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有关工作室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跟名师网络工作室在线交流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工作室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3-08

《名师网络工作室在线交流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本文是关于工作室论文范文素材跟网络工作室和在线交流和策略类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摘 要:名师网络工作室在线交流存在着学员参与积极性不高、时间分配不合理、交流主题分布范围稀疏、学科特色差异明显、名师引领不佳等问题,对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论述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名师网络工作室;在线交流;教师群体;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8)05-0032-03

收稿日期:2018-01-10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沈蝴蝶(1987-),女,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代远程视角;张美霞(1992-),女,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代远程视角.

1工作室在线交流存在的问题

1.1成员积极性不高

名师网络工作室是在名师主导下,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团队,以师带徒为主要培养形式,共同开展基于线上和线下的学科研究、教改探索和教学磨练的实体与网络相结合的新型工作室,旨在培养一批学科名师,并依托网络充分发挥其在全省骨干教师培养、教学改革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目前浙江省工作室数量达647个,工作室成员有124 069人次,发布资源总量898 323篇,话题研讨共61 313篇,工作室访问量近五千万.学科带头人是工作室在线交流的主要参与者,名师与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与学科带头人之间在线交流,直接反映着该工作室的活跃度情况.然而在普高段各工作室在线交流中,普遍存在着工作室教师群体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1.1交流参与人数少,话题交流被沦落

工作室的存在无疑给更多不同区域、不同学科的教师提供了很好地在线交流的平台,然而在工作室各模块中,往往话题研修模块却最容易被忽视.截止2017年12月29日,普高段教育类各名师工作室访问量达21 620 857人次,发布文章149 938篇,资源183 673篇,名师课堂13 800节,教研活动2 401项,研修话题16 415条.普高段工作站100个名师工作室,共发布研修话题16 415条,平均每个工作室发布164条,每年每个工作室大约发布55条,在这100个工作室中低于平均发布话题数的有89个,该数值远远大于超过平均发布话题数的工作室.可见,工作室话题发布人数较少,参与人数不多,工作室成员不积极,在线交流不多.

1.1.2人员固定,来来回回还是你

对于那些参与工作室在线交流的学员中,还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不管是话题发布还是参与话题回复,人员就那几个人,无法带动更多人教师参与.以高中某一名师工作室为例,该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共30人,网络学员1 841人,发布话题227篇,除去相同主题相同作者后共225篇.其中在网络学员5人发布7条研修话题,在30名学科带头人21人发布218条,平均每人发布10条研修话题.在该工作室中,研修话题发布数最多有39条,最少0条.可见,该工作室研修话题模块参与人员固定,交流幅度较窄.

1.1.3“隐形”教师存在率高

每个名师工作室或多或少都存在“隐形”教师,这类教师在工作室中确确实实存在的,但是就是在工作室各项活动中其足迹无处可寻,不发文章,没有资源,不参与研修活动,不参加话题研修等,或是偶尔出现一次(可能按照日程安排,轮到自己,不得已出来发布一篇).这类教师的存在,直接影响工作室的在线交流.

1.1.4话题回复时间延长、滞留、等待

研修话题回复时间滞留是工作室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工作室研修话题的回复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话题回复率低,不少名师工作室教师发布话题后就很少再次问津,且对于同僚教师发布的话题很少进行话题回复,致使工作室整体话题回复率较低.二是话题回复等待,对于他人对自己发布话题的回复不进行二次回复,或是对他人发布的话题回复一次就不再进行深入交流,从而导致交流深度浅显化.

1.2时间分配不合理

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于2015年9月份启动,10月份大部分工作室已经步入正轨,熟悉平台上各项操作.在线交流起步稍晚些,经调查发现,大部分工作室在线交流于10月中旬开始.时间特点分析如下:

(1)月发布量不均.少数工作室异常活跃,几乎每天都会在工作室平台上发布研修话题,与其他教师进行话题间的交流,而大部分工作室发布话题量少之又少或者部分教师参与一两次后就不再参与,整体人均参与频率较低.

(2)话题发布时间参差不齐.话题发布时间段大多集中在学期中,如2017年8月份,普高工作站各工作室共发布1 324篇话题,平均每个工作室发布13篇,然而有90个工作室发布篇数少于10篇,其中65个工作室没有发布任何研修话题.说明工作室教师假期活动参与度低,几乎没有话题讨论.

1.3学科特色差异明显

整体来看,理科性工作室在线交流发布话题数较多,而文科性的发布量较少.在98个普高段工作室中(除去1个工作站示范综合工作室)理科性工作室55个,共发布话题12 354条,平均每个工作室发布话题数225条,文科性工作室43个,共发布研修话题3 617条,平均每个工作室发布话题84条.也有个别工作室特别活跃,平均每天研修话题发布量远远高于平均发布量.从各工作室发布话题内容来看,文科性工作室主题涉及面较理科性工作室广泛.

1.4名师引领效果不佳

工作室的建设是基于名师的示范引领,带动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带动工作室成员的一种师带徒的师徒制的教学模式.从工作室在线交流来看,大部分工作室名师发布话题数量较少,甚至未在该模块中发布话题,从而间接导

致工作室话题发布量较少,以及工作室成员少有发言.名师工作室就是一个网络学习空间,在这个学习环境中,名师的指导引领至关重要.

1.4.1名师话题发布

在大部分名师工作室的网络学习环境中,更多的还是学科带头人的活动性较为活跃.在普高段工作室发布话题总数18 599篇中,名师发布话题数2 203篇,仅占总发布数11.84%,所占比例远小于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及网络学员发布的话题,具体如图1.

从表1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平均每个名师发布22篇研修话题,有30个名师从来没有发布过研修话题,甚至没有参与研修话题的讨论.在这些工作室中,名师从来都不参与工作室话题讨论,更谈不上在交流中给予指导;有14位名师发布话题数是1个,9位名师发布2条研修话题;而超过平均话题发布数的也只有13个工作室.但是有一位名师发布话题数竟然达到1 154条,可见,名师间发布话题数量的差距较为明显.具体各工作室发布话题数量见表1.

为更形象的表现各名师发布研修话题的情况,故以折线统计图形象化展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当名师发布话题数较多时,名师工作室总研修话题发布数也随之增多,所以,名师发布话题数在一定条件下和名师工作室发布研修话题数呈一定的正比例相关关系.

1.4.2名师话题回复

网络学习环境中名师工作室里教师间真正交流的主导权主要掌握在工作室名师中,名师应适时组织一定主题内容的在线交流话题,并及时给予反馈.所谓反馈,最先是一个物理学基本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心理学中主要用这一概念,通过外来事物的刺激反应,来使学习者通过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这种强化作用在一定作用上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给的启示在于:一是在工作室在线交流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地进行自我反馈,避免毫无目的的交流和不知道自己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二是重视别人所作的评价,认真总结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三是正确对待自己的进步,成功时不骄傲,仍坚持继续努力.当然反馈主体和方式的不同对学习和工作的促进作用也不相同.

1.5主题分布稀疏

笔者结合远程学习中学习支持服务将工作室话题主题分为学术性与非学术性,并将学术型进而划分为“学科相关”、“教学相关”和“理论相关”三个层面.“学科相关”主要指相关学科的知识点,比如语文学科的字词、诗词、阅读、写作等,以及课外拓展;“教学相关”这里主要侧重于教学能力方面,如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方法、教学评价等;“理论相关”这里包括学科前沿,如微课、智慧教育等和教师的自我发展.

在分类过程中不难发现,学术性话题所占比例较多,可见,工作室教师更多地在名师工作室中进行学术研究,注重知识的获取与传播.在学术性话题里,大部分教师更注重学科相关、教学相关等话题.然而,仍有不少工作室并未好好利用在线交流模块,主题分布较为稀疏,涉及范围窄,未能展现其功能.

1.6话题交互深度较浅

在名师网络工作室中教师群体的深度交流主要是指在理解交流内容的基础上,教师们能够批判性的交流新鲜的思想和事实,并融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在众多思想间进行分析和联系,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交流.与之相对应的是浅层交流,是一种交流收获较少,未能深入理解交谈内容,未能主动思考,缺少反思的交流.名师工作室中在线交流的深度交流表现为:一方面教师作为工作室成员,像名师、学科带头人,亦或是工作室网络成员,他们发现、总结、评价教学现象,提出自己主张或进行深入地反思,发表高质量的研修话题;另一方面教师作为访问者在阅读他人发布的研修话题时,基于对话题内容的理解,抓住研修话题的主题思想,主动将话题信息或知识点与实际相联系,以回复或评论的方式提出迁移建议,与话题发布者产生深度交互.

著名学者Paul Ramsden曾说:“浅层学习,最多是没有质量的数量,而深度学习却是质量加数量.”对于名师网络工作室而言,除了发布众多耐人寻味的研修话题外,教师群体参与者的交流深度还体现在交互质量上.交互数量和交互内容的深度共同决定着交流深度.交互数量主要是指工作室中研修话题的回复或评论的帖子数以及交互层数,同一回复帖子,循环评论的次数称之为交互层数.例如,A教师发布了一条研修话题,B教师对此发表了一次评论,这就是一层交互循环;如果A教师继续对B教师的评论进行回复,则发生二层交互循环.交互内容深度则是每个回复或评论的思维水平.但从名师工作室研修话题发布的文本内容来看,工作室的交流极少达到深层交互,更多的是一层交互,二层交互所占比例较少.总而言之,名师工作室在线交流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浅度交互,交互层次整体比较低.

2工作室在线交流问题产生的原因

2.1内在原因

2.1.1学习时间紧凑

名师工作室中教师群体一般都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工作室平台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通过调查可知,工作室教师群体中有一半以上的教师每周工作量达10节课以上,教学任务量繁重,工作室考核耗用时间较多.而真正用在工作室上的时间就非常有限,平均每周约4小时,每天的时间不到1小时.其次,教师生活压力大,没有多余的时间耗费在工作室这种虚拟的学习交流环境中.

2.1.2交流动机不明确

工作室教师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工作室的态度以及工作室在线交流.名师网络工作室平台的维护、在线交流研修话题的发布大多由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完成,而对于大多数学科带头人来说,获得相应职称是参与工作室活动的主要动机.为了完成省里以及工作站的考核,工作室名师和学科带头人会按时完成相应考核任务,包括工作室文章资源的发布和研修活动的参与,研修话题的发布等.其中,发布者每发布一篇话题(上限6个),发布者加2个积分;发布话题加精(上限5个),加1个积分;发布话题置顶(上限5个),加1个积分.而在浙江省制定的考核指标中,工作室年度活跃度占考核的70%,活跃度的计算又和教师积分密切相关.

当然,也有不少工作室确实是主观意愿,希望通过名师工作室这个平台,通过和名师的接触,加强学习交流,提升自己的需求.

2.1.3个人能力受到限制

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大多是中青年及以后教师,都是教学经历丰富的资深教师.但是像网络平台(包括新兴媒体的以及一些新兴技术)的使用,年长教师可能不熟练、心力不足,工作室教师的学习能力、信息素养以及语言能力方面或多或少会受到限制,这就为工作室教师参与在线交流带来了很多困难.

2.2外在原因

2.2.1工作室团队管理欠缺

在工作室团队方面,工作室师资力量有限是首要原因.大多数名师工作室是由一名中小学特级教师名师负责和省内不同地区的十来名学科带头人以及网络成员组成,工作室里的教师均是同一学科同一学段的教师,由这些教师共同打理负责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工作室里并没有单独设技术指导等职位,教师对于工作室微课制作、名师面对面等活动只是一知半解.其次,从工作室线上线下研修活动的组织策划、通知资讯的发布、工作室里文章资源的发布、名师面对面直播活动的组织、送教活动的安排等,每个环节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样用于工作室在线交流的时间和精力就非常有限了.特别是名师,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与工作室成员进行在线交流.

2.2.2平台在线交流模块设置混乱

工作室关于在线交流的设置较为混乱,通过调查,不少工作室教师认为研修话题这块意义不大.而且不同的教师可能偏爱不同的交流工具,如果没有符合自己使用习惯的交流途径,那么这些教师参与课程在线交流的意愿将大大降低.工作室平台中,教师可以在研修活动中进行在线交流,也可以通过名师面对面在线交流,每种在线交流工具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如果对其没有足够的了解,就很难将其效用得到最大实现,且容易出现使用不当等问题.

3解决工作室在线交流问题的建议

3.1提高教师参与积极性

名师工作室可以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提高交流趣味性等内容来提高工作室教师成员的参与积极性.比如制定相应机制,对积极参与在线交流的教师提供一定的物质或者精神的奖励.其次,增强研修话题主题内容的趣味性,以游戏化的形式呈现,必定增强工作室成员在线交流的积极性和粘度.

3.2合理分配交流时间

工作室大多数教师均面临着教学任务量繁重,时间严重不足的问题.话题负责人可以将集中交流话题的时间安排在周末或者晚上,避开教学工作时间.平台尽可能的设置手机移动版的,这样便于教师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在线交流.

3.3增强名师有效引领作用

增强名师引领,对工作室教师进行有意识的引导,有助于提高工作室教师参与在线交流的积极性.名师可以在一定的时间段内选择有意义的研修话题进行定期交流,从而起到鼓励和示范以及引领作用.

3.4协调交流工具间的使用

在选择在线交流工具时,教师需要考虑到使用习惯、个人能力、各在线交流工具的不同功能等,协调交流工具间的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慧杰.基于社会网络的MOOC学习者在线交流问题分析[J].情报探索,2016(10):68-72.

[2]黄如花,刘龙.MOOC在线交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图书与情报,2014(6):18-22.

[3]王山.网络环境下师徒制教师群体知识扩散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4]廖青.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师徒结对”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5]王水玉,刘学伟.依托“名师工作室”的教师网络学习模式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13(12):31.

(编辑:钟艳芬)

工作室论文参考资料:

上文汇总,这篇文章为适合网络工作室和在线交流和策略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工作室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工作室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