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人才培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与型新工科人才培养大链的构建与实践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人才培养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3-12-20

《型新工科人才培养大链的构建与实践》

该文是人才培养有关论文范文文献与人才培养和工科和实践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摘 要:当前,中国创新型工科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过程重形式轻内涵、手段偏离创新目标、创新教育资源严重不足.问题的成因较多,但归结到根本,可以说是人才培养链及其管理不健全.目前工科人才培养要素与环节,或不成链或只成小链,不足以支持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培养,必须构建人才培养大链并且优化外部生态链,以实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培养大链,有几项必要措施:打破专业限制,跨学科、跨年级选拔优质生源;实施专业内外兼修、项目驱动、团队培养的教学模式;甄选创新型教师,组建跨界指导团队,架构创新人才培养完整体系.湖南工业大学已经构建人才培养大链并且取得良好成效.良好成效带给探索者的不是成功感,而是压力感与紧迫感,因为每一项教育创新都只是起点,而有意义的教育创新不是紧跟而是超前,是未来服务.构建为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甚至三十年之后社会发展准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当前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关键词:新工科;人才培养链;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生态链;创新资源;创新动力

中图分类号:G6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8)03-0103-08

互联网改变生活,催生一系列新产业,形成新经济形态.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动态地适应这种变化,引领可持续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持续创新力的基本保障,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1]中国已把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到战略高度,启动一系列重大举措,如“新工科研究与实践”计划,并且将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写入十九大报告[2].要培养大批适应新经济形态的创新型人才,需要深刻认识当前掣肘人才培养质量的诸种问题,构建人才培养大链,实现集成式培养.湖南工业大学作为一所以包装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尝试构建人才培养大链,已经取得一些成果.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国创新型工科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掣肘人才培养质量.

(一)人才培养过程创新重形式轻内涵

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多地强调形式创新,如采用现代化方式,用投影灯片(PPT)、投影仪甚至远程教育替代课堂教育,用电子作业替代纸质作业等.虽然很多高校开设创新教育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是,教学局限于纸上谈兵,不提供实训场所,学生得不到真实体验.[3]学限于教材和讲课内容,教失于粗放式导论,显然难以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目前,人才培养方案强调统一标准,忽视个性化培养,毕业生没有特色.创新意识差,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潜能无从来.[4]为解决此问题,很多高校都在寻找策略.如,四川大学引进国外著名大学优秀教育资源,聘请国外教授授课或开设系列讲座,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让本科生参与跨国企事业实习等,采用多种策略提升人才创新能力.[5]

企业实践也大多是形式重于内容.尽管实践从封闭模式走向校企合作模式,从学校课堂走进企业,授课内容也基本上紧跟社会或者企业需求,但是,没有将授课内容与学生发展有机联系起来.在企业实践期偏短,很多环节停留于走马观花,学生难以真正深入生产第一线.实习基地存在监管漏洞,有员工对学生有偏见或不放心,学生难以真正上岗或顶岗.这些使人才培养难以达到创新型效果.[6]因此,学生较少在创新素质上得到实质性提升或拓展.

(二)人才培养手段偏离创新目标

虽然创新型人才培养受到重视,但是,培养指向却经常偏离创新目标.

首先,重知识,轻行动.当前各高校实施的创新教育,忽略创新的复杂性、长期性、隐蔽性,过分注重创新知识的讲解与创新技法的传授.面对过多的讲解与传授,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因此,会逐渐失去兴趣和热情.被动学习,最终导致他们主体精神、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弱化.[7]同时,创新教育缺乏明确定位,停留在开设选修课程、举办设计大赛、和设立创新创业基地等层面,无法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创新教育,其创新能力得不到系统培养.[8]有一些高校用学生考研、出国、发表论文、专利申报情况,或者用学生比赛名次来证明创新教育效果,甚至有一些高校将学生开网店视为创业成功,视为创新教育成果.这是对创新与创新教育的歪曲.这种种认识与做法,使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异化与固化的严峻考验.[9]

其次,重科技,轻人文.当今高校,普遍重视科学技术的推动,忽视人文精神的培育.[10] 创新,源起于批判性思维,生成于创造性思维,呈现于产出性技能.有批判性思维,才能发现已有事物之不足,才会期待新事物;有创造性思维,才能构想出自己或他人期待的新事物;有产出性技能,才能用非物质或物质形式呈现出新构想的事物,满足人们的期待.人文精神,是激活批判性思维、激发创造性思维与激长产出性技能的重要内在资源与内在动力.

最后,重旧识,轻新知.教学与科研普遍脱节,虽然高校都在做科研,但是,科研成果很少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多是历史性知识,最新或前沿科研成果很少即时转化为教学内容,也缺少转化机制.研究性教学较少,学生不敢质疑,很少参与讨论,创造性思维发展受到限制与约束.[11]创造思维受约束与限制,创造能力必然难以激活与激长,创新最终会成为空想.

(三)创新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当下,高校积极开展创新教育,但是,资源严重不足.

首先是课程资源不足.创新教育多通过创新导论类课程进行,但是,创新导论类课程仅限于“导”,不能真正地指向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部有文件指出[12]:

推动高校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实际上,单独开设的创新导论类课程很少与专业教育融合,而专业教育课程又很少实施创新教育.

蒋海云温辉金继承: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培养大链的构建及实践其次是教师资源不足.一是导论课教师多是非专业型,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有高校开设创新导论课或创新创业导论课,甚至有高校建立创新创业教研室,但是,任课教师多数是公共课教师,不是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技术与工程等专业领域教研人员,也没有专业领域创新实践经历,缺少创新实践能力.从一门公共课转到另一门公共课,他们讲授创新导论课,基本上是简单地转述教材,甚至直接照本宣科.二是专业课教师注重历史性知识传授,没有或者不需要展示出创新能力.这点前文已经简述,不再重复.可以说,参与创新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没有展示出或没有创新能力.教师本身缺乏创新能力,影响学生创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13]

高校有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却几乎没有创新型教师准备计划.普遍做法是选拔一些经验丰富或者有创新意识的教师作为主要师资,或从企业内聘请一些技术精英作为创新型教师团队的补充.企业师资的引入无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能产生多大的作用尚不得而知.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强,科研能力不高,这些因素都影响创新型教育师资的养成[14],因此,创新型教师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15].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只有让教师亲身体验过创新创业过程,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16]因此,有效的创新型师资准备或养成模式,是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前提.有文件指出[17]:

推动高校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推动高校聘请各行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让有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进入校园、走上讲台;加强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培训,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

已经有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开始采取措施.如,四川大学的吴玉章学院选聘学科带头人、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等一批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对教学工作满腔热情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与科研指导;清华大学“姚钱数”班的师资团队中有院士,堪称“豪华阵容”.[18]

总而言之,中国创新型工科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过程重形式轻内涵、手段偏离创新目标、创新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等问题最为突出.问题的成因较多,但归结到根本,可以说是工科人才培养要素与环节没有形成链,或仅仅形成小链,不足以支持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培养.

二、人才培养链的构成及其管理

“链”原本是机械传动学概念,指的是用金属环逐个地连套而成、用以做功的一种装置.后来,在管理学和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理论研究者与实践探索者借用环节连套这一概念核心,描述某种工作或运行机制.作为机械传动装置,链通常是简单链;在机械领域外,链可以是简单链,也可以是复杂链,即主链某个环节生出支链,支链某个环节再生出支链,进而形成主支环套式系统大链.

近年来,在教育领域,链也受到关注,培养链[19]和培养链管理[20]等议题被提上改革日程.新型工业化,需要知识和科技创新[21],知识和科技创新需要创新型工科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可能靠历史性模式实现.有研究提出完善人才培养链: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等,一系列环节组成一个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培养链条;在这个链条上,每个环节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22]还有研究提出,将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互动的过程,是技术、知识和创意等再创造的过程.[23] 除理论性研究外,还有实践性探索.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经过不断研究与创新,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软件人才培养链体系[24];基础语言课、听说语言课、人文课和讲座、创业课和讲座等构成软件人才综合素质培养链条.[25]

从理论性研究与实践性探索看,人才培养链,既是由招生、专业培养、人才输送等环节构成的链,也由人文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创新课、实践课等环节构成的链.它不仅是一条学生链、信息链、资金链,更是一条能力增值链.人才培养链,与高等教育供应链相关[26],与大学生就业相关[27].

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由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相对于单元管理模式而言,培养链管理是一种针对更大系统的模式,与传统的培养管理和控制有着明显的区别:培养链管理把培养链中所有节点看作一个整体,关联学生输送单位和最终用人单位,涵盖招生、培养、就业等职能领域;培养链管理强调和依赖学校的战略管理,供需是培养链中节点之间事实上共享的概念(任意两节点之间都是供应与需求关系),同时又是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概念,因为影响甚至决定整个培养链的社会影响和美誉度;培养链管理的关键是需要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而不仅仅是节点、技术方法等资源简单的连接;培养链管理指向更高目标,通过培养和合作去实现高水平服务,而不仅是完成简单培养目标.

三、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培养大链构建理路

虽然人才培养链已经被提上改革议事日程,但是,理论性研究构想的与实践性探索构建的人才培养链基本上都是简单链或小链.简单链或小链,虽然和以往模式相比是一种进步,但是仍然不适应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培养.实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人才培养大链是一种必须.

人才培养复杂链或大链是网链,其总体构建理路是:以由招生、专业培养、人才输送等环节构成的链为主链,并且延展其两端;完善其他链,并且将他们作为支链,与主链环节相连连,如将由人文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创新课、实践课等环节构成的链连接在专业培养环节上.如图1所示.

图1人才培养大链

(一)主链两端延展与创新基因植入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链主要由招生、培养、就业三大节点组成,在当前体制下,三大节点运行机制不同.招生以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为主体,按照计划经济模式,从宏观需求出发,事先确定全国总体招生规模以及专业结构.培养主要由高校决定,在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结合高校自身特色,确定各个专业具体培养方案.就业环节作为人才培养链末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满足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该环节以市场为导向[27].

延展主链在两端进行,在前端增加输送管理环节,在末端增加跟踪管理环节.主链延展同时及之后,在各环节植入创新基因,在生源输送管理环节注重创新型学生选拔,在跟踪管理环节注重与创新型机构合作,在整个链上凸显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如图2所示.主要做三方面工作.

图2主链延展与创新基因植入

其一,甄选具有创新素质和能力的用人单位合作,实现培养大链末端创新基因植入.这些用人单位可以是企业单位,也可以是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可以是世界500强,也可以是中小微企业.企业可以身处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也可以在中西部地区,但必要条件是具有创新基因,具有较强的创新素质和能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都具有创新的原动力,但在创新素质和能力上存在差别和优劣之分.因此,高校必须仔细甄选合作伙伴.

其二,甄选具有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学生进入学校,实现培养大链前端创新基因植入.从校内和校外两方面来探索改进招考选才机制;在校内,结合国家新一轮高考招生改革,探索优秀学生招考新机制.[28]在招生制度中,增加创新素质和能力测试,在本科生招生专业测试和研究生招生面试中都可以增大创新素质和能力测试.创新教育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等为目标[29],如果只在专业培养环节着力,这些目标很难实现.因此,创新素质和能力应该成为学生招收的关键指标.在校外,向属地中学开放师资、学科、科研等资源,建立拔尖学生培养新机制,为学校尽早选好苗.

其三,开展创新型人才跟踪管理,促进创新基因循环植入.高校及时跟踪毕业生工作状况,考察其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实际状况,由此反思培养理念与路径,并且不断调整与完善培养理路,以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二)支链并行与创新活动全环节横贯

流水生产线是工业时代的典型产物,其特点是通过劳动分工把产品生产工序分割成一个个环节,实现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的标准化和通用性,以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这种生产方式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社会的组织管理模式,高等教育也深深地打上工业流水线生产方式的烙印.高校内部的专业培养基本上按照有形物质商品流水生产线模式建立起来.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过程、教学过程与教学文件的标准化成为高校的管理追求,“千校一面”成为高校的真实写照[30].所有学生必须接受同一把尺子的衡量,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学生的创造性也受到严重影响.这样的机制,即使强调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也不利于多出、快出创新型人才.

当前,很多高校都在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有些高校成立专门二级机构进行尝试,如北京大学的燕京学堂[31]、清华大学的苏世民书院[32]、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33]或者本科生荣誉学院[34];有些高校则以实验班的形式进行试点,如湖南工业大学智能包装创新创业实验班等.另外,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有素朴模式、商学院模式、“广谱式”模式(“专业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创业型大学模式等.[35]其中,湖南工业大学提出构建支链并行与创新活动全环节横贯模式(如图3),具体做法如下:

图3支链并行与创新活动全环节横贯

其一,尝试打破专业限制,跨学科、跨年级选拔生源,组建创新型人才实验班.选拔时,考察其动机、兴趣、能力、特长及未来发展趋势,筛选出具有创新型思维习惯的初步生源.进入实验班的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综合能力、较好的创新性思维,有利于进行下一步培养.[36]22然后,依托创新课题或项目进行磨合训练,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考核决定其去留.跨年级、跨专业招收实验班团队成员,打破专业藩篱,促进学生跨界交流,丰富团队知识结构,以保持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持续性.

其二,尝试专业内外兼修、项目驱动、团队培养的教学模式.实验班培养采取项措施,一是夯实本专业基础知识,二是提升新工科创新素养.前一项是完成专业知识体系的系统学习,随原班级一起完成.因此,作为创新实验班成员首先是原专业班级学生,其次才是创新实验班成员.人才培养突出个性化和实践性,将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强化学习方法、研究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思维方式.[37]创新素养和能力提升,以实验班研究项目驱动,通过团队培养.项目可以是学生团队根据兴趣自主设立,可以是导师团队根据研究需要设立,也可以是企业委托的课题或课题部分内容.以项目形式驱动培养,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和科研项目,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36]23

其三,甄选创新型教师,组建跨界指导团队,架构创新人才培养完整体系.创新型教师对创新型学生培养,作用非常关键.对入选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其创新思维与能力,如:请资深教师指导,请校外专家不定期集中培训和指导,派赴企业锻炼,等等.大学是高层次人才集聚地,高水平大学教师队伍更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重要方阵.[38]引进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和总工程师做专职教师,鼓励在校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是改善师资结构基本途径.[39]新经济形势下,学生从事创新活动往往涉及到不同学科知识与技能,单个教师很难胜任指导工作,因而要采取团队指导;打破学科壁垒,由不同学科的导师联合指导,更有利于培养、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培养大链外部生态链优化

生态链是自然界生物与环境构成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生物与环境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动态平衡[40].人才培养链,不能脱离外部环境,不能忽视外部环境优化,只有充分吸收外部环境中创新的“阳光、雨露、春风”,优化外部生态链,才能使创新型人才培养大链生生不息.文化生态环境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发挥正向积极作用,就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反之,就会产生消极作用.[41]

因此,要优化外部生态链,有一些必要的措施,如:对接国家主管部委、地方政府的创新资源注入,对接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媒体机构、民间机构的创新资源注入.创新资源,可以是创新课题或者项目,可以是创新资金或创新物质,也可以是创新政策扶持(图4).国外高校也是不断注入外部资源,通过多种合作关系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42]

图4人才培养大链外部生态链优化

四、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培养大链构建策略

(一)以综合性学科为基础,进行实验性探索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大链,如果停留于粗放的研讨,必然不能取得实效;只有以适切的具体学科教育为基础,进行实验性探索,才能取得实效,获得有益经验.

包装学科,关涉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技术学科与工程学科,从特性上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作为实验学科,具有相当的合适性和代表性.因此,湖南工业大学探索团队以包装学科为实验基础,尝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大链构,进行长期探索.选择包装学科为实验学科,还有一个原因:湖南工业大学是全国唯一以包装学科教育为办学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始终坚持深耕包装行业,对接国家重大需求,从战略研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多方面引领、支撑和服务包装产业发展.

(二)与政府部门建立战略关系,获得“阳光雨露”式创新资源

为获得尽可能多的创新资源,学校注重与政府部门建立战略关系,不断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外部生态链.学校与株洲市人民政府、东莞市人民政府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注重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与协调作用.一方面,政府部门为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政策支持,在创新资源供给上给与倾斜.另一方面,政府协调区域内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等创新主体,为学校建立教学、科研平台提供帮助.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学校建成“先进包装材料研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高分子包装材料与技术工程实验室、全国包装广告研究基地、湖南省“轨道交通自动化技术与装备协同中心”、湖南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研究基地、湖南省绿色工业与城市低碳发展研究基地等多个教学与科研平台,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力支撑.可以说,通过这种战略关系,学校可以获得“阳光雨露”式创新资源.

(三)与行业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增强内外联动式创新动力

各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都提倡加大学生实践力度,都强调实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43].因此,拥有创新能力并且在持续创新的企业,对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极具重要性的外部资源.

学校与众多行业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将创新基因持续注入人才培养环节,以增强内缘创新动力,同时,将持续关联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创新活动,以增加外缘创新动力.学校依托珠三角地区包装产业集群优势,构建“三联五共”实践教学模式,即:产学联合、基地联盟、培养联动的实践教学组织体系,和培养平台共建、教学计划共商、指导队伍共组、实践教学过程共管、教学质量共推的实践教学实施机制.其中,基础联盟,采取地方政府提供办学条件、学校外派机构统筹资源、合作企业联合共建模式建设,而企业合作又有核心企业引领、优质企业支撑、卫星企业参与三种形式.基地联盟以广东东莞市为中心,辐射珠三角地区,现有核心企业120家、参与企业110家.可以说,学校实践教学基础建设,已经形成东莞模式.[44]

“三联五共”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校企合作育人的稳定性问题;学生实践学习的主动性问题;学生能力培养的系统性问题.在内缘式与外缘式动力的联合驱动下,实践环节以实际创新活动为主体与主导,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创业和职业发展等多项能力.

五、对人才培养大链成效的回顾与反思

(一)对人才培养大链成效的回顾:创新型人才“井喷”

通过人才培养链创新、即构建人才培养大链,湖南工业大学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培养取得良好成效.一是创新文化初步形成.在政策、平台、项目、活动的组合驱动下,学校创新文化氛围日趋浓郁.进入校内外创新实践平台的学生已达30000人次;每年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的学生达到9000人次.二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856项,其中一等奖157项;获省级奖励1291项,其中一等奖252项.学生连续两届获得“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银奖.近三年来,学生获得国家专利近40项.三是创新成果日益丰硕.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拥有孵化场地3500平方米、孵化单间60余个,先后入孵项目207个,创造总产值5671万元,税收220万元、带动就业1500多人,成功培育出湖南匠心文化传播机构和株洲大创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优秀创新创业项目.

(二)对人才培养大链成效的反思:教育创新没有止境

虽然人才培养大链取得创新型人才“井喷”的良好成效,但是,良好成效带给探索者的却不是成功感,而是压力感与紧迫感.压力感和紧迫感带来两个基本反思.

其一,每一项教育创新都只是起点.人才培养要素与环节不成链或仅有小链,不足以支持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培养,而构建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培养大链,能满足当前或未来三五年的需求,却不一定能满足未来十年的需求,不可能满足未来数十年的需求.社会在持续发展,工业在持续升级,对工科人才的素养要求必然会持续提高,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没有止境,每一项教育创新都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其二,有意义的教育创新,不是紧跟,而是超前,是未来服务.构建为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甚至三十年之后社会发展准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当前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李克强:深化教育改革激发更大活力 贯彻创新战略赢得发展未来[EB/OL].中国政府网.新闻.(2017-04-18)[2018-03-27].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704/t20170418_302729.html.

[2].在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中国网.十九大专题.(2017-10-27)[2017-10-30].http://www.china.com.cn/19da/2017-10/27/content_41805113_3.htm

[3]张蕾,王凤芹.“政、校、生、企”多维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8):83.

[4]戴世英.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98-400.

[5]张红伟,刘黎,高博. 四川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吴玉章学院2007级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9(2):85.

[6]肖攀,苏静.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才智(创新教育),2016(25):39-40.

[7]张学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9):67-68.

[8]曹俊娜,王成强.创新创业视域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6):79-80.

[9]鲁石.多元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7(3):59-63.

[10]王纯旭.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4):126-127.

[11]马廷奇.产学研合作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1(6):44-45.

[12].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079号(教育类025号)提案答复的函[EB/OL].中国政府网.建议提案办理.(2018-03-06)[2018-03-27].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gaojiaosi/201803/t20180306_328900.html

[13]李勇,陈建成.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8(09):11-15.

[14]刘鸣.高师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问题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 2008(8):17.

[15].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教研究,1998(3):1-3.

[16]陈雪.日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讨及启示[J/OL].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年期不明]:[页码不明].(2017-04-24)[2018-03-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9000.G.20170424.0752.004.html.

[17].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408号(教育类149号)提案答复的函[EB/OL].中国政府网.建议提案办理.(2017-01-04)[2018-03-27]. 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gaojiaosi/201701/t20170104_293869.html.

[18]曾德军,柯黎. 近十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综述[J].高等理科教育,2013(4):3.

[19]周培.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基层党政干部培养链构建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15-135.

[20]胡宝贵.硕士研究生培养链管理初探[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23):52-55.

[21]任保平.新型工业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创新[J].经济学家,2003(3):10.

[22]张希胜.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完善人才培养链[J].大学(研究版),2015(8):15-16.

[23]王淮庆,韩奕. 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培养链“三链”融合新探索——眼视光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上)[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6(21):73-75.

[24]陆永忠.复杂性科学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链管理中的应用[J].理工高教研究,2006(2):61-62.

[25]吴涛,肖来元,陈传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1):110-111.

[26]马永红,刘恋,郑晓齐.高等教育供应链形态的特殊性初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3):93-97.

[27]谢爱国,任志涛,踪程.高等教育供应链与大学生就业[J].现代教育管理,2009(5):116-118.

[28]袁旦.地方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7(11):30.

[29]沈国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建构式”模式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6(7):27.

[30]温建平,张国锋.高等教育供应链重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5(21):64-69.

[31]韩亚菲.中国高校国际化发展新动向——基于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案例的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7(5):14-19.

[32]马静涛.实验班(学院):回应钱学森之问——深度解读国内高校实验班(学院)[J].高校招生,2014(3):21-23.

[33]金一平,吴婧姗,陈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和成功实践——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强化班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32-136.

[34]邹晓东,李铭霞,陆国栋,等.从混合班到竺可桢学院——浙江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之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64-74.

[35]余昶,王志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学术论坛,2013(2):231-235.

[36]岳永胜,孙冬,曹卫锋,等.高校创新人才实验班培养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0).

[37]杨晓杰,赵艳,刘林馨,等.基于创新能力的英才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齐齐哈尔大学生物学英才班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1):230-231.

[38]吴爱华,侯永峰,郝杰.完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7(12):47.

[39]赵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175.

[40]江曼琦,梅林.产业“链”簇关系辨析与协同发展策略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8(1):73-82.

[41]崔海涛.论构建与优化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环境系统[J].江苏高教,2016(1):79-81.

[42]詹一虹,周雨城.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特色及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2017(6):236.

[43]张群.论产业集群化政策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9):154-155.

[44]蒋海云,温辉,吴若梅. 深化校企合作 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湖南工业大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9):41-43.

(责任编辑张少雄阳珍花)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资料: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

本文汇总,上文是一篇关于人才培养和工科和实践方面的人才培养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人才培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