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历史类本科论文范文 和历史书读什么,如何读第四届中国好书历史类盘点方面本科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历史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1-27

《历史书读什么,如何读第四届中国好书历史类盘点》

本文是关于历史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与好书和历史书和盘点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历史作为一门学科,与所有学科一样,存在着专业与非专业之别.历史学很多专业课程,比如《史学概论》如果让非专业的人去听去读, 一定会产生“受罪” 之感.相应地, 这样的书籍,让非专业的人士读起来,自然也会味同嚼蜡.虽然如此,历史学却是最具有通俗价值的学科,因为人与社会的历史,并非只属于专业人士,非专业的读者不仅有感兴趣的权力,也很容易具备深入阅读的能力.毕竟,生活是历史的外景地,惊人相似之处比比皆是.了解历史,是理解生活的一个渠道,所以人生在世,很容易对历史产生好奇,因而调动起阅读的兴趣.看看中国历史,给予文学、戏剧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原料,中国电影史也指出,早期的中国电影常常从历史与戏剧中选取素材.

中国文明的连续性,是今天的人们津津乐道的,丰富而系统的历史记载,是重要的证明.一部《二十四史》,从上古记载到明朝,仅此一点,就让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文明国家叹为观止.但是,阅读古代史书,从《史记》到《资治通鉴》,对于多数人而言,都是有困难的.第一是繁体字难题.古书多为繁体字印刷,现在专业人士使用的史料,多为繁体字书写.如果借助工具书,阅读的愉悦感立刻消失,让读者不得不知难而退.下决心解决文字的难题,必须具备足够的时间, 这对于很多读者而言,完全不切实际.文字的拦路虎,就这样横亘在读者与古书之间,望洋兴叹是基本结局.

即使没有文字障碍,阅读古代史书也不无困难.以《史记》而言,需要了解全书结构,知道各个部分之间存在彼此支援的关系,于是结合各个部分甚至不同的传记弄清一件事,已经是比较专业的行为了.其实,《史记》相对好些,只要知道取舍,只读传的部分,以人物为核心的故事立刻可以获得,阅读愉悦感会立刻涌上心头.而表、志的部分可以弃之不顾.世家部分有点难,因为事实上存在两类世家,一是战国七雄那样的政权传记,一是陈胜世家那样的人物传记.后者与传没有什么不同,仅仅因为作者认为他们更重要,完全按照传去读便没有问题.政权传有的时候太枯燥,一个君主之后另一个君主,世系介绍没完没了,虽然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不做研究完全可以不顾及.

如果读《资治通鉴》会更有难度.与《史记》那样的纪传体不同,人物传总是比较好读,但《通鉴》是编年体史书,虽然有追述但毕竟时间是最核心的主线,同年发生的事必须写在同一年里,于是各个事件难免不发生相互影响,让读者颇感不耐.没有专业需要,读者如果通读《通鉴》,至少意志力是绝对可以称赞的.《通鉴》的难读问题,在《通鉴》刚刚诞生的宋朝已经显现.据说司马光亲自邀请几个人通读《通鉴》,只有一个叫王胜之的完成,多数人都半途而废.司马光曾经想写部简化版的《通鉴》,叫《通鉴举要历》,当然没有完成.直到袁枢的出现.袁枢是南宋人,是位《通鉴》的绝对爱好者,他通读多遍,仍然感到难读,于是把《通鉴》按自己的原则重新抄写一遍.他的抄写,以历史事件为核心,给每个事件进行了重新命名,如开篇之名为“三家分晋”,然后把《通鉴》的相关文字都系在新的标题之下,于是一部新书诞生了,这就是《资治通鉴纪事本末》,一共239 个事件, 另有附录事件66 个.一个新的史学体裁由此诞生, 这就是“纪事本末体”.

如今,专业学生都被老师要求先读《通鉴纪事本末》,而对于非专业的阅读者而言,42 卷的《通鉴纪事本末》看上去依然部帙浩繁,难免望而生畏.很多的读史爱好者,绝不是为了研究历史的来龙去脉,而是为了积累人生阅历,培根不是说过读史明智的话吗?那么什么样的书籍最为合适呢?

今天看来,张国刚教授的《〈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就是这样一部书.

好书应该有很多标准,而作者的专家身份往往最受重视,原因很简单,专家的学术底线是令人放心的.张国刚先生作为历史学家,对于《通鉴》的熟悉是无可置疑的,而此书的写作,又是针对非专业人群,于是成为两个最重要指标的保证.这两个指标, 一是学术根本,一是通俗特性.通俗的历史写作,是非虚构的作品,是有学术依据的,所谓通俗至少是文字通俗,较少专业术语而已.

因为大众阅读的需求,现在市场的通俗历史书籍并不少,参与写作的人群也是形形色色,比较而言,专家针对非专业读者的写作并不多.分析原因,不外有两个,第一是与环境不适应.学者的环境主要是学术环境,但历史学界不鼓励专家书写通俗读物,相关的学术评价体系,也十分排斥通俗读物写作.比如,一个大学历史教授,如果书写通俗历史读物,在专业审评的时候,往往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一部通俗读物的写作肯定比一篇学术论文更难,但在学术评价中却不如一篇论文重要.这看上去与号称重视人民性的中国国情不符合,但事实的确如此.于是,写不了学术论文的非专业作者,就成了历史通俗读物写作的主力军.第二,有的专家不屑于写作通俗读物,有的专家是写不了通俗读物.长期的学术训练,导致部分专家只掌握学术语言,请他们把文字写得通俗一点,他们不会.肯花工夫为非专业读者写作,是难能可贵的,而张国刚先生此书正是如此.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一共是20讲,也可以说是张国刚的“通鉴二十讲”,每讲之下,再设三五个小标题.有的标题,直接用了《通鉴纪事本末》的,如“三家分晋”,多数都是自己命名的.全书的思路,其实跟袁枢是一致的,就是以历史事件为核心,讲述《通鉴》的多个侧面.从基本面看,《通鉴》所涉及的历史,从战国到五代十国,本书涉及了所有重要朝代,战国、秦汉、三国两晋、隋唐,省略了十六国和五代十国,不过在《隋唐霸业》一讲中,第一节是《北朝政局》,从北魏讲到隋朝,多少弥补了大标题中缺少十六国这个时代问题.各个朝代也各有侧重,唐朝后期就没有涉及.

对于非专业读者而言,张国刚新书其实比《通鉴纪事本末》更适合,因为张先生的分析与导论, 会引导 读者思考,尤其是人生思考.比如《三家分晋》,《通鉴》开篇,司马光重视的是人才观的问题,于是用“臣光曰”的方式进行讨论,强调人才德的方面是如何重要.张先生则把当今的领导学内容带进来,导言指出“三家分晋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领导者的基本素质和领导能力是带好队伍,不光自己要谦虚谨慎地处理国务政务,而且要让人愿意跟你走,愿意为你做事.同时, 一个真正的人才,应该……”.这样的导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功用,更重要的是,这才是非专业读者最想要的东西.在《纵横捭阖》一讲中,主要是秦国的崛起,第一节是《南取巴蜀》.故事发生在秦惠文王的时候,关于秦国的发展战略出现了分歧,张仪主张进攻中原,司马错主张南取巴蜀,双方各自申诉理由,秦惠文王决定赞同司马错的意见.张先生的新书认真分析秦国的局面,理清两个战略的利弊,论证为什么秦国的决定是正确的.张先生指出“我们发现,司马错讲的道理,其实就是闷着头发财,就是在你实力不够强大的时候,你要避免成为众矢之的”.这是国家发展战略问题吗?至少也是人生抉择吧.读史明智,首先是人生智慧的提升.历史,不过是前人的人生,因为所有人生都有相似性,于是前人的经验教训就可以成就后人的智慧,读史于是成为提高人生智慧的课堂.所谓通俗特性, 并非单指文字通俗,更是指议题的发散性,不仅对理解历史有帮助,对于理解人生也有帮助.读《通鉴》, 资料主要来自《通鉴》,不会曲解史书的资料,也不会违背历史学的基本理论与规律,这就是学术性的把握.张先生此书,为了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把问题说得更透彻,资料根本没有局限于《通鉴》, 《史记》《汉书》的资料常常被使用,甚至还使用考古新近发现的资料.即使是《通鉴》阅读,也不是说只有《通鉴》的资料最恰当.这是读者幸运之处,这也是专业学者的可信任之处.这就是学术根本性的体现.

张国刚《〈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中华书局,2016年.

学术性与通俗性获得保证,是否就具备了好书的一切特征呢?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性,可以让我们增长智慧.历史与现实的隔绝,可以培养我们另外一种能力,即冷静地观察,客观地分析,建立一种他者视角,从而克服自我、克服冲动、克服主观的情感纠结和介入.读书的好处,是临时拜托自我,完全沉浸在另外一个世界,那个世界的最大好处是与我无关.等到从读书中醒来回归现实,又可以信心百倍地投入了.如果在现实世界,我们也能学会冷静面对,我们的成熟度和成功度,都会获得大幅度提升.

辛德勇先生著《海昏侯刘贺》, 就是一部这样的书.请你跟随教授的指引,走进西汉海昏侯的世界.这个世界,遥远又陌生, 与读者没有一点关系.西汉有位只当过27 天皇帝的人,他叫刘贺,当皇帝的热劲还没上来就被废黜了.废黜了皇帝被封为海昏侯,后来到海昏县居住,最后埋葬在那里.海昏县属于今南昌市, 汉代叫豫章郡.2011年,刘贺的陵墓被发现,2015 年正式向世界公布,2016 年, 部分随葬品在北京展出,成为多年以来最为轰动的考古学大事件.刘贺墓保存完好,丰富的随葬品令人叹为观止,各种各样的黄金堆积在墓中, 金饼、金板、马蹄金、麟趾金让人目不暇接,于是一连串的问题涌入人们的头脑之中:墓主人到底是什么人?如此丰厚的随葬品说明了什么?有关他的历史记载是否真实?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刘贺墓中大量文物的发现,让刘贺立刻成为明星.从汉代历史研究专家到一般群众,很多人受到刘贺吸引,新的看法、新的解释和新的论文,乘着传媒带来的东风,蜂拥而至.刘贺研究,于是超出了学术的领地,迅速向全社会传播开来,刘贺成了社会话题,成为时尚话题,一时演变成了大众关心的问题.刘贺研究,原本属于纯粹的史学题目,在这种条件下,具备了大众话题的所有条件,即使很地道的研究,也具备了通俗的特性.辛德勇先生的《海昏侯刘贺》,是很单纯的学术著作,但因为主人公属于公众关心的人物,学术著作也拥有“好书”的资格.

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他的奶奶是汉武帝曾经十分宠爱的李夫人,有首流传很久的歌,据说主人公就是这位李夫人: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位李夫人的哥哥,有一位就是贰师将军李广利,他统帅汉朝的军队攻入贰师城,获得汗血宝马,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经典故事.李夫人给汉武帝生了一个儿子, 即昌邑王刘?,而刘贺就是刘?的独生子.汉武帝晚年追求长生不老,使劲吃药,结果导致性格暴躁,疑神疑鬼,在经历了太子事件打击之后,很快驾崩.临死,确立8岁的刘弗陵为太子,他就是汉昭帝.同时,命令霍光、金日銸、上官杰、桑弘羊、田千秋五大臣辅佐少帝.立刻,宫斗的戏码上演了,主人公不是昭帝而是霍光.汉昭帝22 岁就驾崩了,在位这十几年,都在霍光的控制之下,至于其他几位大臣, 除了金日銸正常去世外,都被霍光除去.

昭帝之后,在汉武帝的儿子中,有广陵王刘胥最长,但霍光不敢立刘胥为帝,因为刘胥已成年,可能不会听任霍光摆布, 于是刘贺出场了.此时的刘贺,年龄约20 岁, 比昭帝小一辈, 但此人有特点,就是为人“轻狂”,即白痴之意.霍光的用意路人皆知,便于控制而已.谁知道,刘贺果然轻狂,根本不知道政治厉害, 更不了解霍光的手段,竟然开始调动人马,安排武装,让霍光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冒犯.于是,27天之后,刘贺的皇帝身份被宣布废黜.后来又怎样了?宫斗的故事刚刚拉开帷幕,霍光的结局,刘贺的结局,疑案重重,直到两千多年后, 刘贺的陵墓被发现.

辛德勇教授的《海昏侯刘贺》, 讲的当然就是刘贺一生的故事,但是,围绕刘贺的一生,故事从来就不简单.历史的真相是最核心的问题,历史的记载是又一个问题.因为记载已经被人动过手脚,当事人为掩藏真相进行过现场处理,难度本来就不小.由于出现了考古资料,难度再加一层.更复杂的是,历代的史学家都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阐述过看法,最新的研究都要面对,层层解剖, 一一对话, 最终解析所有资料,还原历史真相,运用适当的逻辑,斟酌恰当的评价……看看历史学家怎样工作,确实是煞费苦心.

历史原本就很有趣味,研究更是充满趣味.冷静客观, 摒弃一切主观倾向,要处理那么多材料,要面对那么多问题…… 最初你可能最担心的是刘贺,后来你最同情钦佩的可能是辛德勇教授.历史研究原来可以如此美妙,这里的世界竟然如此完整,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真理确实是颠扑不破的.如果你产生了这样的感觉,你的阅读就成功了.辛德勇《海昏侯刘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

一次考古发现让刘贺成为公众话题,那么丝绸之路呢?中国本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现在,因为“一带一路”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让丝绸之路这个原本只存在于学术界的概念大放光芒,成了更加重要的公众话题.图书市场的反应很迅速,有关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 的书籍大量出现,多年前的著作也逢再版机会,翻译、编著更是层出不穷.丝绸之路的研究视角无穷无尽,凡是丝绸之路上曾经的历史故事、地理风貌,甚至贩卖过的货物,往来的人员,无一不可以成为书写的主人公.那么,什么样的丝绸之路书籍,更值得推荐给大众呢?

赵丰先生的《锦程———中国的丝绸与丝绸之路》,成了今年的首选.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用丝绸定义丝绸之路的时候,当然是有感于丝绸在这条古代国际大通道上的重要作用.后来,很多研究者根据自己研究的不同对象,多次重新命名这条道路,如玉石之路、宗教之路、香料之路,等等,不一而足,但是依然是“丝绸之路”这个经典命名最具影响力.如何让今天的读者了解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或者今人如何认识这条丝绸之路?跟所有的历史课题一样,资料必须是首先面对的.历史文献中,不乏丝绸以及丝绸之路的相关记载,但是丝绸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原本就是一种物品,需要近距离地进行了解,观察经纬线、色彩、图案等,然后才能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些,仅仅依靠文献是完全做不到的.

出生于丝绸之乡的赵丰先生,从大学时代就开始研究丝绸,尤其关注丝绸之路上出土的丝绸.如今坐拥几十年的研究经验和累累硕果,赵丰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已经是世界范围内丝绸之路丝绸考古的研究权威.现在根据讲座文稿整理的《锦程》,是他丝绸考古研究的通俗著作,而我们从中看到的是他几十年的经验和丝绸视角的丝绸之路.了解丝绸之路当然要从丝绸开始,但是,没有丝路上的丝绸考古,研究就无从说起,现在好了,有了这部《锦程》, 丝绸与丝绸之路的人类故事,让你一览无余,饱尽眼福.

赵丰教授是丝绸考古的权威学者,在他的书中,很多丝绸故事他都是经手人.要从考古现场把古人身上的丝绸衣装剥离下来, 那可是个复杂的技术工作,当初要花费几个月的工夫才能完成,在书中,他的描述却是云淡风轻.

他不经意讲述的故事,无不精彩动人.丝绸考古,在解读人类文明的交往中,竟能发挥如此大的作用.

《锦程》是讲座文稿整理而来,讲座最初针对的就是非专业人士,所以书写文字简洁明了,很少用专业术语.对于一件出土丝织物,作者不厌其烦地仔细讲解,不仅让读者明白文物本身,更要交代文物的出土地、文物的制作地,让我们看到,丝绸之路上,到处都有丝绸出土,各个时代的丝绸织物,都纷纷从地下探出身,让今天的人们了解当年丝绸之路的盛况,人类文明交往的精彩细节.中国人最初怎么发现了蚕,然后进行家养,于是发明造就了丝绸事业.西方人如何欢迎中国的丝绸,如何从误解到真正明白,最后各地的丝绸作品如何相互交流,彼此交融,共同成就了人类的锦绣前程.

古代的丝绸,时间越久,越难以保留.所以,只有考古发掘,才能发现古代的丝绸.这些丝绸之路的第一证明物,每一件都在讲述着人类的文明故事.读《锦程》很容易感觉到,丝绸之路真是一座丝绸博物馆,地下文物的丰富,远超人们的想象.从五千年前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半颗蚕茧开始,丝绸的故事就拉开了序幕,在马王堆汉墓,在曾侯乙墓,所有中国古墓中出土的丝绸实物,中国人不会感到半点吃惊.但是,在南俄发现战国时期的中国丝织品,就不会视若无睹了,要知道,那个时候,丝绸之路的故事还没有开始呢.在新疆的楼兰古城发现了汉代的织锦,你可能不会太在意,但是在和田尼雅古城发现了古希腊风格的棉织物,你该有怎样的表情呢?那青海都兰出土的太阳神纹锦呢? 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里,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公主如何把丝绸的秘密藏在帽子里偷运到了新疆和田,谁能想到,斯坦因在和田的一个古代遗址中发现了几块木板画,画的正是同一个主题.

丝绸之路,从草原丝路、陆地丝路和海上丝路,从战国丝绸的西传,到明清时期中西方的大规模交流,用丝绸写就的一部丝绸之路历史,十三章的篇幅并不多,但整个丝绸之路的历史,就这样立体而生动地展现出来.如果阅读此书让你兴趣大开,没有问题,每一章都有参考文献, 足够满足你深入阅读的需要.

丝绸之路是一个宏大的叙事,找一个小角度,质朴而踏实地了解这个文明交融的历史,《锦程》会让你不虚此行.如果有一天,中国的大众都喜欢阅读这样的学术图书,彻底明白历史叙事和历史虚构之间的根本区别,懂得欣赏真实之美,坚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历史学就会满怀自豪了.

赵丰《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黄山书社,2016年.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责任编辑程成)

历史论文参考资料:

历史论文怎么写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中学历史教学期刊

历史杂志

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如何写历史论文

结束语,上文是关于历史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好书和历史书和盘点相关历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