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大学生文明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和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心理分析与教育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大学生文明范文 类别:本科论文 2023-12-31

《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心理分析与教育》

该文是关于大学生文明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跟礼仪和心理分析和教育对策类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摘 要:文明礼仪素养标志一个国家国民的基本素养.知书达礼、以礼待人是社会对青年大学生在文明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当前部分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状况令人担忧,综合素质亟待提升.以往的研究成果从宏观的社会环境、教育因素等方面分析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外在原因,从微观的心理层面解析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内在原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文明礼仪;心理;教育对策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7.08.0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8—0041—04

我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仪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髓,礼仪和道德的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从本质上讲,礼仪是一种道德,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礼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友善;仪是表达尊重和友善的形式.因此,礼仪的核心是“敬”,内涵是克制自己、尊重他人,是一种利他的道德精神.现代社会,礼仪素养成为考察一个人文明素养的重要维度.我国大学生通常被人们视为文明素养最高的群体,应当是知书达礼、以礼待人、明礼有德、遵礼守法的谦谦君子.但目前高校部分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状况令人担忧,综合素质亟待提升.现有的研究成果关于大学生礼仪缺失的原因分析集中在宏观层面,譬如,环境因素、教育因素、文化因素等.从微观的心理层面分析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内在根源,具有加强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现状表现

细节决定成败,文明礼仪往往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西方国家特别重视在礼仪的细节中表达对人的尊重、理解和信任.爱默生曾说:“好的举止是由许多小的牺牲构成的”;爱默生还谈到:“高雅的风度得靠经常的细微的奉献去养成”,都强调要有利他精神.“积小善成大善,积小德成大德”,一个人如果常常忽略小善小德,忽略生活中礼仪的细枝末节,天长日久,量变达到质变,必然导致文明礼仪素养的严重缺失.

日常生活呈现出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现状.首先,大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的社会关系是老师和同学.部分同学不懂得基本的礼仪,见到老师夺路而逃,见到同学不打招呼,给人冷漠无礼的印象.其次,大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的生活场所是宿舍和食堂.宿舍作为集体生活的公共空间,最需要的是相互尊重、理解和关怀,但由于很多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礼仪意识,不懂得尊重他人,常常因琐事引起人际矛盾甚至严重的冲突.从马加爵事件到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事件,都是这类问题的典型案件.食堂插队,浪费食物,不回收餐具等行为反映出部分大学生文明礼仪素质低.再次,大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的学习场所是教室和图书馆.老师上课的时候,部分大学生玩手机、睡觉、甚至聊天,目无尊长.图书馆本应该是学生安静学习的场所,部分同学却在里面聊天吃东西.这些现象仅仅是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外在表现.透过现象看本质,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深层表现是部分大学生道德水平下滑,自私自利,功利主义思想严重,不能理解和尊重他人,缺乏基本的“礼”的精神.正是点点滴滴的失礼行为和表现,使得人们认为部分大学生“有知识没文化”、“有能力没教养”.提升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是高校加强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心理分析

1.性格因素的影响

礼仪是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与人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的道德行为,自卑孤僻的大学生害怕社会交往,因而表现得缺乏礼仪教养.马克思从实践和人的现实生活出发,揭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社会交往是人不可避免的存在方式.弗罗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认为,“还有着另一种也具有强制性的需求,它并不深植于肉体的过程中,但却也深植于人的存在方式的本质和生活实践中.这就是想与自身之外的世界发生关系、逃避孤独的需求.”可见,与人交往是人内在深层次的心理需求,人人渴望能够受到尊重和关爱.现实生活中,社会交往并非一个容易实现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孤僻、害羞、怯懦、自卑等心理障碍都会严重影响个人社会交往.正是因为性格存在的缺陷,使得有些大学生特别自卑、孤僻.自卑心理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首要障碍.具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往往自我评价偏低,难以悦纳自我,严重自卑的大学生会怀疑他人看不起自己,害怕与人交往,难以做到自尊尊人.孤僻内向的大学生因不信任他人,缺乏与人交往的热情,待人冷漠,给人不懂礼貌的印象.如果不能理解和体会到这部分学生内心世界的痛苦,就会仅仅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和批判他们缺乏礼仪教养.

与自卑孤僻的大学生相反,部分大学生自以为是、自负傲慢.他们从小处于家庭中心地位,形成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自私自利,心胸狭隘.他们缺乏感恩之心,认为他人的帮助和爱护是天经地义的;他们缺乏宽容之心,常把交往过程中同学间的小矛盾演变成大仇恨;他们缺乏自律之心,对校纪校规视若无睹、喂我独尊.自负是一种过于自信、高估自己的心态.自负的大学生常常自以为了不起,言谈举止狂傲自大,处处瞧不起别人,甚至对老师长辈也傲慢无礼,缺乏受教育者应有的谦逊、温和、体贴的优良品质.

2.认知水平的局限

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认知是情绪情感和行为意志的基础.大学生由于对文明礼仪缺乏理性认识,进而导致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

首先,认知水平的局限表现为“不要礼仪”.不要礼仪的思想渊源由来已久.近代以来,从新文化运动到文化大革命,在批判腐朽落后的封建思想的同时,把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视为“旧礼教”全盘否定,造成传统礼仪文化传承中断.律己敬人、尊师重教、长幼有序、礼尚往来、真诚待人等传统礼仪被否定,使得当代大学生甚至他们的父母都普遍忽视了礼仪的价值.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多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追求自由、开放、个性、成功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价值取向.很多学生认为“知书”才是正道,“达礼”可有可无.急功近利的大学生很难认识到文明礼仪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价值.随着网络的全覆盖,相当多大学生沉迷网络的虚拟世界,淡化了现实社会交往的需要.在虚拟空间中,他们我行我素,自由自在,常常不需要遵循社会交往的礼仪习俗,因而对文明礼仪越发漠视.

其次,认知水平的局限表现为“不懂礼仪”.礼仪是指人们在人际接触、社会交往中表示互相尊重、友善的礼节和仪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约束自己行为以示尊重他人的准则.礼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仪则是表达尊重的形式.礼是内容,仪是形式,二者对立统一,相互依存.近几十年来,我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缺乏系统有效的礼仪教育,整个社会处在旧礼已去,新礼未成的“无礼”时代.《礼记·学记》开篇就强调教育的作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大学生不懂礼仪是缺乏礼仪教育的结果.多数大学生内心深处是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但由于缺乏基本的礼仪常识,使他们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礼仪行为严重缺失.如,辅导员走访宿舍,多数大学生或坐,或躺,不明白“长者立,幼勿坐”的基本礼仪规范.因此,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迫在眉睫.

3.消极情感的影响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外界事物符合主体的需要,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便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前面谈到大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局限,这使大学生从“不要礼仪”“不懂礼仪”发展到“不爱礼仪”.有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仪文化嗤之以鼻、视如敝屣;他们厌倦条条框框的规章制度,讨厌循规蹈矩、繁文缛节的社会生活.不爱礼仪的大学生通常将放荡不羁、随心所欲、率性而为、特立独行视为自己的个性和自由.由此,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不注重仪容仪表,宿舍床铺乱七八糟;吸烟喝酒,言语粗俗,不思进取;与人交往,目中无人,自以为是.

4.意志薄弱的影响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受到认知局限和消极情感的影响,大学生从“不爱礼仪”进而发展为“不守礼仪”.遵守礼仪需要自我克制,管理情绪,注重细节.一方面,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克服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惯;另一方面,大学生需要学习和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这个过程离不开意志的作用.意志薄弱的大学生,就会放纵自己,自暴自弃;意志坚强的大学生,就会顽强地克服缺点,尽力从一些小毛病入手改变自己,增强自信.由于当代大体成长环境较为安逸舒适,缺少艰苦磨练,意志普遍较为薄弱,因此在克服不良习惯,养成文明行为的过程中容易半途而废.

文明礼仪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价值.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社会的人在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基础上,存在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等更重要的心理需求.当这些需求顺利得到满足的时候,人就会身心健康,否则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大学生满足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必然要遵循社会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以礼待人,尊重他人.以礼交往的方式必然增进大学生之间信任、友善、尊重的社会交往.同时,礼仪素养利于健全大学生的性格.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行为方式的总和,表现为个体独特的心理特征.通过加强文明礼仪素养,有助于大学生增强自信、涵养德行、掌控情绪、尊重他人、提升修养,心存感恩,与人和谐相处,从根本上优化自身性格.“德育为先,礼仪先行”,礼仪作为涵养德行的重要实践活动,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三、提升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教育对策

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自尊自信

自尊自信是文明有礼的心理基础.要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教育或个体咨询,使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优化心理品质,注重培养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的社会交往态度,掌握人际沟通的方法,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增强以礼待人的能力;促进大学生自觉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挫折,自强不息.通过增进大学生自尊自信,引导大学生学会反思自己、完善自己、律己敬人,从根本上有助于大学生提升自身的文明礼仪素养.同时,文明有礼利于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2.设置礼仪课程,提升大学生的礼仪认识水平韩国重视大学生礼仪教育,大学中设有必修的教养课,基本内容由教育部确定;各大学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师资状况,增加选修课,并设置专门的教育机构,负责面向全校各院系开设这些课程.我国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缺乏对文明礼仪的正确认识.各高校应加强礼仪教育的安排,结合学校实际的师资力量,开设礼仪教育的必修课、公选课,扎实有效地开展好礼仪教育.通过礼仪课程系统阐释文明礼仪的价值与功能,文明礼仪的基本规范,使学生知礼、懂礼、守礼.应注重礼仪课程教学的实用性、技能性,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行,采取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提高礼仪教学效果.倡导在“做”中“学”的参与式礼仪培训的教学方法,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他们在交流和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在行为上潜移默化地产生变化.同时,应贯彻全员育人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各科教学活动的“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寓礼仪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

3.创设良好的礼仪文化氛围,培育大学生的礼仪情感

高校应将礼仪教育列入文化素质教育的总规划中,列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目标中.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在加强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应大力建设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学习践行文明礼仪的热情.围绕大学生形象礼仪、交际礼仪、公共礼仪等主要内容,借助宣传栏、海报等宣传平台以及团学组织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通过文明礼仪倡议书、宣传标语、名人警句、网络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的热情.通过在各班级的团支部组织文明礼仪的主题团日活动;举办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文明礼仪专题讲座;开展文明之星、文明宿舍、文明课堂等评比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交际礼仪、教师礼仪、职业礼仪、化妆服饰等培训,积极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学习氛围,促使大学生改变对礼仪的消极情感,积极投入礼仪的学习和训练之中.学校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礼仪教育的功能.高校应大力创建文明校园,美丽校园,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同时,高校应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孔子云“: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为人师表,塑造良好的文明礼仪形象,这对学生是最好的礼仪示范教育.

4.加强文明礼仪的监督,养成大学生的礼仪习惯

大学生礼仪习惯的养成仅仅靠内在的自律是不够的.应建立健全文明礼仪的管理监督、评价考核、跟踪教育机制.对文明守礼的大学生进行表彰,倡导大家学习榜样;对缺乏文明礼仪的大学生由辅导员逐一开展批评教育,设置训练环节,开展礼仪实训,改变这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设置奖励与惩罚措施,强化文明礼仪行为的正面效应,消除不文明行为的负面效应.

5.弘扬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提升大学生的礼仪素养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命脉,精神标识.礼仪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弘扬优秀礼仪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提升礼仪素养的重要文化资源.传统礼仪文化的诸多规范至今都是可资借鉴的.“律己”是礼仪规范的基础和出发点,“吾日三省吾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君子常过,小人无过”等思想强调在人际交往中,人应当自我约束、自我反省.“宽容”是礼仪的基本要求,“财物轻、怨何生”、“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等思想强调人们在交往中应遵守礼仪,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不可求全责备.“真诚”是在交往活动中诚实无欺、言行一致,表现出对交往对象的尊敬、友善.“从俗”是交往中的双方,因为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必须入乡随俗,不可以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具体的礼仪仪式,如见面之礼、行走之礼、入坐之礼、饮食之礼等等,可以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譬如:在高校课堂如恢复师生见面礼,更能弘扬尊师重教的精神和形成和谐互敬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弗罗姆著,陈学明译.逃避自由[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

[2]汪道之.心理咨询[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

[3]穆廷云.吸取传统礼仪文化精华以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8(33).

[4]朴雪花.中韩大学生礼仪教育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0.

[5]许湘岳,蒋璟萍,费秋萍.礼仪训练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大学生文明论文参考资料:

大学生发表论文的期刊

大学生毕业论文格式

大学生投稿

大学生小论文范文

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

总而言之,该文是关于礼仪和心理分析和教育对策方面的大学生文明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大学生文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