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教育学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师范生教育学公共课开展表演构建的类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教育学范文 类别:本科论文 2024-01-10

《师范生教育学公共课开展表演构建的》

本文是教育学方面论文范文集和师范生和创新探索和教育学有关论文范文集。

摘 要:面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师范生,以被压迫者剧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心流理论为基础,开展表演构建的创新探索有利于提升教学资源的生成性、多元性和包容性,符合师范生教育政策导向、教师专业发展诉求和课程优化需要.表演构建的组织实施包含6个步骤,“如坐针毡”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历时7个学期,覆盖16个专业1160名师范生的研究实践证明:师范生教育学公共课开展表演构建对于提升课程的师生参与度和师范生的逻辑思辨能力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创新教学形式的同时也体现出一定的研究品质,值得在师范教育阶段推广.

关键词:师范生;教育学公共课;表演构建;被压迫者剧场;“如坐针毡”

中图分类号:G424.1;G6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129(2018)05-0031-07

在师范生教育学公共课上开展的表演构建有别于传统的角色扮演,表演是形式,构建是重点.师范生们根据任课教师提出的跨专业原则,自主组建表演构建的小组,以某个确定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问题为背景,基于政策梳理和真实故事的收集,共同进行具有权力关系差异与冲突感的剧情创编和表演.表演结束后,强调表演者保留角色立场,通过与观演者之间的提问、对话、质疑、辩论,多维探讨表演的问题指向与问题解决.开展表演构建的创新实践,旨在创新教育学公共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新颖性与体验性,帮助师范生在参加教育见习、实习之前就能多角度、深层次地丰富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角色体验,从而拓展师范生对教育热点问题的解读视野,并深化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

一、师范生教育学公共课开展表演构建的逻辑起点

师范生教育学公共课开展表演构建,是与师范生教育政策导向、教师专业发展诉求和课程优化需要契合的选择,是有利于师范教育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发展一致性的有益探索,也是助力建设一流师范教育的课堂创新.

(一)师范生教育政策导向

总书记2014年9月1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深刻指出: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1].2016年3月,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师〔2016〕2号),要求“在师范生培养方案中设置足量的教育实践课程,以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为主要模块,构建包括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教研实践等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2].2018年2月11日,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其中强调教师教育要“注重教学基本功和实践教学,注重课程内容不断更新”[3].“加强实践能力”成为当今中国师范生教育政策的关键词,凸显了问题导向,指向师范生毕业后不能完全适应一线学校教育教学要求的现实问题.基于此,在师范生教育学公共课上开展表演构建,有利于师范生结合个人的真实体验,透过角色的演绎,深化对教育改革热点问题的理解,尤其是改革的动因,从而能够树立正确的教育改革价值取向.同时,也有助于打破传统教育实践制度的时空限制,将实践的触角延展至课程端,在教育见习、实习开始之前,更早地帮助师范生置身于充满冲突与张力的教育情境中,体会教师的角色定位,理解家长和学生的真实需求,感受社会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期待,增强其专业同理心.

(二)教师专业发展诉求

综观现行的师范生教育实践体系,无论在见习或是实习阶段,师范生的专业发展途径主要是依靠对经验教师的学习和模仿,而且从教育见习、实习报告的内容来看,师范生们侧重向经验教师模仿教案设计、教态呈现、教学指令等,但对于经验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与技巧、构建师生关系等方面经验的学习敏感性不足,而这恰恰是新教师与经验教师之间的主要差距.中小学及幼儿园的一线教师和校长们均认为师范生若能更好地理解教师、学生与家长三方的角色定位与心理期待,将有利于其成为教师后开展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因而,利用教育学公共课的平台开展表演构建的创新探索,一方面,能提供给师范生们体验教育教学情境的机会,而且情景范畴可以超越课堂,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另一方面,对培养师范生建立关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现实的问题意识,以及切合实际的专业发展理念有帮助.

(三)课程优化需要

教育学公共课作为师范生的系列必修课程,一直以传授教育基本理论、培养教育研究意识为主旨,期望师范生们学以致用、善于反思,批判地理解教育现象,指导其教育实践活动.但长期以来,教育学公共课的课堂上较多地采用讲授法,鉴于课时短、人数多的客观限制以及大学生的心智特征,开展一般的主题式小组讨论,难以深入并满足个体系统表达观点与思考的需求.在师范院校,教育学公共课的师范生来自于不同专业,而任课教师的专业背景一般都是教育学,尽管专业背景差异大,但是师生对课程的期待和心理诉求是存在共性的.从学生立场出发,课程内容的趣味性、课程形式的新颖性、课程拓展的实用性是其主要期待;从教师立场出发,课程目标的潜伏性、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课程形式的多样性、课堂活动的吸引力是其心理诉求.表演构建的内容选择要求紧扣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表演要求凸显角色之间的权力关系与冲突感.在探索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过程中,学生的精心准备、全情投入,促发了教师的多维思考和富有生成性的课堂评价,因而在提升课程旨趣、增加课程吸引力的同时,也实现了课程共建、教学相长,从而真正兼顾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课程形式的优化.

二、师范生教育学公共课开展表演构建的理论依据

师范生教育学公共课实施表演构建的步骤与程序主要是基于被压迫者剧场理论,建构主义则为成果产出的方向与可能性提供理据,而心流理论是解释师生对表演构建能够保证持续性投入的理论基础.

(一)被压迫者剧场理论

被压迫者剧场(TheatreoftheOppressed)理论是由巴西的剧作家奥古斯都·波瓦(AugustoBoal)首创,它透过参与的方式协助一般的民众,运用戏剧的形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肢体探索与暖身练习后,编演一出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或具有议题性的戏剧,重点在于构建问题与冲突[4].波瓦坚信“艺术不是反应现实的一面镜子,而是用来塑造现实的锤子”,他创造的被压迫者剧场根植于经济、哲学、政治、历史、伦理等多学科的土壤,与人们的生活文化息息相关,与社会背景紧密结合;它强调团结与增强的民众力量;透过形象、声音和语言的游戏练习,建构出一系列严谨的剧场活动[5].

波瓦的剧场体系和传统戏剧或剧场最大的不同在于:首先,在被压迫者剧场里,没有任何人担任一般意义下“权威导演”的角色,也没有剧作家预先编写好的现成剧本,更不要求参与者具备特定的条件或资格,例如年龄、性别、种族、职业等;其次,剧场故事来自民众,有真实性并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强调以参与者为主体的共同参与方式,运用戏剧的形式透过形象、声音和语言进行暖身游戏与即兴练习;最后,根据参与者日常生活的经验或见闻,创作一出戏剧并进行演出[6].以立法剧场(LegislativeTheatre)为例,波瓦在担任巴西里约热内卢市议员时,运用这个剧场形式完成了13个法案意见的收集[7].

为协助一般民众将肢体转化为表达的语言,波瓦创建了被压迫者剧场工作坊的3个步骤[8].步骤一:了解身体(knowingthebody).透过一连串暖身活动练习,人们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发现它的局限性和可能性;察觉它被社会化扭曲的情形和重新建构的可能.步骤二:让身体具有表达性(makingthebodyexpressive).波瓦设计了一系列剧场游戏练习,让人们有意识地以肢体、声音、图像来表达自己.例如,随机地选择一天24小时中的任意时间,让参与者仅用肢体来表达当时的状态.步骤三:剧场作为语言(thetheatreaslanguage).尝试一些使剧场成为人们表达语言的方法,主要包括五类剧场:(1)同步戏剧演出(simultaneousdramaturgy):观众随着演员的演出,同步“编说”故事,演员根据观众即席编说的故事,进行即兴演出;(2)形象剧场(imagetheatre):观众练习以身体雕塑图像来说话,用肢体塑造一个权力关系或某一群体想解决的具体困难;(3)的彩虹(rainbowofdesire):这是波瓦到欧洲时发展出来的剧场形式,旨在理解和探讨人们心理(内在压力、被压迫)的困扰,后来成了许多导演排戏时协助演员发展角色性格的训练方法[9];(4)脑袋中的(copsinthemind):探索个体自我内化的心理性压迫;(5)论坛剧场(forumtheatre):主持人(Joker)会在演出过程中数度中断戏剧的演出,鼓励并邀请观众走上舞台,取代主角(此时观众成为演出者,波瓦为突显观众越界成为演员的这个行动,给这个行动者一个新的名称:“观演者”)演出,以表达自己对演出呈现事件的意见,这个环节被称为“hot-seating”(“如坐针毡”)[10].

论坛剧场的设计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表达意见的空间;观众在戏剧演出过程中不再是与剧情无关的旁观者,而有机会对主角的言语或行为提出建议,因而,观演者得以成为影响剧情发展的行动者.在“如坐针毡”环节,主持人负责倒带式地重复演出(每个关键点至少三次)同一问题,让不同的观演者表达意见,强调“找寻所有可能”的方法和态度[6].论坛剧场是一种充满了对话性、反思性、生成性、针对性的剧场模式,本研究在教育学公共课上所开展的表演构建,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就是借鉴了这种模式.

(二)建构主义理论

现代建构主义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皮亚杰和维果斯基被认为是建构主义的先驱.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体的认知结构通过“同化”和“顺应”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同化”即为当个体遇到新的刺激时,把这种新的刺激对象纳入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顺应”则是已有的认知结构如果无法容纳新的对象,个体就应该对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调整,使其与环境相适应.个体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过程逐步建构起来的.而在维果斯基看来,学习是一种“社会建构”,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重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地位.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为:真正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是对意义的建构;是在一定社会文化情境下进行的、充分调动学习者身心潜力及以往经验而建构新知识的活动;是需要学生深入参与其中并能促进其身心成长的活动.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教学观与知识观认为:学生是通过个体经验与生活实际来进行知识传递和技能习得的[11].表演构建引入教育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师范生们对教育现象的反思意识会增强,并且更加自主地结合自身经历建构自己对于问题成因的认识,充分发挥自身的身心潜力投入表演准备、表演呈现、表演反思等过程,表现出个体主动“同化”与“顺应”的特征.在表演构建的过程中,置身于矛盾、冲突之中的师范生们更容易对自己所饰演的角色建构言之有物,对角色认知准确,对角色行为解释合理,整体表现充满个性且生动.

(三)心流理论

心流理论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芝加哥大学心理系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MihalyCsikszentmihalyi)教授将心流(flow)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心流体验发生的条件是:活动应具有挑战性且与一定的技能相适应,要具有一定的结构性特征,应具有内在动机驱动特征.学生获得心流体验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心理诉求[12].在教育学公共课上开展表演构建,需要遵循明确的活动步骤且结构性特征突出.同时,师范生们面对的挑战并不会因为表演结束而结束,在后续环节的构建、思考甚至反驳促使其必须持续地投入自己的精力,方能完成全部任务.而开展表演构建的主要目标,正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使其主动地投入教学过程,促进师生互动,从而打破传统教育学公共课教学以教师单方面讲授为主的格局,点燃师生对于教学活动的兴趣与.

三、师范生教育学公共课开展表演构建的实施步骤与重点

笔者从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以论坛剧场的实施程序为基础,并充分考虑到时间、空间的限制,结合实际进行了改良,相继在云南师范大学“中小学教育基础”“当代教师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基础教育改革动态”等教育学公共课的课堂上开展了表演构建的创新探索,实施过程依次遵循以下6个步骤.

(一)跨专业分组

要求学生跨专业组合成不同的小组,根据班级人数差异,6~8人一组.坚持跨专业分组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表演合作,促进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打破学科思维的局限,尤其鼓励文科与理科专业的学生混合组队.

(二)确定主题

鼓励师范生结合教育改革热点问题选择表演主题.各小组经过讨论后,自主选定主题,可以选择构建中小学课堂理想状态,或者选择反映中小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无论做出哪种选择,都要有相关的政策导向或者事实依据作为表演的基础,相关的资料、文本在表演之前提交给任课教师.

(三)表演示范

根据被压迫者剧场理论对身体表达性的要求,教师通过片段性的表演示范(例如,家长看到孩子不及格的成绩单如何反应;教师面对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如何应对,等等),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肢体、声音等途径表达情绪,帮助学生理解角色之间权力关系的流动和问题冲突的根源以及发展脉络,以避免学生的表演仅仅停留于呵斥、争吵等外显冲突.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师范生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这对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养有益,也对其就业准备、尤其是面试环节有指导意义.

(四)表演构建

云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公共课(含必修课与选修课)一般面向大一至大三的师范生开设,每学期有16周课程,每周2个学时.第1周确定了分组名单后,从第2周开始实施表演构建,排序由教师决定,可以将提交小组名单的顺序作为排序参考.要求每组表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不允许设置旁白,小组中每一位同学都必须参演.

(五)“如坐针毡”

表演结束后,立即进入“如坐针毡”环节,这是表演构建的关键环节.教师作为主持人介入,其他同学作为观演者,根据自己的疑惑、关注点和兴趣,向表演者提问,被提问的表演者坐在讲台上,面对所有观演者,依旧保持角色立场,回答所有提问、质疑,甚至批判,观演者也可以围绕同一个问题继续追问.

(六)小结与反思

“如坐针毡”环节结束后,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小结本组的表演主旨,教师从思维方式、提问的视角、质疑的依据等方面,对所有表演者和观演者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每个表演者在“如坐针毡”环节后,都要接受一个开放式的问卷调查,主要内容是反思自己的表演,并站在自己饰演的角色立场,探讨问题的解决途径,填写完毕后提交给任课教师纸质版,完成时间一般不超过一个星期.

上述6个步骤中,“如坐针毡”是最能体现构建意义的一环.该环节的讨论是开放式的,人人都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但是最重要的并不是寻找确定的答案,而是促使每一位参与者进行思考,在情境中及时地讨论问题的本质.“如坐针毡”有利于师范生深入地理解角色心境,进而理解角色在冲突情景中做出的极端选择反应.教师作为主持人介入时,一定要强调表演者不能“出戏”,而且务必要坚定地站在角色立场,力求使角色言行合理或者可以被理解,这就要求表演者对于角色的内在动机和“背后的故事”要有所准备,才能从容应对.同时,教师也要引导观演者从不同视角提出疑问.在一问一答之间,会产生新的冲突,进而引发新的思考,观演者、表演者和教师才会在这个过程同经历持续的头脑风暴,集体指向对教育现象的理解和对教育制度的反思.例如,某小组在“基础教育改革动态”的课堂上,曾经表演了一个组员高中时期的真实见闻:学生甲成绩优良,但是家境贫寒,学生乙成绩垫底,却是富二代,二人高中三年都是同班同学,学生乙平时经常出钱让学生甲帮忙做作业,几乎成为学生甲高中学费的主要来源.高考临近,学生乙以提供大学四年的学费为条件,雇学生甲代替自己考试,并让学生甲隔年再参加高考,以保证两人都有学上.学生甲答应了学生乙的要求,代替学生乙去参加高考,但被发现未遂,并被取消了高中毕业资格,三年不得参加高考,而学生乙却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学生甲心理压力倍增,选择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表演结束后,其他同学首先选择向学生乙发问,在回答过程中,学生乙的纨绔子弟气质和无所谓的态度激怒了观演者,引发了一波表演构建的.观演者们基于对学生乙的愤怒和对学生甲的同情,分别围绕生命的价值、受教育的意义、教育公平、高考制度、教育的价值取向、家庭教育、依法治校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现场气氛热烈,涌现了不少犀利而且针锋相对的真知灼见,是一次成功的表演构建典范.

四、师范生教育学公共课开展表演构建的特征与实效分析

截至2017年春季学期结束,共有来自历史、物理、生物、地理、数学、英语、化学、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科学、教育技术、音乐、美术、体育、舞蹈、华文教育等16个专业的1160名师范生参与了表演构建的创新探索,并且逐渐形成以下6项特征:第一,144个小组自选的表演主题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和家庭教育,58.36%的小组选择中小学课堂作为表演的情景,31.22%的小组选择兼有课堂与家庭的情景,还有9.14%的小组表演仅仅在家庭情景中,1.28%的小组选择校外情景(例如乡村支教主题);第二,学生、教师、家长、校长依次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角色,978名师范生扮演了中小学的学生,75名师范生扮演了教师,61名师范生扮演了家长,23名师范生扮演了校长;第三,师范生个体倾向于扮演更契合个人过往经历或者未来憧憬的角色,例如,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愿意饰演类似背景的角色,同时,也有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饰演了开明、温和的父亲或母亲;第四,在“如坐针毡”环节,表演者回答观众提问甚至辩论的时候会有意识地嵌入个体的直接或间接经验,以更好地论证角色行为的合理性,这个环节最能体现学生基于自己生命经验进行的角色建构,从而力求使角色的表现能够自圆其说,同时,在问答环节,被提问的角色也在经历心流体验的,例如一位同学在表演结束后的反馈中写道:“我在‘如坐针毡’环节里真切地感受到了压力,由于我们组的表演是关于期中考试的公平正义,我这个的反面角色在表演过程中似乎触犯了众怒,所以在接受提问时被大家谴责,但是我还是按照老师要求的那样,努力去维护角色行为的合理性,表演完感觉超越了自我,而现实生活中的我多数情况都是比较懦弱的,忍不住想为自己点赞”;第五,师范生在扮演自己本身不喜欢的角色时更容易理解角色的权力关系,例如,有一位女生饰演了一位极其强势的母亲,在其问卷中,她坦言自己的母亲就非常强势,没想到自己的表演构建比自己的母亲还强势,而这样的超越却出乎意料地帮助她理解了母亲的行为动因与温情表达方面的障碍;第六,反思阶段,表演者倾向于基于教材中的话语,从教育体制、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探究师生关系或者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发生异化的原因,体现出较强的总结、提炼能力,并在教材内容与表演内容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基本做到学以致用,而在期末考试中,也有不少同学会用课堂上表演构建过的内容论证自己的观点,这个特点,在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中体现得比较明显.

综合课堂观察、问卷统计结果和学生反馈,表演构建主要在以下3个方面取得了实效.

(一)教育学公共课的参与积极性提升

实施表演构建以来,7个学期的教育学公共课的平均出勤率达到96.4%,师范生们对表演构建的参与度与投入度都很高,并先后出现了17名非师范专业的旁听学生.传统提问环节不积极作答的学生,有30%左右在“如坐针毡”环节却能主动表达见解,并且能够提出新视角、新思路、新观点,也在这个过程中塑造了新的自我.大多数同学在表演结束后的反馈中能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进一步的阐释,把对角色的理解与构建延展到自己的生活与阅历,而且字里行间表明其获得了较为深刻的心流体验,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同学们参与其他小组表演提问的积极性,获得了良好的反响.

(二)师范生的逻辑思辨能力提高

为了增强在“如坐针毡”环节的说服力,积极参与的师范生们从初期简单阐述观点发展为后期的引经据典、用数据佐证,例如,曾经有小组表演高考移民问题,在回答提问时,为了说明高考招生在各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性,比较了山东省和北京市2015年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比例.总体上来看,每个学期的前半程,师范生们都是处于懵懂状态,只是简单地按照步骤完成表演构建的各个环节,而后半程明显地感受到师范生们在回答提问时除了讲道理,更爱举例子,既有观点,又有事实.师范生横向的归纳能力与纵向的演绎能力,在其阐述中能够有意识地去体现,逻辑思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观演者的提问质量与表演者的回答质量都得到提升.

(三)师生共同体验研究的乐趣

尽管表演构建的初衷是教学层面的创新,但是实践证明:师范生教育学公共课开展表演构建,展现出一定的艺术取向教育研究的品质,师生会不自觉地以研究者的视角审视表演的情景,具有研究过程易产生共鸣或移情、研究者角色变换自由、研究结果动态多元等特征[13].而且,表演一方面给了教师了解学生成长故事的窗口;另一方面也给了师范生了解特定角色在具体情景中做选择的价值取向.表演促使教师和师范生的问题聚焦意识因为表演构建得以强化,从而更容易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分析问题时不会浮于表面,这样的经历赋予了师范生对参加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选题的信心.据追踪统计,有22位同学的本科科研训练项目或毕业论文的选题灵感是源于表演构建,研究内容具体包括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青少年叛逆行为的成因、初中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小学阶段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高中教师沟通能力的提升途径、支教的可持续性发展策略等,实现了将构建透过表演延伸到课堂之外,同时也融入了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历程的目的.

综 上所述,表演构建把剧场和师范生的成长经历结合在一起,对师范生深入理解教育学公共课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这种创新探索有利于点燃师范生对公共课的热情,增进师范生与教材的互动,从而提高教育学公共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师范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广意义.

教育学论文参考资料:

教育学论文选题

有关教育学的论文

教育学论文范文

教育学杂志

教育学毕业论文

教育学杂志社

简而言之:上文是一篇关于师范生和创新探索和教育学方面的教育学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教育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