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生化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与智库平台H指数对生物与生化领域作者群的评价效力分析*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生化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4-13

《智库平台H指数对生物与生化领域作者群的评价效力分析*》

该文是关于生化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和智库和智库平台H指数和评价效力分析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智库;文献计量;评价分析;H指数

摘 要:文章以沈阳农业大学建设的“ESI学科评价成果库”为来源库,通过SPSS数理统计方法构建H指数与发文量及被引频次之间的评价体系,并以文献计量方法分析遗传分子生物学领域中50位高被引作者H指数、发文量及篇均被引量之间的排名变化规律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得出H指数与发文量、被引频次指标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即H指数越高,其篇均被引量越高的结果,以期为农业智库建设中生化领域“双一流”学科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8-0115-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要想立足于长远发展,发挥高校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就要充分利用自身学科优势,构建对师生有益的新型智库[1].目前,很多高校都纷纷建设具有学院资源特色的智库.例如,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建设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哈尔滨商业大学学者文库”“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构知识库”,让全社会了解哈尔滨商业大学学者及学科的研究方向与专长[2].笔者在CNKI数据库以“高校智库”“文献计量”为检索字段展开检索,得到检索结果1条;以“高校智库”“图书馆”为检索字段展开检索,得到检索结果70条,研究发现关于“文献计量”在高校智库中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仍是空白.目前很多高校有关智库建设只是简单罗列出了专家学者的信息,但缺乏对信息的更新与维护,以及顶尖学科间、作者群之间的对比分析.作为高校文献信息枢纽的图书馆,除了自建软硬件设施,更要注重引进高质量、符合智库需求的数据库资源,让本校学者更多地了解其他高水平科研转化成果的同时,搭建符合自身特色的智库平台,是当前学术界的一项重点研究方向[3].

在高校智库建设中,如何利用文献计量手段例如ESI、JCR等学科评价方式确定某一学科领域与顶尖研究机构上的薄弱环节,横向比较国内高校的科研地位;如何准确挖掘作者发文H指数对其产出数量的影响力,直观揭示出评价人员的科研水平,实现不同学科领域科研状态的个性化信息推送及在智库发展中的应用已成为新的研究视角[4].笔者以智库建设平台中高被引学者的相关指标数据为来源,通过统计分析确定该学科领域在高校智库中的功能拓展、数据挖掘及在智库平台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实现以计量学在智库当中的服务模式、服务方法、服务功能定位,以全新的思路引领高校学科发展建设,多角度开拓图书馆智库建设空间.

1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与收集

在计量学领域,评价论文的重要性及影响力有两个指标,一是发文量,二是被引量.2005年,统计学者HIRSCH提出H指数这一全新的评价指标,丰富和发展了文献计量指标评价体系,并且迅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5].H指数是指当某人的引文数量大于或者等于H的H篇论文数量即为H指数,它代表了高引用次数(HighCitations),对高校的人才引进、员工的职务晋升都可以进行准确地评判,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诸多专家学者以此为特征,对其优缺点进行深入分析.有学者认为,H指数与论文发表总量及被引次数呈正相关,李继红用H指数综合H指数两项指标数据评价《编辑学报》中核心作者,有效地反映出科研人员发文质量对核心期刊的贡献度[6].也有研究发现,H指数不能区分H值相同,但论文被引频次相差悬殊的情况同时存在H值只升不降的局面,导致科研人员在已有成绩面前吃老本的负面作用[7].文章中出现的数据来自高校图书馆WEBOFSCIENCE“ESI学科评价成果库”.一般而言,ESI高被引论文在学科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作者的科研水平能够被学术领域广泛认可.通过不同学科领域学者库的搭建,为学术性人才的挖掘提供参考依据.其检索路径为Biology&Biochemistry(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以author为字段,以分子生物学高被引学者名及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名的全称、简称、缩写等多种署名方式进行逐一搜索统计,根据发文数量及排名情况最后确定出H指数排名前50位高被引学者的相关指标数据.

1.2研究方法

笔者选取农业学科领域中遗传分子及生物学领域中高被引作者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SPSS数据统计学方法,探索H指数、发文量及被引量之间的排名变化规律,并观察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以便让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更多地了解尖端学科发展方向与趋势及作者群的分布特征,为农业智库建设中“双一流”学科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

2遗传分子生物学H指数、发文量与被引量等计量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2.1H指数、发文量、被引频次及篇均被引量的描述统计

H指数在发文篇数及被引频次当中的分析评价,能直观反映科研人员的整体学术水平.通过SPSS数理统计回归分析计算,专家学者发文H指数的平均值为22.10,标准方差为13.54,偏度系数为0.25,变异系数为0.61.偏度系数与变异系数均小于均值与标准差,说明三个指标间更趋于正态分布特征.遗传分子生物学H指数的变化范围为1~53,H指数在0~10之间的有12人,10~20之间的有11人,20~30之间的有11人,30以上的有16人.有专家认为,学者的H指数达到40则可称为杰出专家.从统计数据看,生物及生化领域H指数在40以上的有6位,占总人数的0.12%,说明只有少数人员达到科研事业的顶峰.中山大学黄渤的H指数最高为53,发文量为157篇,被引3,517次;浙江大学王平的H指数为45,发文量为120篇,被引5,720次;中国科学院王俊及南开大学王磊的H指数位居第四、第五位.发文量排名第一的是中国科学院的王俊,其H指数为44,被引频次为10,278;发文量排名第二的是中国科学院王辉,其H指数为33,被引频次为6,669;发文量排名第三的是复旦大学金力,发文篇数为486,H指数为35,486.从大量数据可以看出,有专家发文H指数位居第一,但是其发文总量与被引频次并非排在第一位.

李迎,潘飞:智库平台H指数对生物及生化领域作者群的评价效力分析*2.2H指数与指标数据之间的相关分析研究

H指数不仅在学科领域解决了传统评价方式存在的诸多问题,其在学术界专家智库平台的广泛推广及应用,更是突破了数据罗列的局限,完善了科研人员学术贡献率的客观评价方式,为该学科领域对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及转化创新提供了大量的参考价值.H指数的延伸与拓展进一步完善了学者的评价标准,通过SPSS数理统计软件中的Person相关分析结果得出,H指数与发文量、被引频次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P<0.01),相关系数为0.560和0.687,被引频次与发文量、篇均被引量之间的相关性也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492和0.577.

2.3H指数与发文量排名之间的相关分析

发文量代表了学者的科研能力,是学者的学术能力及影响力的量化基础,但是一味地追求论文数量而忽略质量,会出现“学术泡沫”等现象,但文章的被引频次数太高会掩盖低引用的文章,会导致个别学术水平夸大的现象.H指数的引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准确衡量学者的科研产出实力及科研成果,但H指数对那些刚刚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因为他们的论文产出量比较少,导致在分析过程中H指数可能会较低.然而H指数是否与学者年龄之间存在正相关,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成果,还需进一步分析研究.笔者通过对分子生物学及生化领域作者群H指数与发文量的分析,结果显示H指数与发文量排名没有变化的有5人,虽然H指数与发文量之间成正相关,但是H指数仍然不高,而且部分论文质量也不高.根据相关数据分析显示,H指数与发文篇数间的一线方程为y等于7.7023x+15.867,R2为0.7135,要想准确地评价H指数,不仅要求论文的数量达标,而且论文的质量也要达到一定标准.

2.4H指数与被引频次排名之间的相关分析

H指数与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性为0.687,在50名高被引学者当中,H指数排名与被引频次排名没有变化的有7人,排名差额不超过5(变化范围较小)的有33人,这说明学者会因为一篇论文或者几篇论文的高被引频次,影响了他们的H指数变化.根据相关数据分析显示,H指数与被引频次排名之间的一线方程为y等于184.77x-1303.6,R2为0.524,相关性显著.

2.5H指数与作者单位之间的比较分析

基于ESI数据分析显示,笔者以大学为单元对生物化学领域的H指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收录论文最多的前5个作者单位依次是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各高校H综合指数分别为156、112、104、81和74.研究发现,不同层次单位中科研人员学术水平具有显著差异,高校办学规格越高对学术的研究重视程度就越高,拥有科研资源的条件就越多.上述五所高校在2017年中国“双一流”大学排行榜中也均列居前位,其科研人员的H指数较高.

3结果与讨论

3.1H指数对各评价指标的评价效力分析

笔者通过对遗传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化学领域作者群的计量分析,揭示了H指数与发文量、被引频次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相关系数为0.560和0.687,说明篇均论文的引用度越高,越有助于学者H指数的提高.但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表明,被引量及篇均被引量也存在自引及团队自引情况,一些微小变化都会直接引起H指数的较大波动,导致H指数与篇均被引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随着大量研究成果的涌现,笔者认为还需要提出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学者研究领域及热点方向进行更全面的分析,为科研人员持久绩效评估提供参考与借鉴.笔者通过对H指数与作者发文单位的统计分析,揭示了H指数不仅影响作者的科研水平,对高校的排名及冲刺“双一流”学科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3.2学科智库平台的价值与衡量

高校科研管理智库平台的搭建,可以较直观地反映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以及所收录论文数量及篇均被引量的分布情况,由于科研信息不断更新,作者篇均被引率增加,也会改变H指数,甚至引起其他指标的变化,并且不同学科间科研人员的H指数不具有可比性.如:某学科领域研究人员较少,那么该领域科研人员的论文被引频次及篇均被引量就会明显减少;某学科领域研究人员较多,那么该领域科研人员的论文被引频次及篇均被引量就会随之增加.

3.3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国际科教融合培养模式

笔者从相关统计数据得出,生物及生化领域H指数在40以上的仅6人,在50位高水平专家学者中仅占0.12%,说明该学科领域的科研水平较国际化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笔者认为,为提高农业院校学者的整体科研水平,高校需要建立以联合培养、合作研究为主要目的的专家团队,并制订切合实际的培养计划和方案,通过学科定位、知识拓展等途径,搭建农业院校人才智库建设平台.

4结语

高校智库建设需要多种文献计量方法及时、客观、全面地报道最新研究成果及学者的最新研究动态,以便为广大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笔者认为,基于文献分析的高校智库在今后的运行过程中,还需要数据管理、信息分析、信息推送等专业人员,在人员需求与培养方面,高校需要有专业化、素质化、全方位的人员培养机制,以提高科研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雪岩,彭焱.高校图书馆参与高校智库建设与服务的优势及路径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22):28-33.

[2]黄长伟,曲永鑫.高校图书馆智库平台建设探究:以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6(12):35-37.

[3]毕长泉,曹健,孙会清,等.美英世界一流高校智库成果调查分析[J].图书馆,2016(9):71-76.

[4]陆雪梅.高校图书馆服务新型智库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16(8):79-82.

[5]HirschJE.Anindextoquantifyanindividualscientificresearchoutput[J].Proceeding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2016(46):165-221.

[6]李继红,王洪江.综合H指数和H系列指数测评期刊核心作者的比较研究:以《编辑学报》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3):266-269.

[7]苗淼,蔡凯.作者H指数与作者被引次数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创新科技,2015(4):75-78.

(编校:马怀云)

生化论文参考资料:

综上资料:本文是关于生化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智库和智库平台H指数和评价效力分析相关生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