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兵马俑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的空间感知分异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兵马俑范文 类别:本科论文 2024-02-24

《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的空间感知分异》

该文是兵马俑毕业论文题目范文跟兵马俑和旅游增权和感知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对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居民的旅游增权空间感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居民的旅游增权感知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按需增权、分阶段增权等对策,以整体提升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的旅游参与水平,实现兵马俑景区与周边社区的一体化发展.

2017年5月,本文作者对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居民的参与旅游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研究发现当地社区居民整体上处于参与旅游乏力、旅游增权不足的状况.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旅游区位不同,也即距离兵马俑景区的远近不同,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旅游状况与旅游增权感知也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了解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的空间感知情况,以针对不同旅游区位的社区提出有效的旅游增权对策,促进兵马俑景区与周边社区的一体化发展.

一、研究设计

(一)调研设计

调查问卷采用王会战等开发的文化遗产地社区居民旅游增权量表,该量表参考了经典的社区旅游增权理论框架,并充分考虑了中国情景下文化遗产地社区旅游增权的特点,共包括旅游经济增权、心理增权、社会增权和政治增权4个维度13个题项.题项评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法,从1~5分代表社区居民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

为了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本研究还围绕经典的社区旅游增权理论框架设计了访谈题纲,共涉及“参与状况及评价”“旅游影响及评价”“权利意识及原因”和“分工状况及评价”4个方面12个问题.

(二)案例地概况

根据地域衰减规律,预判旅游区位对社区居民的旅游增权感知或有影响,因而对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作了分区,依距离兵马俑博物馆的远近依次划分为核心区、邻近区和区.其中,核心区主要指紧邻兵马俑博物馆大门的秦俑村,大概有100多户,该区是大部分游客进出兵马俑博物馆的必经区域,占有极佳的地理位置,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提供了许多参与机会,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该区域统一建设为清一色的仿古建筑,社区居民以经营农家乐为主,也包括一些旅游店面,主要售卖旅游土特产品和一般消费品.邻近区是指核心区对面秦陵北路以北、临蓝路以东的沿街区域,主要指桥王村(东晏组),大概在100家左右,这一区域虽与核心区一路之隔,但参与的形式差别较大,沿街社区居要经营停车、洗车业务,也有少数社区居民经营农家乐、商店等.区是指周边距离兵马俑景区稍远的社区,这些社区分布在兵马俑景区的东南西北,虽然与兵马俑的直线距离不是很远,但相对都远离兵马俑景区的大门,游客很少会到达这些社区,主要包括山任村、桥王村、小任村、胡家寨、西杨村、下和村和王硷村(庞沟组)等社区,该区域社区居民较多,但参与旅游情况较差,为数不多的参与者大多在核心区做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如农家乐的帮工,无证导游,流动果摊等,有少部分社区居民从事旅游商品的生产,如旅游纪念品兵马俑的烧制、民间手工艺品的制作等.

(三)数据获取

为了保证调研的顺利进行,正式调研前,本文作者组建了由所在学校2015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和旅游系教师共计55人组成的调研团队,共分成10组,每组4~6人,每组设组长1名.调研前,对调研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培训,并对调研社区进行了分组.正式调研时间为2017年5月9日,首先对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居民进行最优比例抽样,然后入户进行随机调研.调查对象主要为兵马俑景区周边秦俑村、桥王村、山任村、小任村、胡家寨、西杨村、下和村和王硷村等8个村(社区)的居民.共发放问卷340份,收回问卷336份,其中有效问卷254份,有效率为75.6%,Cronbach´s α系数为0.825,说明问卷数据的可靠性比较高.共访谈36人次,形成了22 700字左右的访谈文本.以下对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旅游增权感知的分析主要基于以上调研问卷与访谈资料.样本的主要人口统计学特征如表1所示.

(四)旅游增权感知度测量

为了解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的整体感知状况,借鉴王会战提出的“旅游增权感知度”概念.首先测量每一维度的旅游增权感知度,然后计算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的整体感知水平,可利用以下公式计算:

Pi等于ΣPij/Ni (1)

(1)式中,Pi(i等于1,2,3,4)分别代表旅游经济增权感知度、心理增权感知度、社会增权感知度和政治增权感知度,Pij(i等于1,2,3,4;j根据维度的不同取值从1到3,或从1到4)代表第i维度第j题项的评价得分,Ni代表第i维度的题项数量.

AP等于ΣWi×Pi (2)

(2)式中,AP代表整体旅游增权感知度,Wi(i等于1,2,3,4)分别代表旅游经济增权感知度、心理增权感知度、社会增权感知度和政治增权感知度的权重,其数值通过德尔菲法获取,分别为0.40、0.20、0.15和0.25.

(五)数据处理方法

不同旅游区位的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的空间感知分异可以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相应的统计检验,若检验表明存在显著差异时,应当进一步通过多重比较检验控制变量不同水平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本文主要采用检验敏感度最高的LSD方法,其适用于各总体方差相等的情形,并采用5%的显著性水平进行统计推断.

二、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的空间感知分异

(一)研究结果

表2显示了处于不同旅游区位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整体感知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处于不同旅游区位的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的整体感知存在差异,其中处于核心区的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的整体感知最高,达到3.658;处于邻近区的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的整体感知次之,为3.207;处于区的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的整体感知最低,为3.159.

又根据处于不同旅游区位的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整体感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所得F统计量的观测值为11.315,对应的P值为0.000,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表明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的空间感知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所处旅游区位是影响社区居民旅游增权整体感知的重要因素.

为进一步了解社区居民所处旅游区位对旅游增权整体感知的影响程度,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多重比较检验,这里利用LSD方法进行相关的检验.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空间感知的方差差异不显著,满足方差分析的前提要求.表3显示了不同旅游区位的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空间感知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核心区与邻近区及区的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的整体感知均具有显著差异(对应的P值分别为0.004和0.000),而邻近区与区的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的整体感知则无显著差异(对应的P值为0.718).

(二)原因分析

从绝对数值看,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的整体感知基本服从地域衰减规律,即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的整体感知随着与兵马俑景区的距离增加而降低,尤其距离兵马俑景区最近的核心区,其增权感知显著高于邻近区与区.这一现象背后的可能原因如下.

第一,兵马俑景区的特点使然.尽管兵马俑景区每年接待数百万人次的游客,但作为一个主要以大型室内博物馆为主要载体,以参观游览为主要旅游形式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游客在兵马俑景区的停留时间十分有限,加之兵马俑景区与华清池景区在一条旅游线路上,游客通常参观完博物馆后在景区附近用餐、购物或直接就离开景区了,很少游客能走到景区周边的社区,而关键是景区区的社区也缺乏旅游吸引物和基本的旅游设施.以下是访谈记录样本.

“生活在周边也没对家里生活有什么影响,该咋还是咋.”(邻近区访谈样本32)

“游客不来这些村子,(我们)赚不到游客的钱.”(区访谈样本3)

第二,核心区占有地利之便.核心区主要指紧邻景区大门的秦俑村,大部分游客进出景区都要经过秦俑村,为秦俑村居民参与旅游提供了极佳的条件.尤其是位于秦俑村的主路,游客量最大,主路两侧的农家乐、旅游店铺等的经营收益也最好.深度访谈发现,即便是秦俑村,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情况也有较大差异,离主路距离近的社区居民,旅游收益普遍较好.离主路稍远的社区居民,旅游收益就差一些.但总体上,核心区的村民对旅游增权的整体感知较高.以下是访谈记录样本.

“游客多了嘛,买东西的就多了,我们就赚钱了!”(核心区访谈样本11)

“这个农家乐一直都在开,本地旅游业的发展,也算是带动了我们的生意.”(核心区访谈样本16)

第三,社区居民旅游增权不足.整体来看,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居民处于参与旅游乏力的状态,追根溯源在于当地社区居民旅游增权普遍不足.显然,依靠自然状态下社区居民与当地政府、兵马俑景区相关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企业的博弈去争取社区参与的机会,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社区居民普遍权利意识较差,在博弈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而他们受旅游发展的影响如旅游占地、搬迁等却很大,当地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理应通过旅游增权对周边社区居民的利益损失做出合理的补偿,尤其要考虑到农民生计的可持续性.以下是访谈记录样本.

“村民对关于政府对旅游业的发展动态不了解.”(核心区访谈样本11)

“之前我还在周边卖东西,饮料、水在那坐着收钱就可以生活,到后来人家不让干了.”(邻近区访谈样本28)

“我们自己是想进景区去搞些生意做,但是我么进不去啊,投资太高了.”(区访谈样本6)

三、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旅游增权对策

(一)按需增权

社区距离景区远近不同,其受到景区旅游发展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从而其参与旅游现状与旅游增权诉求也不尽相同.对于位于核心区的社区居民,其受到旅游发展的影响最大,如大部分土地被征用,社区搬迁,投资兴建统一仿古风格的农家乐等.这一区域的社区居民,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被裹挟到当地旅游发展的潮流中.对于这一区域的社区居民来说,对参与旅游的社区居民给以充分的教育与培训,提高社区居民的旅游经营与服务技能,是尤为必要的.

对于地处邻近区的社区居民来说,从调研情况看,其参与当地旅游的层次较浅,但即便为数不多的参与者由于参与旅游形式的相近性(主要是旅游商店、停车、洗车等)而竞争激烈,这一区域的社区居民同样也存在旅游占地情况、社区搬迁等问题.对于这一区域的社区居民来说,政府要尽可能为当地利益受损居民提供尽可能多的旅游就业机会,对现有无序的竞争行为加强管理.

对于地处区的社区居民来说,从调研情况看,其参与当地旅游的程度最浅,大部分社区居民选择了到外地打工,只有少部分社区居民从事餐饮服务、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或一些临时性工作.考虑到这一区域的社区居民种植有大量的石榴、柿子等土特产品,对于这一区域的社区居民来说,政府要尽可能为当地利益受损居民提供尽可能多的正规土特产品销售摊位,使当地居民能够尽快把这些时令果品变现.

(二)分阶段增权

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地发展阶段不同,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特点也有所不同,从而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状况也对应不同.本文在2014年7月11日至15日对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情况曾做过一次详细调研,与2017年5月9日的调研情况相比,社区居民的参与情况略有好转.这种改善既与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居民不断争取参与旅游的机会与权利的努力有关,更与当地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旅游增权有关.因此,随着旅游的发展,不同阶段旅游增权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兵马俑景区自1979年开放以来,如今已过去40年的时间,按目前的发展状态,应该属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但景区与社区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远未达到.对于当地政府来说,提供更多的旅游就业机会,改善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乏力的状况,让更多的当地社区居民共享兵马俑景区发展的收益是政府现阶段的当务之急和应尽责任.

四、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本文通过对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居民旅游增权感知的实地调研,发现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的整体感知随距离景区的远近而有所不同,距离景区最近的核心区因占有地利之便而有相对较高的旅游增权感知;距离景区较远的区参与旅游的情况较差,因而其旅游增权感知相对较低.针对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居民旅游增权的空间感知分异,本文提出了按需增权、分阶段增权的对策.

(二)讨论

社区距离景区的远近无法左右,但其不应成为社区居民旅游增权的藩篱.区虽然距离兵马俑景区相对较远,但其受到兵马俑旅游发展的影响却客观存在.因此,对文化遗产地社区居民旅游增权的依据应主要定位于当地社区居民是否受到旅游发展的负外部性.基于这一前提,当地政府应该通过制度增权,在制度上规定对当地受到旅游发展负外部性的社区居民进行必要的补偿,尤其要注意补偿形式的可持续性.只有这样,假以时日,兵马俑景区才能与周边社区实现一体化发展.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兵马俑论文参考资料:

归纳上文:上文是关于兵马俑和旅游增权和感知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兵马俑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兵马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