人性的褒扬,是人更好精神追求的体现.

(三)以自然为本位的道家思想

楚国哲学思想突出地表现为老庄道家思想,老庄不仅是楚国哲学思想的代表,也代表着我国古代哲学的最高水平.它归本自然,力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了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老子》开篇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世界的本原,这确立了以自然为本位的道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核心要义,以“道”为天地之“本根”,强调“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见,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体现了持续发展的自然循环过程,认为一切自然现象有其客观规律性,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自然本性的体现,而非体现某种意志,是对自然及其人自身认识的深化.

(四)“正负两立”和“以柔克刚”的生命力思想

文崇一先生称赞楚文化是继承中原文化又有厚重的本土特色的多元狂飙式的文化,有温情、有武力,敢与大国争雄,又勇于接受小邦文化.因此,这种博大胸襟让楚国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人民、土地和财富最多的国家.这不仅反映了楚国的成长之路,更体现了楚文化中蕴含着“正、负两立”和“以柔克刚”强大的生命力思想.楚人长期处于非夷非夏、亦夷亦夏的特殊境地.“无为则无不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这些极富生命力的辩证法思想成为楚人的共同价值遵循,楚文化胸怀博大,民族偏见淡薄,博采众长,成就自我,文化昌明.

(五)“念祖、忠君、爱国、恋乡、恤民”的尚武思想

楚文化中沉淀着浓厚的“念祖、忠君、爱国、恋乡、恤民”的尚武思想,这种思想在古代民族中常见,然楚人尤盛,翕然成风.楚人先民成长与强邻的夹缝中,在艰难创业求生存的过程中自觉与不自觉地形成了以民族利益至上的民族共存心理.《离骚》有云:“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屈原的诗句反映了楚文化中浓浓的对国、对祖、对乡、对民的深厚之情.在楚国平民中也有感人至深的爱国义行,吴克楚,入郢,昭王出逃,楚人“相率而为致勇之寇,皆方命,奋臂而为之斗.当此之时,无将,卒以行列之,各致其死,却吴兵,复楚地”.正是出于对君主、国土的发自内心的满腔热忱,天然流露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才有这千古炽热念祖、忠君、爱国之情,楚国才能在遭受屈辱之后再次复兴.

二、大学精神的基本内容

大学精神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是大学最富典型意义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特征,是大学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的主要体现,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大学生命的灵魂所在.

(一)求真求实

大学最大的目标就是求真求实,锻造坚实的本领.求真即坚持科学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实即做人做事讲求实证,踏踏实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求真求实就是真实,无妄.作为大学人,不仅是求学、求知、求善、求美,更应明白为什么,叩问内心.

(二)兼容并包

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长时,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理念,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在其人文精神,在其有批判性思想的包容性之博大.只有对不同学派、不同思想、不同理念的尊重和理解、接纳,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使大学成为智慧之地,学术繁荣.没有兼容并包,就谈不上大学求真求实、宽容的学术环境,持之有故的思想空间.这是推动大学成其为“大”的根本.

(三)独立人格

陈寅恪认为大学要义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人不立,何以立国.作为大学,精神要独立,首先要人格独立,不盲从,不被驱使,遵从内心,独立阐发.独立人格即指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有自我的人格,能独立地思考、判断与选择,内心坚定.有了独立人格,才会拥有坚定的理想,这样的生活才是值得过的生活.独立人格也早已成为大学人共同追求的精神标的,拥有独立人格的大学人也已成为一座座丰碑指引着今天的大学人.在今天独立人格日渐被物欲消解,保有一份独立,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实现,更是人性的一份可贵.作为大学,更应从大学精神乃至生命意义上去守望这份可贵,成为时代的担当.

(四)担当有为

到任何时候,大学都应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保持清醒和判断力,勇敢面对生活,直击社会问题,主动思考,承担责任.余英时先生在对“知识人”阐释中指出:“所谓‘知识人’,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个人私利之上的.”这正是大学精神应有之意.教育对受教育者而言,若干年后的意义更多则是受教育过程中所留下的精神,近代中国民族存亡之际,总有一批大学人为了国家的命运而抗争,这种担当,成就了民族,更成就了大学和大学人.大学人担当有为,社会才有希望,民族才有未来.

(五)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大学》的开篇言明大学之道,在至善.可见,高等教育的目的应是修己立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使社会不断向新向好.健全的人,不仅仅是知识之人,更应是君子之人,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大学应力求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使学生成为栋梁之材.

三、楚文化的基本内容与大学精神塑造的关系

大学之道的阐释影响着千年的中国教育,中华民族的教育之路在不断启发民智,张扬道德,追求至善中进步和发展.大学之大,关键是大学有文化、大学有精神.大学的使命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文化的传承、学术的研究,应培养独立人格,办有特色的一流大学,彰显大学精神.东西方的教育虽历经沧桑,却始终秉持求真求实、兼容并包、独立人格、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担当有为的大学精神,这种大学精神与楚文化的基本内容有高度的一致性.可见,大学精神自身承载着文化的功能与属性,是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应当把大学精神植根于楚文化之中,使楚文化得到传承、发展和创新,重塑大学精神.正如习总书记所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大学精神是大学人代代传承和发展的优秀文化,高度成熟并为大学师生共同认可,是大学的生命,大学精神具有文化的要义.同时,这种大学精神一经形成,会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辐射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社会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观念.环境塑造人,北大精神深刻影响着近代中华民族的命运.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功利化倾向的高等教育,日益跑偏的师生关系,都是对大学精神的拷问.多样化文化的冲突和多元社会思潮的交织,使得大学精神回归优秀传统的必要性凸显.在今天,大学精神的缺失,不仅是对大学师生精神世界的叩问,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在任何时候都应明确我们的文化之根,我们大学精神的精神之根,我们应该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民族文化的血脉中拓进,使民族文化与大学精神在现代相契合,这样才能塑造好当今的大学精神.

可见,大学精神塑造就要求在高校中有意识地通过传承和弘扬楚文化,让其中的爱国主义、浪漫的理想求索、自然之本思想、生命力意识与创造力思想融入到求真求实、兼容并包、独立人格、担当有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各方面,来彰显大学精神,发挥大学精神的魅力来教化大学人,使大学师生自觉接受、传承、创新大学精神,在接受中内化大学精神为价值理念,外化大学精神为行为规范,以提升自身的思想,并促进高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3.

[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刘献君.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基本内容论文参考资料:

论文内容提要范文

论文内容怎么写

论文开题报告内容

论文主要内容

论文内容

论文内容摘要

本文汇总,上述文章是关于对写作大学精神和楚文化和关系探析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基本内容本科毕业论文基本内容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