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研究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引用认同综述类论文范文检索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研究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1-22

《引用认同综述》

该文是有关研究毕业论文模板范文跟认同研究综述和引用和认同方面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许剑颖

(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摘 要:引用认同概念的提出弥补了目前主要研究引文、作者的被引情况,很少关注引用者的情况.本文分析了引用认同的背景和特点,讨论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引用认同后续的发展方向提出预测.

关键词:引用认同 引文分析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9082(2018)02-0156-01

一、引用认同的背景

引文分析是利用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证与被引证现象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其中的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引文分析自诞生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和广泛研究,已经成为图书情报领域最常见的、也最具特色的方法.

2001年,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White教授提出了“引用认同”的概念,在“Authors as citers overtime”一文中,他把“引用认同”定义为:某位作者引用过的所以作者的集合.和传统的引文分析法相比,引用认同以被引用的作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引用认同的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引用本身,了解对引用者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作者,以及他们之间在研究领域和学术思想上的联系.这一全新概念的提出,引发了学术界的研究热潮.

二、引用认同的特点

研究人员在撰写学术作品的过程中,必定会引用他人或者自己的作品,也会被他人或自己的作品所引用.这一现象普遍存在,反映了科学发展的特点.随着学术作品的不断增加,引用也不断上升,作者经常会重复引用一些作者和作品,也会被一些作者和作品重复引用.这种引用模式称为多次引用模式或者重复引用模式,种被引现象被称为重复被引现象 [1] .这类重复引用和重复被引模式很有价值,且相关数据较为容易获得.以往引文分析法的研究仅从被引者和被引用的作品出发,忽视了引用者这个角度.可以认为,那些引用者引用次数最多的作者是引用者真正关注的对象.这些多次被引的作者,往往在机构上、思想认识上等方面与引用者存在着较密切的联系,他们所属的领域、专业及其思想都对引用者思想的形成、著作的完成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2] 通过引用认同可以把引用者和被引者联系起来,为分析作者的引用特征甚至学术特点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一般来说,尽管引用自己和引用他人是最常见的两种现象,但由于真正吸收别人的观点和思想并不容易,因此作者对自己作品的引用最多,最频繁重复引用的作者几乎总是自己.此外,引用认同还具有以下特征: (1)确定性.引用认同一旦形成就具备确定性,因为作者的文章是确定的,因此引用的所有作者也是确定的.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引用认同一经形成,就不会再发生变化,具备了确定性. (2)独特性.引用认同具有独特性.由于不同作者的学术风格、学术领域不同,引用的作者也不同.即便共同引用一些相同的作者,但这些被引者在不同的引用认同中所处的位置也不会完全相同,作者的独特性通过引用认同体现出来. (3)普遍性.引用认同具有普遍性.由于认同是一种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从理论上说,可以为每位作者建立属于他们的引用认同. (4)差异性.引用认同的内容体现出不同作者的引用习惯和引用风格.主要发表学术论文的作者往往多次引用其他作者的某些论文;主要发表科普介绍类文章的作者,多数对其他作者只引用一次;发表综述评论较多的作者包含上述两种情况:即既有对其他作者的多次引用,又有大量的一次引用.

三、引用认同和引文分析的比较

1.目的不同

引文分析提供了文献引用和被引的关系,可以作为衡量文献影响力的评价指标.而引用认同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通过定量的数据定性地了解作者,可以作为引文分析方法的补充 .

2.引用方向不同

引文分析法包括了引用和被引用两个方向.引用认同更多地反映了引用者的理念思维,根据自身的认知在研究中有选择性地参考引用前人文献,引用认同可以决定引用什么作者、什么文献,但自己的论文会不会被他人所引用,则不在关注范围内.

3.衍生作用不同

在引文分析法中,由于引用动机多种多样,被引次数高并不一定代表其学术水平高,这是引文分析法容易被质疑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如果结合引用认同,能够进入到知名作者的引用认同中,或者多次被知名作者引用,可以作为个体科研人员的评价指标之一 [3] .此外引用认同可以帮助读者找到一种新的方法,了解作者学术思想的形成以及在学术成长中受到哪些人的影响,这对于作者自身的学术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四、引用认同研究存在的问题

1.计算方法缺乏规范性

以作者为对象的研究中,对于引用认同的计算方法国内学者与White教授并不相同.White教授的统计方法在研究作者 A的引用认同时,A在一篇文章中引用了作者 B,那么不管引用了几篇作者 B的文章,都记 B在 A的引用认同中增加一次.这是由 Dialog系统自动统计的,因此B在 A的引用认同中的最高次数也只能是作者 A发表的文章数量,并不能通过在一篇文章中多次被引来增加引用认同.而国内学者则采用统计所有文章的参考文献, 经过去重之后,再对参考文献的作者被引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得到引用认同数据.因此如果多次引用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那么就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增加引用认同数量.因此,正是由于概念本身的特性带来了计算方法的不规范性,现在只能说是在一个原则性的定义下,针对不同研究对象各个研究者发展出了不同的具体定义和计算方法. [4]

2.难以采集到全面的数据

从理论上说,要研究一位作者的引用认同,需要搜集到该作者的所有文献才能加以分析.但目前没有任何一个数据库都可以涵盖所有的文献,而且作者的一些文献没有公开出版,除非向作者本人索取否则很难获得作者全部的文献.当然,由于引用认同是用定量化方法反映定性的关系或描述, 以达到对主体的认知,因此少量文献的缺失一般情况下不会改变引用认同总体的规律.

3.数据解读难度较大

由于引用认同本质上是对于人本身的分析,不可避免涉及作者的背景和社会关系.要想很好地解读引用认同体现出来的信息,必须对研究对象的背景有很深的了解.印第安纳大学的Cronin教授选择本校的三位情报学家就是因为彼此是同事,可以方便地获他们的文献.但对于其他研究人员而言,解读数据的难度就要大得多.

4.结论的普适性不足

目前关于引用认同的研究多以领域的知名学者为对象,由于多年的研究积累,引用认同数据量较丰富,因此他们可以体现出一定的引用模式和引用风格;但对于普通科研人员特别是学术新手来说,由于其研究本身就不深入,对领域知识的了解也不全面,因此引用认同可能极其分散,毫无规律性.在这种情况下,引用认同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引用认同对于分析典型性、代表性的主体是很好的方法,但其研究结论不能简单推广到一般的研究人员.

五、引用认同的发展方向

1.引用认同相关数据的多角度分析

目前的研究在解读相关数据时基本上仿照White的做法,如将引用认同分为单次引用、多次引用、自引3种形式,对每种引用形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这基本上是一种静态的解读方法.由于引用认同是以某主体对其他主体的引用集合为研究对象,因此有必要从引用认同动态的发展规律入手,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展开分析,这样可以提炼出单纯静态解读难以发现的现象和规律.

2.不同风格学者的引用动机分析

按照White等人的研究,目前学者的引用风格分为“科学著作”风格、 “书目随笔”风格、 “文献综述”风格,但对于这3种风格背后的引用动机却鲜有相关研究.事实上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正因为内在引用动机的差异才造成外在引用风格的不同.国内相关研究也表明,以上3种风格并不完全适合描述中国图书情报学者,有些学者的风格就不明显.因此唯有深入认识学者的引用动机才有可能提出新的、适合描述中国学者的引用风格.

3.微博博主引用认同及引证形象研究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中引用认同的主体仅仅限于学者、期刊、机构3种类型.本项目认为引用认同理论本质上是对人类普遍的“认同”心理在图情学领域的一种定量描述方法.这一理论应该而且可以扩展到其他领域.例如目前流行的微博,博主发表的每一篇博文类似于论文,博主可以转发其他的博文,同时自身发布的博文也被数量不等的其他博主所转发.这恰好和文献的引用和被引行为非常类似,因此采用引用认同理论对微博开展研究也许能够找到一种新的描述和评价微博的方法.

研究论文参考资料:

本文结论:这是关于认同研究综述和引用和认同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研究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