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特色小镇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跟传统农村特色小镇建设路径分析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特色小镇范文 类别:本科论文 2024-02-16

《传统农村特色小镇建设路径分析》

本文是特色小镇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跟小镇和路径和建设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特色小镇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促进新型城镇化、振兴乡村等方面作用显著,因此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大力提倡和支持.我国广大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和村庄数量众多、发展差异巨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差异化发展特色小镇是政府和社会的共识.按照区域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支撑状况,农村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具有区位优势的城郊农村,二是地理上远离城市但具有丰富自然资源或者独特人文资源的资源禀赋型农村,三是地理上远离城市、经济以传统农业尤其是粮食种植为主、农民收入以务农和外出打工为主的传统农村.前两类农村数量和区域面积有限,并且都具备发展多元产业的条件,既可以发展二三产业,也可以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这两类农村的振兴相对比较容易.但我国大部分农村属于第三类,可以说是我国农村的主体构成部分和主要形态.由于远离城市,这些农业型村庄不能享受产业集聚和城镇化带来的土地增值,较少形成经济发展机会,农民收入低下,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村庄和村庄集体经济“空心化”现象严重.

如何促进这类农村的产业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难点.基于此,本文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尝试根据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庄镇典型案例,探讨传统农村的产业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道路.

传统农村面临产业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的困难

传统农村通常在地理上远离城市、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农民就业和收入以务农和外出打工为主,农民收入低下,区域内二三产业匮乏,村庄“空心化”严重.薄弱的产业基础、匮乏的自然资源和流失的劳动力,使传统农村的产业发展面临以下困境:第一,传统的工业化、城镇化浪潮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波及该区域,或者相应的溢出效应往往被具有比较优势的城郊农村或资源禀赋型农村承接,通过从无到有创造二三产业实现产业兴旺的可能性较小.这是因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条从低收入的农业经济一直到高收入的后工业化经济的连续谱,经济发展的每一个水平都是这条连续谱上的一点”,经济常态发展水平下,较少出现“平地起高楼”现象.第二,发展乡村旅游等农业农村新业态又普遍缺乏区位优势、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特色农业基础.传统农村产业发展的困境,相应地传导到特色小镇建设领域.因为,特色小镇不会凭空而来,任何一种类型的特色小镇都植根本地特色经济,是长期酝酿、转型升级的结果.可以说,当前大部分传统农村的产业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都面临缺乏产业基础的困难.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庄镇属于典型的传统农村,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现代农业特色小镇之前,同样面临着上述问题.王庄镇地处豫北平原农区,距离浚县县城10公里,总面积100平方公里,耕地9万亩,辖46个行政村,人口7万人.位于国家小麦生产核心区的王庄镇,是一个传统的粮食生产大镇,农村经济以传统的粮食种植为主,二三产业匮乏;镇区狭小、基础设施落后,村庄“空心化”严重;农民以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外出打工为主,收入低下并且不稳定.可以说,传统农村的凋敝现象在王庄镇充分显现,走什么样的产业发展道路和选择什么样的产业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产业支撑,是当地政府不得不直面的现实问题.

建设现代农业特色小镇是振兴传统农村的务实选择

传统农村的农业基础扎实,在不放弃工业化、城镇化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尝试依靠现有的农业基础,以现代农业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不失为振兴传统农村的一个务实选择.传统农村的农业生产以小麦、水稻、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为主,与其他类型的农村相比,在大宗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品质、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挥大宗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提升其生产效率、延伸其产业链,升级其产业结构,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并在此基础上“接二连三”,形成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可以成为传统农村振兴的“新增长点”和“新动能”.这比从无到有、费时费力地培育新兴产业,或绞尽脑汁、用尽优惠政策吸引工商业要便捷、务实、可靠.可以说,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进行现代化、产业化改造,是产业兴旺传统农村的务实之举.

王庄镇走的就是这样一条现代农业兴镇道路.从2010年起,王庄镇政府携手粮食加工企业——中鹤集团,以现代农业为抓手,协同推进二三产业和城镇化,实现了传统乡村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农民增收、企业获利、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的良好局面,得到了包括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在内的各级领导和各级政府部门的肯定,引发了电视台和新华社等各级各类媒体的报道,成了国家行政学院省部级干部培训班的典型案例.王庄镇与中鹤集团建设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的主要做法和过程如下:第一,依托土地流转实现粮食种植的规模化.自2010年起,王庄镇就开始土地连方成片的探索,农民通过成立“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在镇政府“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的协调下,与粮食加工企业——中鹤集团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实现了粮食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目前,王庄镇农民的9万亩耕地已经全部流转至中鹤集团.第二,向粮食深加工领域拓展.在粮食规模种植的基础上,实现了粮食的就地深加工,形成了全产业链的生产格局,拥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小麦专用粉、营养挂面、糖果、玉米食用油、大豆制品等六大系列产品,年加工转化原粮75万吨、大豆5万吨、仓储量70万吨.第三,形成农业全产业链.通过“种加养”结合,形成绿色、循环、生态的农业全产业链.镇域内,已经建成了6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3000亩标准化肉羊肉牛养殖区、优势特色经济林果种植区、粮食精深加工产业园等一二三产业园.第四,产业向非农领域拓展.当前中鹤集团业务已延伸至现代种业、农产品仓储与物流、健康食品、金融服务等领域.第五,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王庄镇和中鹤集团通过农户宅基地置换、规定标准内免费或标准外低价供应住宅的方式,在镇区建立农民集中居住社区.目前,已连片建成农民集中社区120万平方米,入住农民2万人,实现了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可以说,王庄镇的经验和模式对于其他传统农村来说具有榜样意义.

传统农村建设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的政策建议

首先,传统农村现代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数量应该“少而精”.这是因为:第一,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现代农业特色小镇需要具备一定的农业产业化基础,而大部分传统农村又往往缺乏农业产业化基础.王庄镇的现代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得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得益于当地政府对于土地规模化流转和粮食规模化生产的持续推动,得益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鹤集团的产业化带动.在大部分传统农村缺乏土地规模流转和现代农业企业产业化带动的情况下,不宜盲目建设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第二,特色小镇必须具备特色,而大部分传统农村的农业特色很难提炼.王庄镇的现代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与当地政府挖掘了当地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并将比较优势进一步强化和转化为商业价值.当地企业和政府依靠当地粮食主产区的优势,以延伸粮食产业链条为着力点,建立了以粮食加工为主、种养加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形成了突出的产业优势和鲜明的区域经济特色.在缺乏产业基础和特色的情况下,与其“创造条件”、蛮干冒进,不如培育、积累,“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避免项目失败和资源浪费.

第二,传统农村应以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型农业特色小镇为主.虽然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的产业都是三产融合、农旅一体发展,但从主导产业上看,现代农业特色小镇基本上分为休闲观光型农业特色小镇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型农业特色小镇两大类.位于传统农村的现代农业特色小镇一般都是农产品生产加工型农业特色小镇,其产业基础一般是规模农业,其核心产品和核心竞争力一般是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在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方面,农产品生产加工型农业特色小镇一般与休闲观光类农业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类特色小镇存在明显差距.另外,传统农村的自然风光、人文风貌普通,农产品生产加工型农业特色小镇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劣势明显.所以,传统农村的现代农业特色小镇应守好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的本底,将自己的核心农业产品做精做尖,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农业产业链,在此基础上延伸发展乡村旅游等其他功能.从王庄镇现代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上看,虽然特色农业产业和产品的培育周期长、资金投入大、面临的风险多,但从长期看,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的产值明显大于农业休闲体验项目的产值,并且具有收益的相对稳定性,可以说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的盈利重点在于农业产品自身.

第三,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建设、市场化运作原则.现代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是特色农业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选择什么类型的农业形态,构建什么样的农业产业链条,需要对市场需求有科学把握,而这些恰恰是处于市场一线的企业所擅长的事情.“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来做”.应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建设、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建设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王庄镇建设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地方政府把自己定位为引导者、协调者、服务者,“掌舵而不是划桨”,负责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制定、问题协调、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而中鹤集团则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不断摸索、调整,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了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产业体系.(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特色小镇论文参考资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

总结:此文为一篇关于对写作小镇和路径和建设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特色小镇本科毕业论文特色小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