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新生儿类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跟针对性护理在新生儿溶血病实施动静脉同步自动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新生儿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1-09

《针对性护理在新生儿溶血病实施动静脉同步自动换血中的应用效果》

该文是关于新生儿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跟动静脉和溶血和换血方面论文范文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新生儿溶血病实施动静脉同步自动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4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儿均采用动静脉同步自动换血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实施动静脉同步自动换血治疗时采用针对性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了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缓解了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动静脉同步自动换血;新生儿溶血病;针对性护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8.24.054

新生儿溶血病一般是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的情况,而ABO溶血病以及Rh溶血病在临床上最为常见,ABO溶血病情况较轻,通常第一胎发生率较高,Rh溶血症较为严重且进展迅速[1].对于新生儿溶血病每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其主要因素还是取决于患儿自身抗原性、自身免疫能力、代偿能力以及产前干预措施等[2].为了探究动静脉同步自动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及其临床护理,本研究特选取42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4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中男13例,女8例;胎龄36~42周,平均(38.00&plun;0.70)周;出生时体重2.5~4.6 kg,平均(2.71&plun;0.60)kg;间接胆红素387~588 μmol/L;其中ABO溶血症19例,Rh溶血症2例.研究组中男11例,女10例;胎龄35~42周,平均(37.05&plun;0.61)周;出生时体重2.4~4.4 kg,平均体重(2.62&plun;0.81)kg;间接胆红素389~590 μmol/L;其中ABO溶血症18例,Rh溶血症3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时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同时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动静脉同步自动换血治疗,两组患儿在换血时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血清中的胆红素总水平必须达到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的换血标准.(2)患儿已有胆红素脑病特征.(3)患儿在进行换血时必须安排1名医师和1名护士进行负责,同时对其心电监护进行密切观察.(4)保证患儿在换血时的出入血量同步,并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5)由专职医师对其生命体征进行记录,并根据患儿的情况来调节换血速度.(6)换血结束后要继续监测其生命体征,在6 h之内严禁喂食,同时进行光疗.

1.2.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对患儿外周静脉输入血浆,由静脉输血,同时动脉进行排血.可以利用注射泵或输液泵对出入血液的速度进行控制,使其匀速换血,换血过程所需时间为3~4 h,结束后间接胆红素的平均值为198.5 μmol/L,同时给予蓝光照射,采用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进行补液以防止发生感染.(2)随时观察和记录新生儿的情况,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3)告知患儿家长换血后需注意的问题,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换血结束后,拔除动静脉预留针,利用无菌纱布按压止血,按压时间约在5 min以上,停止按压后观察患儿有无出血以及渗血的现象,避免穿刺部位有红肿现象发生,在置管部位的皮肤上涂抹喜辽妥以防出现血管炎.(2)为了保证患儿的休息,对需进行操作的时间要给予集中妥善安排,减少刺激,在对患儿进行临床观察时要以不打扰其休息为基础.(3)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随时观察患儿的黄疸情况,如果出现嗜睡、肌张力下降以及吸吮能力差等均是核黄疸的早期临床表现,对患儿的血常规、生化和胆红素进行定时检查,如患儿出现出血、喷血和电解质紊乱等症状时要做好及时抢救的准备.(4)注意患儿的保暖,使其体温保持在36.5~37 ℃,同时对患儿的水肿情况进行密切观察.(5)患儿在保温箱中需继续对其进行双面光疗,促使没有完全换出而残留在血液中未结合的胆红素经过光疗排出体外,提高换血的治疗效果.(6)遵照医嘱使用白蛋白以及免疫球蛋白,进行补液纠酸,避免出现感染.(7)患儿换血手术结束3 h后,可以先给予葡萄糖水试喂,若没有异常再给患儿吸吮配方奶,对于吸吮能力较弱的患儿可以给予鼻饲配方奶.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患儿经过换血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含胆红素脑病、胆汁黏稠综合征、溶血性贫血以及呼吸循环衰竭.(2)比较两组患儿经过护理后家长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等于0.05.

2结果

2.1两组患儿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儿换血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采用给新生儿换血是目前治疗溶血症最为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动静脉同步自动换血治疗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较有以下优点:操作简单,不易发生感染,可以保证患儿的血压保持在正常值内,血液换出率高,患儿身体里几乎没有残留的血液,对患儿机体内部环境没有太大的影响,不存在坏死性肠炎的发生情况[3].整个换血过程在一个完全密封的系统中进行,主要由注射泵以及输液泵的控制自动完成,实现了输血速度和排血速度相一致,使血压不稳定情况以及治疗后发生感染的概率降至最低程度,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省了人力资源[4].对于新生儿来讲,腋下静脉管壁相对较厚且血流速度快,血流量大,对快速输液时产生的局部血管壁侧压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因此通过此路径进行换血可以保证输入时的血液保持通畅状态,使液体外渗以及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动脉穿刺是否顺利与换血能否成功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有重度黄疸的新生儿来说,静脉的保护措施至关重要,在患儿入院时便预留置动脉套管针[5-6].桡动脉部位的血管较为表浅,管腔较大同时血流速度快,是进行穿刺的首选部位[7].位于肱二头肌腱内侧的肱动脉血管较为表浅,便于穿刺且血流量大,也可以作为理想的动脉出血血管,进行动脉穿刺的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穿刺方法以及要领,保证换血治疗顺利完成.

换血可以使新生儿血液中的胆红素迅速降低,O型可以将红细胞中99%以上的血浆去除,AB型血浆与其混合形成新的“血液”它的红细胞表面缺少A,B型血的抗原,然而血浆不含A,B抗体,对免疫学来讲是理想化的“血液”,患儿在进行ABO溶血病换血后,可以换出抗体和致敏细胞,使溶血病和血清胆红素水平逐渐减轻,对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8].

在进行大量换血时尤其是对于新生儿来说其换血源则需使用枸橼酸钠对凝血进行阻抗,血液细胞核会随着换血而发生生化改变,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随着换血的进行而逐渐升高,在最后的输出时需要预留30 ml左右即可停止对其抽血,平均血量差为25 ml时,从而尽可能避免术后因继发性贫血的发生而需再次输血的情况,换血后血液保存以及血中毒纠正与换血后导致血钙明显降低有直接关系,因此在换血时应适当进行补钙[9].而血糖会在换血后12 h左右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主要原因是由于溶血应激状态的消除,将高浓度葡萄糖对患儿进行静脉输入后,血液对促使胰岛素的分泌[10],同时溶血病患儿本身的胰岛素分泌较正常人多,因此在对其进行换血过程中以及换血后的12 h之内需避免高渗糖的输入,在换血结束后要及时检查患儿的血糖水平,避免出现低血糖的情况[11].

要想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进行有效遏制必须做好产前预防,我院的围产期门诊对以前出现无缘无故的死胎情况或有过流产史以及生过严重黄疸胎儿史的孕产妇和其丈夫都要进行ABO血型、Rh血型的相关检查[12].在孕晚期母子之间可能出现ABO,Rh溶血症的围产期妇女必须进行A,B血型抗体以及Rh血型抗体的监测,如果检测到出现ABO,Rh溶血病时要及时服用退黄汤,在新生儿出生时检测其血胆红素范围,若超过正常值需要立刻将其转入新生儿科[13].医院要对从新生儿到婴幼儿期间的患儿建立起一条龙式服务,对贫血、肌张力、大脑及运动发育等指标进行定期监测[14].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实施动静脉同步自动换血治疗时采用针对性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了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缓解了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新生儿论文参考资料:

总而言之:这篇文章为适合动静脉和溶血和换血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新生儿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新生儿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