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改善民生方面开题报告范文 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方面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改善民生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3-27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本文是改善民生方面开题报告范文跟民生水平和保障和改善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成为新时代人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

一、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体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经历传统经济增长第一的发展观、综合的发展观、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等四个阶段.中国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党的十八大报告,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坚持人体”的原则,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既兼顾了中国特色,也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体现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

从理论基础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但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从价值观层面看,体现了人民是价值的主体,体现了人“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17“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从中国实践来看,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体现了中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中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中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1]39,“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从方法论层面看,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我们说发展是为了人民,中国的发展更要依靠人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发挥人人翁的精神,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积极投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正如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二、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实现共享发展

共享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核心,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最终体现在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上,我们的发展要实现的是公共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少数人、部门利益最大化.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把共享确定为必须牢固树立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这就是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共享的实质是共富,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在“全面”,人民共享就是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在内的人都能享受到发展成果,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劳动者的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将继续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意味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共享发展还意味着我国的教育、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民族之间、行业之间能够更加公正地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资源,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三、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提高生活质量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沿着党的十七大要“改善人民的生活”的思路,党的十八大提出“人民的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首次提出生活质量的问题,这意味着我们党对人民群众需求变化的深刻把握.中国目前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走向全面小康社会,人民的需求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过程中,体现的是人们消费层次的转型升级.因此,在“十三五”规划中我们看到这样的表述:“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意味着人民群众在解决了物质层面的需要之后,社会、文化的高层次发展需要和精神需要大量出现,人们更加注重追求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

四、以人民为中心必须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

总书记深刻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2012年11月15日,当选总书记的在与中外记者见面的讲话时指出:“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书记指出:“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3]针对当前我国在民生方面还存在的问题,党提出“抓重点、补短板、兜底线”的思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这就意味着在民生建设中,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有不同的重点.当老百姓能上得起学时,提升人的发展能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是重点;在不断解决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同时,加快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健康管理、发展健康产业、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等是重点;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们建设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发展养老产业、改变人口生育政策是重点;当人民解决温饱问题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重点;当我们建立了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是重点.当前,我们要加快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民族边远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解决当前民生建设的短板问题.“兜底线”就是坚守民生底线思维.“守住底线”,就是要把好就业底线,以发展促就业,始终保持一定水平的社会就业率是小康社会的最基本要求;“守住底线”,还要守住脱贫的底线.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守住底线”,还要扎牢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安全网这个底线,实现养老、医疗、救助等保障制度的全覆盖,并且逐渐提高保障水平.党的十九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基础上又提出“幼有所育、弱有所扶”.这充分说明我们党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改善民生问题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五、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总书记上任之后,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的精准扶贫攻坚战.针对新时期的扶贫工作,总书记提出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要求.根据扶贫攻坚新情况,提出“扶贫要扶志”、“扶贫必扶智”和“扶贫要精准”的新理念,这是我们党扶贫理念的创新,使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又有了新局面.首先,“扶贫要扶志”就是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要有积极脱贫的意志和精神状态;其次,“扶贫必扶智”就是要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这既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精准扶贫是总书记在总结我国数十年扶贫工作经验、教训之上,根据目前中国贫困群体状况所提出的针对性措施,就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2013年11月,总书记在湘西农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思想.精准扶贫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其核心要义就是精准化理念,要求将精准化理念作为扶贫工作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扶贫工作的全过程.在2015年详细论述了其分批分类扶贫理念,并概括为“四个一批”,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切实提高扶贫实效,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目的是在扶贫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再上一个台阶.2017年2月22日,总书记在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会上指出,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做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绩显著,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 000万人,累计有6 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年底的102%下降到现在的4%以下[1]4,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当前,脱贫攻坚工作进入新阶段,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问题.要求,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强化支撑体系,加大政策倾斜,聚焦精准发力,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六、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努力改善民生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现代化是指为了适应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使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管理、教育方式方法以及教育设备从传统迈向现代的过程,培养出适应国家现代化发展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新型劳动者.通过教育方方面面的现代化,使教育事业在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加速推动国家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把提升人的发展能力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着力增强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快建设人力资本强国.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第一,加快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向中西部和民族边远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第二,要特别关注当前特殊群体的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服务.第三,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第四,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全面提高高校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第五,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增强教育改革发展活力.第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1]37.

七、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同样毋庸置疑,“看病难”“看病贵”依然是困扰人们生活的一大痼疾,追求健康、幸福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百姓的美好愿望.让人们看得起病、看得了病、看得好病,是我们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首次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十三五”规划纲要,从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的高度出发,突出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并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通过综合性的政策举措,实现健康发展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一是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重大疾病的防治;二是要健全优质、高效、整合型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特别是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三是要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四是要建设健康的社会环境,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4];五是要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六是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

八、以人民为中心必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老龄化形势严峻.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1世纪的中国社会,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人口年龄结构不可能再度年轻化,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一种社会常态,亦会成为最重要的人口和社会经济现象之一[5].老年人的服务不仅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还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前途,关乎中华民族的未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十三五”规划纲要专辟一章论述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论述了中国未来五年应对老龄化挑战的积极态度和措施.为了应对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和劳动人口的下降,“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增强大龄劳动力就业能力;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建设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

参考文献:

[1]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111.

[3]霍小光,王骏勇. 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N].中国青年报,2014-12-15.

[4]李斌答本网记者问:“健康中国”力推六大任务[EB/OL]. 中国经济网,2016-03-08.

[5]原新.中国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J].国家治理,2014,(21).

[责任编辑:梁桂芝]

改善民生论文参考资料:

民生问题论文

总结:此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民生水平和保障和改善方面的改善民生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改善民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