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深圳毕业论文怎么写 和深圳市校企协同合作和联合培养问题调查和分析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生院硕士培养为例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深圳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1-04

《深圳市校企协同合作和联合培养问题调查和分析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生院硕士培养为例》

本文是关于深圳毕业论文怎么写跟哈尔滨工业大学和研究生院和校企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在研究生培养中日趋重要,为此国家自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启动了学术型硕士和应用型硕士的分类培养.为提高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需要不断深化当前的分类培养模式,将学术型硕士和应用型硕士在培养上明确区分开.校企联合培养作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一种方式和实现分类培养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很多高校得以实施.多年来,校企联合培养工作实施的效果褒贬不一.恰逢国家提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2011计划提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之间的深度合作,打破机制壁垒,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该计划为校企协同合作、校企联合培养工作注入了新鲜的理论血液.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建于2002年,硕士研究生涉及理、工、管、经4个学科门类,其中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类别涉及12个专业领域,目前累计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近两千人.校区致力于为深圳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专业性人才,同时顺应高等教育全球化趋势,不断探索全球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了解用人单位对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效果,了解进一步深化校企联合培养需要解决的问题,校区对深圳地区合作企业以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座谈,作为第一手资料了解了社会、地方企业对工科硕士毕业生的期望和要求.调研结果可借鉴用于改进校企联合培养工作.

二、调查内容与样本

调研主要采用座谈会、问卷调查两种方式.企业调研选取了十一家企业,均是深圳市知名企业,且在电子、网络、能源、生物器械等行业中居领先地位.参加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除了各企业分管领导、人力资源主管及技术负责人以外,还有部分在上述企业工作的哈工大毕业生,合计约80人.问卷主要就毕业生综合素质、毕业生业务能力、研究生培养模式、企业与高校合作意愿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目的是了解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要求,以及目前各行业、企业对高教的期望和关注点.座谈会上还就企业用人标准、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合作意向进行了解.调查问卷共发放80份,回收问卷41份,有效问卷41份.学生调研主要是针对2015级和2016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新生发放问卷.问卷主要就学生的工作经历、联合培养意愿、期望企业类型、培养时长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共发放1593份,回收问卷1302份,有效问卷1213份.企业和学生调查问卷均采用了多选、单选以及开放性回答等多种形式.

三、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1.毕业生综合素质.座谈及问卷结果显示,96%的企业认为哈工大毕业生工程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4%的企业认为哈工大毕业生需要进一步加强人际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43%的企业认为哈工大毕业生需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与终生学习能力.该调研结果提示校方在学生培养中应加强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2.企业对高校学生培养的期望和关注点.①对高校的课程设置.就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问题,与企业座谈及问卷结果显示,61%的企业希望课程设置应“按行业需求”设置专业模块与宽口径人才培养设置基础课程模块相结合的方式来设置课程;24%的企业希望根据具体企业需求,做“订单式”的专业模块课程设置.可见大部分企业希望高校能结合行业需求,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该调研结果对校方在修订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时应如何注重行业需求、注重现今相关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关注点有很好的启发.②对毕业生的关注点.就企业招聘毕业生最受关注内容的多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最受关注的是毕业生所完成学位论文研究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有58.5%的企业选择了此项;其次是毕业生的动手能力,有46.3%的企业选择了该项;此外是毕业生所修课程及课程成绩以及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社会活动,有31.7%的企业选择了此项.可见企业非常关注毕业生在学习阶段是否有实际应用价值研究课题的训练,参与具有应用价值课题研究的训练过程对学生从管理、对相关技术领域背景的了解、具体技术技能的掌握、实际动手能力的提升等都有一个全面的训练.因此,不难理解企业招聘毕业生时对其学位论文课题的关注度,甚至超过了对动手能力的关注.③对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态度.就校企联合培养将会带来哪些积极正面效应以及对学生的能力有哪些方面的提升,企业表示学生在“问题分析能力”和“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力”上提升最大.就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对企业带来哪些影响,企业表示最大的影响是为企业储备了人才.该结论有利于引导校企双方进行深入合作时,树立各主体的一致性目标.就影响校企联合培养质量有哪些因素,对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因素最高依次为:“合作企业重视”“学生个人”“实习课题”.④企业导师的支持度.就企业高管和企业技术人员对参与校企联合培养工作意愿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表示愿意参与,原因是可以帮助年轻人成长,自己觉得开心,同时也可以从学生身上学习到一些东西,对自己的工作确实有帮助;有个别技术人员表示由于自身的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指导学生,因此不愿参与.

3.学生对校企联合培养的期望和关注点.①参与问卷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参与问卷调查的全日制研究生中(包括专业学位硕士和工学硕士),10%的学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51%的学生有短期实习经验,39%的学生没有任何的工作或者实习经验,可推论九成学生缺乏工作经验.由此可见,要切实提高全日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实践应用能力,为学生创造实践应用环节是培养中的重要步骤,校企联合培养是提供这种机会的最好形式.调研结果显示有68%的学生对校企联合培养了解不多,31%的学生有一些了解,很了解的只有1%,绝大部分的全日制研究生是一直在学校学习.该结果说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就必须要有更多的实践应用环节,传统的实验室培养模式可能只会是本科培养模式的延伸.②对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意愿.就学生对校企联合培养的参与意愿,68%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21%的学生表示无所谓,11%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愿意参加.调研结果表明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学生意愿方面有广泛的基础.就学生希望参与校企联合培养企业类型的调研结果显示,最受欢迎的企业依次是外企、国企和民企.该结果对合作基地的选取有一定借鉴作用,同时也侧面反映了学生对将来就业对不同企业的喜好度,多年来外企一直是学生青睐的去向.在开放性问题中,一些学生建议多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并注意“把学生学识提升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学生们认为校企联合培养可以给在校研究生提供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让研究生们提前了解企业公司的就业形势,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③对实习时长的意愿.就学生对校企联合培养时长的意愿调研结果显示,“2-3个月的短期实习”和“1-1.5年在企业完成整个学位论文课题研究”选项皆能被学生接受,前者为46%,后者为39%.选择4-6个月的学生仅占15%.学生普遍希望要么有个短期的实习,只是对企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要么有一个相对长的实习,一直在企业完成整个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调查分析,企业和研究生对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普遍持支持态度.企业与高校联合参与校企联合培养工作更注重的是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不但可以为其储备人才,降低企业招聘成本,同时还可以为企业技术创新带来更多的新鲜血液.但是要保障校企联合培养的质量,必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规范企业和企业导师资质.选取基地依托企业时,要将研究生联合培养的问题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方向结合起来,同时注意有效利用政府相关部门的协同创新政策,对合作企业和企业副导师的资质进行要求.企业是否适合参与校企联合培养,可通过考察企业资产总值、产品或服务市场占有率、能否提供与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相匹配的技术和工程问题、是否有研发部门和研发项目以及是否有具备指导能力的技术人员等具体情况来确定,并应在双方意愿下签署相关协议,保障合作双方的权益.定义协同创新模式下的新型企业导师职责,注意突破传统企业导师只负责实习生工作指导的局限,覆盖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企业导师的任职条件也要打破传统的只有职称限制的局限,应从业务能力、学术造诣、管理水平、人品作风等方面进行要求.

2.进行课题申请和变更管理.高校在确定与企业合作时,应审核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所在项目、研究内容、企业导师信息,确保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行业应用价值,符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的培养要求.实习课题变更管理也应该纳入到高校监控范围,如果不将课题变更纳入管理,很容易造成虎头蛇尾或联合培养过程发散式不可控.企业提供的联合培养课题申请和变更均需要通过高校的审查,有利于保障课题水平符合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

3.建设协同创新环境下的激励机制.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联合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人才培养行为主要是由系统内部的主体来施行,是各主体协同作用的过程.由于教师、企业导师人员参与联合培养的态度、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推动联合培养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建立一套能充分调动各主体积极性的内部激励制度.通过建立科学的培养绩效评价体系,充分激发各主体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潜能,从而为研究生联合培养的顺利进行提供推动力.对于校内教师的激励,可以从招生政策、工作量计算、科研鼓励等方面进行倾斜,其目的是调动教师对联合培养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对此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企业导师的激励,还需要在和企业管理者(如人事部门)的充分沟通外,找出各个企业不同的激励措施,其目的是充分借助企业人才的优势.企业导师负责研究生在工程技术实践与工程管理实践活动中能力的培养,为研究生提供专业实践条件,并协助校内导师做好研究生校外实践的管理工作.根据调查结果,有些企业导师对此工作并不热衷,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出面与企业沟通,以发聘书和酬劳等方式,给予企业副导师必要的精神及物质双重奖励.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健全企业副导师的相关考核、激励制度,提高企业副导师的积极性.

4.建立协同有效的定期交流机制.根据调研结果,学院与企业联系越紧密,学生的论文质量越高、学习进度越快.定期与企业交流学生实习进展,有利于提高企业领导的关注力,充分调动企业内部的人力、经费、设备等有效资源以帮助学生高质量完成实习,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共赢.将校企沟通常态化,对管理经验和发生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在交流协调方面,建立完善的信息跟踪与公开制度,校企双方都可及时了解人才培养的最新信息,从学生和企业两方面对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展开定期评价和问题跟踪.建立有效的交流与协调平台,就需要对交流的方式、频率信息进行规范.实习结束后,学校管理者应及时对实习生情况进行总结,对依托企业的联合培养学生能力和企业导师的指导能力进行评价.企业导师对实习生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实习情况,包括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工程意识、协作精神、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定期交流实习评价,也有利于持续改进联合培养项目,使其走入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

5.引入企业优秀智力资源.调研发现,深圳市部分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领导或技术领导不仅具有丰富的学识和专业技能,而且对学生培养工作有着切实又独到的见解,个别企业领导人本身就具有博导或硕导的资质.鉴于此,建议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过程中,譬如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授课、专题讲座、论文答辩等环节,邀请有资质的企业专家参与.为鼓励引导企业专家参与,高校可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或提供经费支持.

五、结束语

校企联合培养是实现分类培养,提高应用型硕士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企业和研究生的调查发现,该工作推行具有广泛的学生基础,大多数深圳地区的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也持支持态度.但是如何协同校企双方的资源,创新性地实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实践能力提升,是留给高校管理者的重要课题.在培养过程中引入企业智力资源,增加实习课题审查,建立协作交流机制等措施可为保证校企联合培养质量提供有效支持.

深圳论文参考资料:

上文结束语:该文是大学硕士与深圳本科深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哈尔滨工业大学和研究生院和校企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