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文化遗产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跟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的传承方式以云南少数民族为例有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文化遗产范文 类别:本科论文 2024-01-07

《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的传承方式以云南少数民族为例》

该文是关于文化遗产硕士论文范文与云南少数民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方式类论文范文素材。

刘星辰 (泰州学院 225300)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将它引入到高校教学当中更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特别是一些艺术类高等院校,它与艺术文化息息相关,将舞蹈类非物质文化与高等教育相结合,不仅可以丰富舞蹈教学的内容,而且高等院校肩负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有利于舞蹈非物质文化的创新和保存.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文化进入中国,对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冲击,甚至面临消失的可能.因此,少数民族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的传承方式进行研究,以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复兴,提高高校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传承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但是,由于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起步的比较晚,一些少数民族舞蹈只能用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传承,与中国主流文化的发展存在矛盾.因此,云南少数民族舞蹈艺术文化传承和保护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在高校开展少数民族舞蹈课程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

文化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所独有的文化,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与其他地域文化有很大区别,并带有该地的地域烙印.地域文化是该地区人们在长期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沉积而成,形成在语言、信仰、思想观念等方面有共同特征的文化.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少数民族资源,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达到七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项目有十九个.将这些优秀的地域文化融于学习教育中,使其成为一种教学资源,学生通过舞蹈信息了解地域文化,实现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社会是多元的,它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文化也是多元的,形式多样,主要有美术、文学、宗教等.不同的文化有其特殊的形成原因,价值观念也各不相同.世界文化包含各个国家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价值意义,文化的认同不仅仅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而是超出自身文化之外,尊重和理解其他文化.在高校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在多元文化中思考的机会,大量优秀的文化资源,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巨大,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而且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的热爱转变保护文化的动力,使他们成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者.

二、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的传承方式

(一)引进民间艺人,壮大师资力量

为了加强学生和民间艺人之间的文化认同,学校可以组织文化讲座,由民家艺人向学生讲授舞蹈方面的知识和技巧,这种半公开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学习兴趣,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宣传活动,扩大了民族舞蹈的影响范围,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少数民族文化.主讲人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PPT,用这种通俗易懂的和生动现象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印象.此外,讲座还可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舞蹈或者少数民族文化的疑问对主讲人提问,主讲人对学生进行答疑,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开放、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二)拓展教学空间,延伸课堂教学

传统的舞蹈教学将学生局限在有限教材内容当中,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田野”是人类学科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最早的人类学方法论.在高校开展少数民族舞蹈教学,可以将田野式教学应用其中,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源地进行生态体验,自己动手去收集和整理资料,了解原生态的少数民族舞蹈,加深生对舞蹈的理解.学生通过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到当地的民族文化气息.田野式教学也可以让学生理解到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以及它所面临的困境,让学生自觉加入到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当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例如,有的学生利用暑假前往云南沧源,和当地的佤族人民一起生活劳动,感受佤族人民的生活.学生发现当地佤族妇女流行长发,基本上每个妇女都留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而佤族传统民族舞蹈甩发舞,就是结合佤族妇女的发式演化而来,甩发舞甩发方式比较单一,一般是为前后甩.近年来甩法也不断丰富,有前后甩、左右甩、转甩、跪甩等.甩发舞潇洒健美,充分表现了佤族妇女豪放、爽朗的性格.

(三)积极发挥思维,实现教学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更需要发展和创新,这样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继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的最终目的,然而,如果非物质文化一直停滞不前,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不断地运动发展的”,因此,为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对少数民族舞蹈进行改编,使它更好的被大众接受,并将其传承下去.

例如,我国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总编并领衔主演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它是将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艺术融于舞台的新作.《云南映象》将原生原创的乡土歌舞与民族舞蹈进行整合和重构,展现了云南地区浓郁的民族风情.这是中国舞蹈史上首次自己包装和推广的原生态民族歌舞集,使民族舞蹈从村寨走向世界,为中国舞蹈意识走向市场探索出一条新的运营模式,同时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学校和教师要采取积极措施,引进民间艺人,拓展教学空间,进行教学创新,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洋托美次仁.非物质文华遗产舞蹈对民族文化的传播作用[J].大舞台,2016(1):88-89.

[2]曹丽坤.河北省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课程体系的构建[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6(8):203.

[3]邹小燕.对保护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以“地花鼓”进入高校舞蹈课堂为例[J].艺术科技,2014(10):108.

[4]王博.音乐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课堂的思考--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个案[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6,25(6):93-97.

作者简介:

刘星辰(1991- )女,汉,江苏泰州,舞蹈教师/助教,硕士在读,泰州学院,舞蹈教育.

文化遗产论文参考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企业文化期刊

中国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企业文化的论文

上文点评,上述文章是适合云南少数民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方式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文化遗产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文化遗产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