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考察毕业论文怎么写 与玉帛之路文化考察丛书暨十三次考察成果发布会发言摘录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考察范文 类别:本科论文 2024-02-23

《玉帛之路文化考察丛书暨十三次考察成果发布会发言摘录》

该文是考察类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路文化和玉帛和摘录类论文范文集。

田澍 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这是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生动写照,也是对甘肃历史文化地位和特色的最好诠释.自汉代张骞通西域以来,横贯甘肃的丝绸之路成为中原联系西域和欧、亚、非的重要通道.但这个由西方人提出的丝绸之路概念,只涵盖了西汉以来2000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叶舒宪等先生提出的玉帛之路则是一个非常有创新价值的概念,正好将丝绸贸易兴起之前已经开始的玉石贸易包含进来,这样,也就将中西文化交流的时间至少上推到距今四五千年前.可以说,丝绸之路是在玉帛之路上建立起来的.

根据从甘肃、青海等地区齐家文化等其他史前文化遗址出土的和田玉器等资料分析推测,很可能在五六千年前就有了玉石之路的雏形.玉石之路在汉武帝时被重新开发利用,商贩们从中原向西域运去大量的丝绸和药材,归来时又带回大量的玉石和当地特产.因运输玉石取此道而闻名,汉武帝在甘肃敦煌设置玉门关,成为中原与西域交往的重要关口.这充分说明,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显著特点,说明“玉”是中国的文化内核中所坚守的最核心的文化价值所在.正如叶舒宪老师所说,即便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大传统时代,也保留了丰富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折射出中华文明发生、发展的真实过程,也反映了文明传播的路径.玉石之路正是这样具有丰厚文化内涵的路径.

由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与上海交通大学、《丝绸之路》杂志社、中国甘肃网等单位合作举行的玉帛之路文化系列考察活动,是跨学科的学术探索与新媒体传播相结合的全新尝试.目前,考察活动已成功举办了13次,地跨陕、甘、宁、青、新,行程数万公里.考察团通过实地踏勘、考察和参观博物馆,认识到史前中原文化与西部文化的交流互动,尤其是齐家文化对中华文明进程的深刻影响,并且将考察成果通过中国甘肃网和《丝绸之路》杂志向全球发布;还通过举办中国玉文化高端论坛、编辑《丝绸之路·玉帛之路文化考察专刊》、出版玉帛之路文化考察丛书等形式,进一步整理、研究和转化学术成果.2015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玉帛之路文化考察系列丛书”(第一辑),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今年,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又出版“玉帛之路考察丛书”(第二辑),并且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这样一次规格很高的首发式,意义重大,我相信会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

这里特别要提到,第十三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将敦煌三危山史前玉矿遗址推向学界视野.从目前考察成果来看,这个史前玉矿的文化价值非常大.如果考古界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考古、研究工作,将会有更多、更有价值的发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第十三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举办这样一次成果发布会,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社会意义.

西北师范大学全力支持玉帛之路系列文化考察活动.由学校主管、主办的《丝绸之路》杂志,以超前的眼光,牵头组织玉帛之路系列考察活动,将学术研究、田野考察和文化传播高度结合起来,在弘扬玉帛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田野考察经验,在发展文化产业和办刊方面也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子.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文化考察活动,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考察活动与研究中来,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预祝玉帛之路文化考察丛书暨十三次玉帛之路考察成果发布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梅雪林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社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及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和西北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杂志联合举办的“玉帛之路文化考察丛书暨十三次玉帛之路考察成果发布会”.

我们知道,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显著特点.目前,从甘肃、青海等地区齐家文化等其他史前文化遗址出土的和田玉器等资料推测分析,很可能在五六千年前就有了玉石之路的雏形.玉石之路在汉武帝时被重新开发利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所走的这条丝绸之路正是在古代的玉石之路上拓展出来的.通过玉帛之路文化考察,使致力于华夏文明、玉石文化以及丝绸之路研究的专家,共同研究、挖掘、弘扬玉石之路、丝绸之路的深刻文化内涵.为此,叶舒宪教授等一批专家学者自2012年开始策划,共组织了有关玉文化研究的13次考察,其中甘苦值得尊敬和致敬.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生动的学术研究作理论支撑.通过对玉帛之路的实地走访考察,从学术角度将碎片化、基因化的文化源头用科学的手段重新挖掘.玉石和丝帛代表了中西大通道的物质交流和文化交流.谈到丝绸之路,不得不提起一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1868~1872年,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对中国进行了七次地质考察,足迹遍布当时18个行省中的13个行省,对中国的山脉、气候、人口、经济、交通、矿产等进行了深入的探查.回到德国后,李希霍芬整理总结考察成果,完成了五卷本传世巨著《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李希霍芬一直想出版一本通俗的中国游记,但未能如愿.1905年10月5日,他逝世于柏林.后来,在他的学生们的努力之下,主要由蒂森整理编辑的《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终于在他逝世两周年后得以出版,直到2016年6月,才由商务印书馆翻译在中国出版问世.这期间整整110年,成果形成不容易,成果出版发布更不容易.

自李希霍芬将这条大通道命名为“丝绸之路”,兼之国际社会推波助澜,这条中西大通道的物质交流作用得到彰显,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但同时却也遮蔽了玉石之路,这条中西大通道的文化交流作用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玉石之路与中华文明起源密切相关,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国民对本土文化日益重视,需强化中国本土话语权,优化丝绸之路,融合玉石之路,延展为玉帛之路是极其必要的.同时,这套丛书以玉文化为课题,将理论与考古发掘相结合,文字研究与实地考察、现场走访相结合,充分发挥甘肃文化遗址分布密集的优势,增强学术研究的现场感,不仅填补了甘肃作为华夏文明创新区的空白,也为中华文明长久的文化价值体现在玉石这一灵魂性的基因上作了一个注脚.

谢谢大家!

考察论文参考资料:

总而言之,本文是关于对写作路文化和玉帛和摘录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考察本科毕业论文考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