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艺术创作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和气势磅礴,意境宏阔黄河老人谢瑞阶绘画艺术创作分析方面论文例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艺术创作范文 类别:本科论文 2024-04-14

《气势磅礴,意境宏阔黄河老人谢瑞阶绘画艺术创作分析》

本文是关于艺术创作方面函授毕业论文范文和黄河和谢瑞阶和宏阔相关论文范文。

气势磅礴,意境宏阔

——黄河老人谢瑞阶绘画艺术创作分析

文/ 张育甲

摘 要:谢瑞阶是中原大地上杰出的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其以黄河为题材的绘画创作突出黄河风韵.他在长期的写生采风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重视技术上的创新,致力于传统与现代技法上的统合,将墨与色相互交融,形成了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是中原大地上盛开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谢瑞阶;绘画;艺术创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 年河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立项课题(SKL — 2017 —

1835)研究成果.

谢瑞阶(如图1)是一个介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艺术创作者.他体味生活、观察细微又极具想象力.他的作品绝非逸笔草草,聊以自娱,而是通过作品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时代的讴歌.

一、题材扎根生活,服务人民, 在生活中不断探索绘画艺术语言

丹纳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作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1]谢瑞阶从小生活在嵩山北麓黄河南岸,对黄河作为中华文明主要的发源地,中国的母亲河的理解本来就比一般人要理解的更为深刻.1955 年国家为了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资源,国务院制定了综合治理黄河的规划.在黄河流域人民和广大治理黄河的职工热火朝天的干劲中,谢瑞阶得到了鼓舞,开始了对黄河题材绘画的探索.

1955 年开始,他多次沿黄河进行实地考察,在治黄一线看到了很多令人鼓舞的场面,这种朝气蓬勃、胸怀宽广的革命气势正如那黄河水一样大度有容、自强不息.两者相得益彰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他、激励着他.他刚到工地时其创作并不是那么顺手,正如他回忆说:“我初到工地时,没有一点治黄的知识,对很多名词、术语生疏得很,很多道理搞不清楚,和人家说话来也有困难, 当然画起来也就更不得要领.”[2]当时的治黄工作人员对他很热情,不断地给他讲解各种资料,慢慢地他对黄河的认识逐渐加深.他并不是在自己的塔里低头搞创作而是经常将自己的作品拿给当地治黄工作人员观看, 这些工作人员直爽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将自己的绘画艺术扎根于生活、扎根于人民,在生活中不断锤炼自己的艺术语言.

石涛的名句“搜尽奇峰打草稿”指的是在绘画作品中要多搜集素材、多观察事物,这样才能迸发 出灵感,创造出伟大的艺术作品.谢瑞阶的黄河题材绘画之所 以引人注目,其原因就在于在他创作之前搜集了大量的素材, 他的创作不是传统山水画技法上的沿袭,而是通过采风实地考 察黄河流域的山水特点,这些特点不是通过主观想象或者拿几 张照片摹写就可以掌握的.黄河本身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种 生命力的感受不到实地是绝对体会不到的.黄河泥沙含有量巨 大,河水浑浊不清,在表现黄河的特征时难度非常大,画不好 就把黄河画闷、画死、画成泥浆河.他为了能表现好黄河的特征整天在三门峡观看黄河水,经过长时间的写生才初步掌握了 黄河水的表现规律.加上黄河流域的山脉和其他山脉有所不同, 这就更需要画家认真的观察,像这些特点不认真观察是不可能画好黄河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正是在这几年的实地考 察写生中,谢瑞阶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也正是这些素材的 积累才有了他以后绘画水平质的飞跃.

二、“黄河”为题材绘画的艺术价值

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并不是对自然风景的简单描摹,而是以写意、抒情为主,“动态式”散点构图,强调表现画家内心情感世界.中国传统山水画不仅仅表现大好山河的优美、壮阔,而 且将画家对自己内心理想境界的追求表现在画面中.无论是南、北宗山水画家都是通过山水来抒发自我内心的情怀,通过借景咏志来倾泻胸中逸气.而西方风景画是“静态式”焦点透视方法,表现的某一时刻、某一地点的形象的摹写,在画面的表现上以写实表现为主.林风眠曾在《东西艺术之前途》中指出:“西方的艺术,在历史上寻求其根本精神,描写与构成的方法,全系以自然为中心.”[3]在西方文化中,人以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为目标,因此西方绘画在表现风景时,艺术家们通常是对自然的忠实描写,是对大自然美的歌颂,通过风景之美给人带来情感的愉悦.在西方风景绘画的表现方法上,艺术家们以追求画面的透视关系的准确性、明暗层次的丰富性、光线色彩的绚丽变化性为主要表现方式,以便达到更加真实的画面效果.中西方 艺术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一)黄河之水的表现方法上的创新

谢瑞阶所处的时期,已有大量的留学生去国外学习,西方的文化、科技被社会崇尚,社会上出现了一批学习西方热的风潮.谢瑞阶早期在上海美专洋画系进行过系统的学习,那些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他早就烂熟于心,这对他以后中西融合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他在创作黄河题材时,他一直感到自己的技术和表现力不足,各种中西绘画表现材料如水彩、油画、国画等都使用过,但最终他选择了国画这一中国传统绘画方式来表现,因为他觉得国画的传统材质更能表现黄河的气势、更能突出中华民族的气魄.但在实践中他发现单纯用中国传统国画的表现技法很难表现黄河水那种博大、奔涌、厚重的气势.于是,他将西洋绘画的透视、明暗揉进了自己的国画创 作中,他笔下的黄河之水通过点、线、面的表现手法,通过组、块的结合来表现大大小小的波浪,将黄河水波涛汹涌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用西洋明暗关系来表现巨浪的体积感,用中国传统线的表现手法来表现水势,用点方式让画面更加灵活、自然,用留白表现黄河水浪之态,水浪深处赭石、浓墨、淡墨并 用,恰如其分地表现了黄河水泥沙多、水浪大、富有灵性的特 点,画面中的黄河水显得既灵动、虚空又厚重、实在而奔放.浪流层层叠叠、前呼后拥、奔流咆哮之势能让人站在画前感受到 黄河咆哮的声音,那种气势磅礴、大气不朽之势让人联想到炎 黄子孙生生不息,中华精神不屈不挠、伟大坚强的英雄气魄.如作品《黄河在前进》(如图2)、《黄河入海流》(如图3 中,谢瑞阶对黄河水的表现正如王俊林所说:“他画水之法实多虚少,除远景水之外,近景、中景之水画得较满,同一幅画中水的变化 有七八种,其画水的形式表现出了黄河或奔腾澎湃、咆哮汹涌, 或浪击千石、惊涛拍岸,或一泻千里、百折不屈的刚烈性格,突 出了黄河之水的“形”、“性”、“神”,在形式和气势上超越了古人.”[4]

(二)中西色彩技法的融合与创新

中国传统山水绘画由于文化的影响与西方绘画有所不同, 主要以墨色为主、色彩为辅,讲究墨分“五色”,把墨色的变化 作为统帅画面的主要元素和基调,色彩的处理被淡化,有的画 面甚至丁点颜色不染,主要以水墨来进行画面的协调统一,在 变化中求和谐.谢瑞阶在画面色彩的处理上别具一格.面对黄 河这一特定题材的绘画作品,如果仅仅靠水墨来表现势必给人 以单调、对象表达不明确等感觉.他的色彩表现上既保持了中 国传统宣纸、墨、毛笔等工具材料本身的特质又将西方绘画色 彩的上色方式融入其中,将墨色效果与色彩效果叠加,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如作品《黄河龙门》(如图4)、《中流砥柱》(如图5)中,他对天空的处理并没有像传统山水一样留白或者以淡 墨烘托.他借鉴了西方水彩的表现手法,将天空中白云通过色彩的衬托表现得自然贴切.黄河水以赭石赋彩,他采用的并不 是传统绘画上的着色方式,而是通过西方明暗的变换进行敷色, 将浪花留白,波浪深处通过层层着色来表黄河水含泥沙大、厚重的特点.通过波浪的形状或浓或淡、或虚或实、或亮或暗着 色.山石以冷绿色、花青色冷色调着色.山水之间冷暖跳跃,画 面当中浓淡变化恰到好处,比传统绘画在色彩的表现上更具有深度.颜色在他手中不仅仅是绘画的手段,更表达了个人情感和内心的感受,也是其人格的体现.

(三)中西透视规律融合与创新

中国传统绘画将源于西方绘画的“透视”称其为“远近法”,注重散点透视法,这种透视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对应的.而西方将科学与艺术结合,形成了理性、科学、严谨的焦点透视.中 国的传统绘画注重主观感受、强调自由式的散点透视理论.西方绘画注重客观真实,是对客观世界的描绘,这两种透视方法有着本质的不同.谢瑞阶在绘画中透视的处理上两者并用,将两者空间处理的方法互相糅合,空间意识相互影响.作品《大 河上下浩浩长春》(如图6)中,作者采用了焦点透视加散点透视的处理方法,将黄河之水最精彩的部分有机地结合在画面之上,在处理澎湃汹涌的波浪和近景的山石、景物时采用焦点透视的方法,将黄河之水的细节表现的丰富多彩.而为了突出黄河水恢弘的气势和宏大的场景,在远景的处理上多采用散点透视的表现方法,使人感到黄河之水奔流到海、前程无限、气势非凡.画面将黄河壶口瀑布、黄河龙门和广袤的中原大地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画面不但表现了黄河的特点更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强性格和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这种将中西透视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在画面空间的展现上使画面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灵活,扩展了画面空间艺术的表现力.此画从1981年至今一直悬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宾接待厅,被誉为“中国现代山水画的里程碑”.

三、结语

谢瑞阶的绘画高度融合了中西方绘画艺术技法,将中西方不同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思维方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并且将自己的绘画艺术与中华民族精神相融合,画面上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水墨气韵而且也具有西方透视、构图、色彩等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不仅走出了传统绘画的模式而且得到了时代的认可.在他进行绘画的探索和创新时,他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表现在了他的绘画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15.

[2]谢瑞阶.说说我这一生(下)[J].中州古今,1994(6):7-12.

[3]朱朴.林风眠画语[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10.

[4]汪俊林.大度有容 百折不屈:谢瑞阶及其“黄河组画”[J].文艺研究,2002(2):138-139.

作者简介:张育甲,硕士,黄河科技学院国际学院讲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编辑:宋国栋

艺术创作论文参考资料:

艺术当代杂志

艺术科技杂志

艺术导论论文

领导艺术论文

艺术教育杂志

艺术期刊

本文点评:此文是适合黄河和谢瑞阶和宏阔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艺术创作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艺术创作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