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循证护理类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跟循证护理在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类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循证护理范文 类别:本科论文 2024-03-04

《循证护理在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

该文是循证护理相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与并发症和PICC和新生儿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6年7~12月收治的29例PICC置管的新生儿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我科室2017年1~7月收治的29例PICC置管的新生儿为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预防并发症.比较两组新生儿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置管时间以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置管后穿刺点渗血、肢体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新生儿PICC置管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循证护理;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8.02.042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依靠静脉的大流量、高流速使血液迅速稀释和播散药物,其不仅避免了反复穿刺的缺点,而且有效减少了药物对患儿血管的损伤[1].目前PICC置管已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广泛应用.但由于是一种侵入性操作,NICU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器官发育不成熟,若护理不当,容易出现并发症,影响导管的使用寿命和患儿的正常治疗.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是新生儿护理的重点问题.循证护理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方案,其通过获得循证依据,结合患儿的愿望实施循证支持,对于提高护理效果具有积极意义[2].我科室于2017年1~7月对收治的29例PICC置管的新生儿实施循证护理预防并发症,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7~12月收治的PICC置管新生儿29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2例,女17例;胎龄27~34周,平均(29.5&plun;2.1)周;置管日龄4~17d,平均(10.8&plun;4.5)d;出生体重880~2900g,平均(1450&plun;680)g.选择2017年1~7月收治的PICC置管新生儿29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7例,女12例;胎龄27~34周,平均(30.2&plun;1.5)周;置管日龄3~26d,平均(10.5&plun;5.2)d;出生体重950~2350g,平均(1396&plun;550)g.纳入标准:(1)均符合PICC置管条件,首次置管患儿.(2)家属知情同意.(3)无抗凝药物史、无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4)无全身感染史.(5)置管时间>7d.排除标准:(1)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2)穿刺侧有其他导管者.(3)已知或怀疑患儿对导管所含成分过敏者.(4)凝血功能异常.(5)血管畸形.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儿的置管均由同一组护理人员操作,使用PF-A1.9Frx40cm单腔PICC,穿刺手臂外展90°,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为患儿进行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置管成功后使用1cm×1cm大小纱块覆盖在穿刺点上,3M透明贴进行外部固定,沿着血管走向涂抹磺酸粘多糖乳膏.观察组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采用循证护理,具体方法如下:护理知识的培训.循证护理小组共同讨论,提出循证问题.确定PICC置管新生儿常见的并发症,如静脉炎、导管阻塞、出血、导管感染、导管移位等,通过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并结合临床经验和专家意见,找出最佳证据.

1.2.2循证支持(1)静脉炎.静脉炎是由于PICC管道对静脉的机械性摩擦所致.循证护理对策:①穿刺前给予患儿镇静措施,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穿刺,使用无粉无菌手套,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②穿刺前使用湿热敷扩张血管,加快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细胞缺氧,有效减少炎性递质释放.③穿刺前采用25U/ml肝素盐水加5mg地塞米松冲管,然后将PICC导管放置于上述稀释液注入配件盒中5min左右[3].④置管成功采用贴膜上方沿静脉走向给予水胶体敷料,宽度大于穿刺血管的2cm[4].(2)导管感染.该并发症也比较常见,其影响因素较多,如患儿免疫力低下、无菌技术规范性、敷料更换频率等.循证护理对策:①使用标准化配置换药包[5],包括无菌手套、酒精棉棒、酒精棉片,小方纱等.②将碘伏消毒液替换为葡萄糖酸氯己定醇,采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与20g/L的葡萄糖酸氯己配成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消毒液.消毒面积以置管口为中心,以5cm作为半径.消毒方法按规范要求局部擦拭消毒1~2遍,作用时间1~2min.③采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高等医用硅胶材料,对于条件允许的患儿使用一些抗细菌黏附导管.④定时冲管、更换敷料、更换肝素帽,首次敷料的更换时间为24h进行1次,之后每7d更换1次,如敷料有卷边、潮湿或有渗血及时更换.⑤加强巡视、观察穿刺点是否有异常.(3)出血.新生儿的无意识活动较频繁,常引起穿刺点渗血.循证护理对策:①不使用肝素冲洗导管,穿刺成功后立即开始输注液体.②改良加压方法.将0.5cm×0.8cm大小的实心消毒纱球置于穿刺点上,然后使用6cm×7cm大小的3M透明敷贴固定于纱球外,加上自黏弹性绷带加压包扎24h.(4)导管阻塞.该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可达22%.循证护理对策:①把握三个关键步骤,及时更换肝素帽、定时冲管以及正压封管.②使用可来福接头,完成输液后,分离输液器和可来福接头的阴性端,其产生的正压能够预防血栓形成.③加强巡视,观察导管是否畅通,防止导管打折和扭曲.(5)导管移位.循证护理对策:①患儿PICC置管时尽量取半坐卧位,穿刺置管后常规拍摄胸片检查导管位置.②对新生儿进行抚触、心理护理,防止过度哭闹、肢体活动过度、抓扯导管.③妥善固定导管,对于导管外露>2cm的,以S形固定;导管外露为0时采用C字形固定.导管与透明敷贴的边缘间隔>1cm,预防脱出.

1.3观察指标(1)穿刺点的渗血情况.0级:少量渗血,在正常范围内;Ⅰ级:为活动时渗血;Ⅱ级:平卧时渗血;Ⅲ级:为肢体平放即出现渗血.(2)肢体肿胀程度.0级:无肿胀;Ⅰ级:穿刺24h后肿胀消失;Ⅱ级:肿胀持续2~3d后消失;Ⅲ级:肿胀4d以上仍未消失.(3)并发症.统计置管期间出现导管堵塞、导管感染、静脉炎、导管移位的发生情况.静脉炎的诊断标准为穿刺点红肿、痛,未触及硬结.符合下列条件1项者即可诊断为导管感染[6]:外周血培养和导管血培养阳性且为同一菌种;寒战、发热无其他可解释的原因,导管拔出后消失;导管口有渗出物或脓性分泌物,导管出口部位伴随有红、肿、热、痛的现象.(4)置管时间.(5)家属护理满意度.向家属发放PICC置管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按照满意程度的不同分为很满意(4分)、满意(3分)、一般(2分)、不满意(1分).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或χ2c检验.检验水准α等于0.05.

2结果

2.1两组患儿渗血情况及肢体肿胀情况比较(表1)

2.2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表2)

2.3两组患儿置管时间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表3)

3讨论

PICC置管是长期静脉输注药物患儿治疗过程中常用的输液通路,其采用医用高级硅胶材料,柔软性好,生物相容性较高,对患儿血管内膜刺激较小[4].而且PICC置管不限制患儿肢体的活动,留置时间长,非常适用于长期输液的危重患儿.有研究报道[7],PICC置管在新生儿中的应用,解决了危重患儿外周静脉细、条件差以及高渗药物对血管损伤的问题,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但PICC的置入也会产生诸多的并发症,如导管阻塞、感染、静脉炎等,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痛苦,也影响PICC的使用时间,不利于患儿的治疗.尤其是新生儿的皮肤厚度较成人薄,皮肤内的结缔组织和弹力纤维发育不良,基底膜细嫩而疏松,皮肤的屏障功能大大降低,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的风险较成人升高[8].加强对新生儿PICC置管的护理服务,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循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影响而出现的护理方法,指在准确了解患儿需求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审慎、明确、正确地运用现有的科研结论,用最佳的科学依据而制定护理对策的一种护理模式[9].本研究采用循证护理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的并发症,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循证护理组穿刺点渗血和肢体肿胀的程度轻,导管阻塞、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而且置管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韩冬韧的研究显示[10],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后,PICC置管新生儿的围管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保证了患儿输液安全,与本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循证护理以护理研究为依据,改变了以往临床护士以经验和直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本研究中循证护理小组成立后,针对新生儿PICC置管期间常见的并发症论证循证支持证据,制定循证护理方案.针对可能造成并发症的因素制定护理措施,例如预防静脉炎使用水胶体敷料,其密闭的半透膜在皮肤表面形成低氧张力,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微循环,刺激释放巨噬细胞及白细胞介素,促进炎性物质吸收[11].在预防穿刺点渗血后对常规的加压方式进行改良,该方法集中了按压时的受力情况[12],能够对穿刺点起到很好的止血效果,而且其体积小也不影响新生儿的活动.由于PICC置管期间的并发症减少,延长了置管时间,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提高.整个循证护理方案,护理人员通过完成护理诊断、护理决策及护理实践,为患儿确定最佳的、最科学的护理方案,不仅提高了护理效果,而且增强了自身的综合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护理模式.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新生儿PICC置管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JohanssonE,HammarskjoldF,LundbergD,etal.Asurveyofthecurrentuseof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venouscatheter(PICC)inSwedishoncologydepartments[J].ActaOncologica,2013,52(6):1241-1242.

[2]王万玲,卢美玲,罗倩,等.循证护理对减少或预防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Meta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30):4247-4251.

[3]钱玉兰,陆勤美,张兰凤.地塞米松肝素盐水预防PICC静脉炎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0):15-16.

[4]屈惠琴,陆云,赵春芳,等.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术后病人PICC置管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7A):2378-2380.

[5]郭家勋.标准化配置换药包预防骨科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8):64-66.

[6]陈香,黄少娅,谢佳佳,等.循证护理在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3):2062-2063.

[7]韦苏烜.护理干预对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7):117.

[8]林玉,林小燕.新生儿经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PICC置管效果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1):118-120.

[9]黄华敏,蒋彩华,邢益阳.循证护理在降低胃癌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6):851-852.

[10]韩冬韧.新生儿PICC导管置入循证护理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22(17):1921-1923.

[11]张李霞,李函,董银风.水胶体敷料预防早产儿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3):110-111.

[12]王明明.不同止血方式在新生儿PICC置管后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22):3483-3484.

(收稿日期:2017-09-03)

(本文编辑崔兰英)

1.2.1确定循证护问题科室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组长、管床医师、责任护士等组成.小组成员均接受循证

循证护理论文参考资料: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循证护理论文

循证医学论文

循证护理杂志

护理医学论文范文

护理论文格式模板

言而总之,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对写作并发症和PICC和新生儿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循证护理本科毕业论文循证护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